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没主见就是有主见(1)

吞吴——心理吴越三部曲之三 作者:陈禹安


白公胜因为准备不足,没能快刀斩乱麻掌控局势。非王即贼,他的犹豫等于是给外界发出了一个“邀请”——前来讨贼的邀请!

大夫管修是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因为避祸而从齐国逃至楚国。管修第一个反应过来,率领自家的兵卒,对白公胜发起了进攻,但由于兵力有限,不敌白公胜的一千锐甲,兵败身死。

但管修还是分散了白公胜的兵力和注意力。趁着白公胜忙于对付管修之际,大夫圉公阳偷偷地派人挖开了囚禁楚惠王的偏殿的宫墙,趁着夜色,将楚惠王营救了出来。

这样一来,白公胜手中又少了一张重要的人质牌。

这时候,一个与子西形同陌路的人,摒弃前嫌,毅然挺身而出,发兵勤王,讨伐白公胜。这人就是叶公沈诸梁。沈诸梁得知白公胜作乱,立即尽数点起叶地所有的兵马,星夜赶奔国都。

同一时代的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讲求大局和谐,但不强求意见一致;小人只求意见一致,却不顾及大局和谐)用在沈诸梁和子西的关系上,前半句改为“君子不同而和”也许更准确。

沈诸梁和子西各有各的看法,意见不一,但是为了顾全大局,挽救楚国,沈诸梁不但没有幸灾乐祸于子西之死(这是证明了沈诸梁先前的正确),而且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拨乱反正的重任。

叶公赶至国都之郊,百姓们早就在翘首期盼了。其中有个百姓见叶公身上没有披甲,头上没有戴胄(胄是武人之帽,为防伤害,下垂甚深,几乎将整个脸都遮住),立即向前对叶公惊讶地说:“叶公,您为什么都不披甲戴胄呢?国都的百姓盼着您来,就像赤子在盼望父母。万一有盗贼流矢伤了您,老百姓还能盼望谁呢?”(公胡不胄?国人望公之来,如赤子望父母,万一盗贼之矢,伤害于公,民何望焉?)

叶公听他说得有理,就如言披甲戴胄前行。

将近都城之时,又一群百姓蜂拥而来。这些百姓见叶公浑身被甲胄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连脸都看不清,其中有一人就惊讶地对叶公说:“您为什么要披甲戴胄呢?国都的百姓,盼着您来,就像灾年盼望谷米。如果能见到您一面,就算是死了也无怨。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愿意帮您尽力杀贼。您为什么要遮掩着脸,让人怀疑到底是不是您,而不敢尽心出力呢?”(公胡胄?国人望公之来,如凶年之望谷米,若得见公之面,犹死而得生也。虽老稚,谁不为公致死力者!奈何掩蔽其面,使人怀疑,无所用力乎?)

叶公听他说得有理,就如言解下了甲胄。

人家说“公胡不胄”,叶公就戴上了胄;人家说“公胡胄”,叶公就解下了胄。看起来,叶公是个毫无主见的人。

叶公的这段逸闻和民间传说的一个“父子骑驴”的故事颇为相似。

故事说,父子俩进城赶集,带着一头毛驴。一路上,连续有人就谁该骑驴向他们提意见。结果,父亲骑驴是不怜惜儿子,儿子骑驴是不尊敬父亲,父子合骑是虐待毛驴。无奈的父子俩,最后只能扛着驴走,但也被讥讽为愚不可及。总之,这对没有主见,很容易被他人意见左右的父子,怎么骑驴都不对。

看起来,叶公“胄与不胄”的行为和这对可笑的父子俩没有什么区别。但其实不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