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口政策(17)

后人口转变迎来新改革机遇 作者:田雪原


不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就不能在人口科学研究中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双百"方针要求的学术繁荣新局面。在此历史节点上,为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翻案,成为人口科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关键,以科学理论指导人口实践的新的起点。

提到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不能不牵涉到《光明日报》1979年8月5日发表的笔者的《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一文。前已叙及,1959年笔者作为初入北大的一名学子,一踏进校门便赶上第二次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当时知少识浅,利用课余时间找来马老的几篇文章和批判他的文章读了起来。越读越感到马老讲得有道理,而那些批判文章大多千篇一律,空喊政治口号,由此心中有些愤愤不平。后来马老无名"蒸发",心中的不平又平添几分;再看看马老誓死为真理而战,铮铮铁骨掷地有声,便有意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并且一直保存下来。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笔者曾动笔撰写为马老翻案文章,但是当时的形势是"两个凡是"当道,自然不得发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鼓舞下,经过几易其稿,最后定名《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送到《光明日报》。为什么送《光明日报》?一是因为《光明日报》是教育科学方面的"当家报",比较适合刊载这方面的理论文章;二是因为当年《光明日报》充当了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急先锋,理应对过去的批判有一个交代。报社收到稿子后很重视,告诉笔者准备作为"重头文章"刊用。在这一期间,曾有两篇为马寅初"鸣不平"的短文发表,报社领导告诉笔者说,是"下毛毛雨",笔者的文章准备作为报社当年对马寅初错误批判的总清算发表。后来发表时,报社加了"编者按",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所以,那篇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的文章,不是"奉命"之作,而是笔者"蓄谋已久"--长达20年磨一剑的结果。发表时由于报社有上述"先下毛毛雨"考虑,因而不是最早的一篇,但它是报社对过去错误批判"总清算"的"重头文章"。

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带动了人口理论拨乱反正,清除了以往的一些教条,也为新时期的人口政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必要的社会舆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关于"人口论"与"人手论"。前面提到,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和其他人口节制主义,常常祭起理论上的一面旗帜,就是"见口不见手",批判只看到人有一张吃饭的口,没有首先看到人有一双万能的手。以致有人主张将"人口"改为"人手",将"人口论"改为"人手论"。通过对错误批判的再批判,阐明对于一个正常的人说来,"口"和"手"是不可分的,将一个人分开"口"和"手"来阐述,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批判者提出"人手论"的本意,无非是强调人作为生产劳动的价值是主要的,作为消费意义是次要的、无足轻重的。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人有一双万能的手,就可以创造无限的财富,因而人口越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人口越多越好。如此,这样的批判便堕入"见手不见口"的形而上学泥潭。从理论层面说,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但是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必须有相应的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者。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任何人从生到死都需要消费。从实际层面说,就要做出具体分析,是缺少生产资料,还是缺少劳动力。如果人口和劳动力处于过剩状态,人口增长越快就业和消费压力就会越大,这样的增长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如果人口和劳动力处于不足状态,人口增长则是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20世纪批判马寅初新人口论时,中国处于短缺经济和人口过剩状态。此时还要强调人口和劳动力不足,人口越多越好,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人口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其二,关于人口与"四个现代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