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评价八一南昌起义和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地位 (9)

党史热点面对面 作者:石仲泉


怎样正确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呢?最主要的是四点:

——其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使长期被压迫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第一次翻身成为社会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建立使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政权。大革命的失败,使一度以为能够实现的这个目标破灭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使这个目标在苏区范围初步实现。尽管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但它毕竟是党要建立新的国家的一次尝试。为此,党整整奋斗了10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先后统辖分散在全国各地的13块革命根据地,总共有40余万平方公里,3000余万人口。各苏区建立了18个省级单位,省以下的县、区、乡设立三级苏维埃政府。苏区政府首先实行土地革命,使占人口80%的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在条件比较好的苏区,还进行了从乡级开始的逐级选举运动,人民民主的政治权利得到初步体现。

——其二,它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重要开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从哪里开始?无疑应当从这时开始。因为当时:一是成立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央临时政府,尽管其成立的历史条件还不成熟,但它毕竟是党领导的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雏形的中央红色政权。有了这个大前提,才好讲执政。党领导的各级政府也努力做好民主建政,锻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能力。二是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搬进了苏区,尽管这个中央说得不客气点是“左”的中央,但这属于党内的路线正确不正确,不是革命与不革命的问题。有“左”的指导思想,不等于什么好事都没做。不管怎么说,它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这里领导一个不完全的国家,也是执政党。这是党中央执政,不是地方党组织执政。如果要将此前的一些工农武装割据的地方也视为“局部执政”的话,那么只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才是完整意义的“局部执政”。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党领导和管理国家政权的首次预演。即使只有短短几年的实践,也为后来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讲的“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锻炼了治国安民的执政能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