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阳谋成功与否,用人很重要(2)

胜利者的阳谋 作者:李娟


是什么帮助曹操扭转战局?

在官渡之战中,我们发现,拥有再多的士兵、再强的兵力、再充足的粮草,如果不善于用人,也同样会落得兵败如山倒的下场。其实,从军事的角度讲,袁绍当时的状况可谓盛极一时,曹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无法同他相比,可是,曹操拥有高瞻远瞩的用人哲学,能够在关键时刻得到对手的关键人才。他在用人和纳谏方面的突出表现,令袁绍相形见绌,这也是袁绍折戟的最关键因素。

当时,袁绍麾下兵多将广,可谓人才济济。文有田丰、沮授、许攸等谋士,武有颜良、文丑、张、高览等大将,加上七十多万大军,毫无疑问是众多豪强中实力最强的。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开始前,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实力差距过大,必败无疑,甚至曹操的不少部将和谋士,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弃暗投明,归顺袁绍。就是在这种极为不利的局面之下,曹操硬是以区区七万军马,以一当十,以小博大,力挽狂澜,大败袁军。

袁绍占尽天时地利,胜利几乎唾手可得,哪料到却落个满盘皆输。有人说,是因为袁绍自己犯错,不虚心纳谏,导致大臣离心,许攸倒戈,投奔曹操,才使得以取胜。官渡之战的胜负,在于双方粮草多寡的较量,而争夺粮草的关键,在于谋略运用正确与否,其归根结底还是体现在用人纳谏和决策上。曹操在官渡之战僵持不下时,几次三番都想要放弃,幸亏他身边有谋士荀攸、荀彧的鼓励,使他坚持下去,而许攸的出现又令他的境况出现转机,可见,人才真是制胜的关键。

用人之人要向曹操学什么?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上人才有很多,关键在于如何发掘这些人才的价值,为己所用。官渡之战,从曹操和袁绍的用人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应该如何用人。曹操在官渡一战中基本没犯什么错误,谋士们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毕竟最后都是由曹操拍板定案。袁绍的谋士们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计策,可惜袁绍缺乏辨别能力,一意孤行,弃之不用。袁绍能聚人而不能用人,将田丰、沮授入狱治罪,把许攸、张、高览逼反,人心背离,失败不可避免;而曹操宽宏大量,虚心纳谏,深谋远虑,并善于笼络人心,这种人,必定会取得事业的成功。可见,拥有人才并善于运用人才才是成功的重要保证,这其实关键取决于用人之人。如果用人之人心胸宽广,虚怀若谷,为人才充分发挥才智创造条件,必定使得人人争先为其效力,功成名就不在话下。如果用人之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对于人才不用甚至加以打压,相信最终也会众叛亲离,摆脱不了失败的厄运。

为领导者,应该向曹操学习,学习他的豁达心胸、乐观主义。在多年的征战拼杀中,无论胜败如何,曹操始终不为表象迷惑,胜不骄、败不馁是他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例如,在远征乌桓迷走沙漠,生死命悬一线之时,也唯有曹操能想出让将士望梅止渴而脱离险境的妙计;赤壁大战中曹军惨败,曹操仓皇败逃之中依旧不失主帅风范,笑指江山,畅言地利,丝毫不为一时困境所恼;至于淄阳之战,吕布用长矛猛击当时假冒士兵的曹操的盔甲,问他:“曹操何在?”曹操不慌不忙,以袖掩面而答:“正是前面骑黄马者。”可见其临危不惧的大将之风。正是乐观豁达的精神成就了他一世英雄的美名。

用人之人需要心胸豁达,能够容人。心胸豁达是一种美德,豁达的人乐观于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很少患得患失。顺利时,不忘乎所以;处于逆境、遭遇挫折时,也不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这也会吸引别人与其合作,吸引人才为其效力。豁达实在是人生的一种高尚境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