正文

律所实习让我重新认知自己(2)

我在哈佛上大学 作者:石榴花 刘鹏飞


对于“为什么选择法学院”,与我当年的看法——高考分数不错,加上法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很好——完全不同的是,几乎所有与我交流的外国学生都认为他们是由于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专业所以才选择来法学院。而他们本科所学的方向也都是多种多样,有的学生甚至同时修音乐、计算机和哲学。虽然在美国法学院成绩同样非常重要,学生的课外活动却是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有过在国外交流或学习的经历,参加过联合国、世界银行或是绿色和平等国际组织的实习和志愿活动,最令人意外的是懂得和学习中文的人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与中国法学院里民商法、经济法专业最让人向往的情形不同,美国法学院的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宪法类课程,其次可能是公司法(属于中国/大陆法系的民商法范畴)、刑事法、公益法等。

而更重要的是,我能明显感受到,这些外国学生的幸福感远远高于我和我身边的中国同学:理想主义者的幸福感总是很高的。我当时和我的一位好朋友(也是中国人)开玩笑说,人生确实就像一场游戏,出生时你的游戏设置就已经确定了——欧洲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北欧人一生下来就自动选择了简单模式(easy mode),美国人选择了中级难度模式(medium mode),而中国人则选择了困难模式(hard mode)。现在回想起来,我会更加乐观地说,即便是这样,有的时候发现你的热爱和追随你的梦想并不如听起来那样困难。

得益于伊萨卡(康奈尔大学所在地)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我在那里度过了最安静、最简单的半年。我惊讶于常春藤盟校图书馆的超级服务:任何书籍只要其中一所学校的图书馆有馆藏我都可以免费借阅,且会在5个工作日之内寄送到我手上。我花了一半以上的时间来看我从高中以后就再也没有时间看的与专业或考试无关的“闲书”:文学、历史、社会、政治。在北大,当年见证了学子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三角地如今已成为“百团大战”和散发广告的地方;但在伊萨卡,我反而能畅快淋漓地与同学们论说古今治乱之理,兴衰之由——我倒不觉得这有关言论自由或其他,而只是人的处境和心境不同。我第一次完整地体会到学生时代的美好,岁月静好,便是这所有心情的最恰当的表达。

如同得而复失的桃花源一般,有关康奈尔大学的美好很快便成了过去,关于未来何去何从的困惑再次成为我现实生活中的主旋律。我考虑过出国读书,可身边同学的经验告诉我,如果只是在美国读一年的硕士(LL.M.),最大的收获将是拿一个美国的律师执照。若是我决定以律师为终身职业,那样的话先工作几年再出国将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若是我只为享受美国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那这将只是暂缓工作压力的权宜之计,于长远无益。认真地梳理了我这些年的学习经历,我发现,其实最有可能让我有空间发挥自己优势的,就是批判性思维或者“critical thinking”,是学术研究。但对此,我兴趣有余而勇气不足。如果是以做学术为目的而出国读书,那意味着我需要读硕士(LL.M.)和博士(S.J.D.),且不论时间和经济成本是怎样,硕士结束后的博士申请本身就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风险和代价未免太高了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