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钱说《三字经》6(1)

钱说《三字经》 作者:钱文忠主讲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叫做。

运:运转。

穷:穷尽。

应:对应。

中:中央。

五行:组成万物的五种要素。

本:根源。

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中,《三字经》是以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为基础的,春夏秋冬为四时,东西南北为四方。这些都是正确的,但古人为什么认为中国人是居住在世界的中央呢?古人是如何发明水火木金土这五个基本元素,又是怎么以水火木金土的相生相克,形成了既简单又神秘的五行学说的?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时期,是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五行学说常跟迷信联系在一起?我们又该怎么认识这个问题呢?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三字经》首先教给孩子,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不停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接下来讲:“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这里边到底蕴涵着多少深意呢?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地球刚刚开始探索认知。古人认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就居住在地球的中央。但是古人判定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却是正确的,那么,古人最早确定的是哪个方向?是东西向。我们去看汉字,当然是看繁体的汉字,如果大家会写篆文更好。“东”,大家看到了吗?一个日,一个木,正是表示太阳从树上冉冉升起。古人一看,太阳怎么从树上升起了,还每天都从那里升起。好,就先把它定为“东”。古代人跟着太阳的轨迹看,每天差不多的时候,它又从西边落下去了。在甲骨文当中,“西”字就像一只很疲倦的鸟,在树上歇息。“西”有点儿歪歪的,好像迷迷糊糊要睡着了。这就是“东西”。相对着,才定下“南北”。

“应乎中”这三个字,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就拿北京城做例子,我们就能明白什么叫“应乎中”。北京城的中心在哪里?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哪里?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哪里?在皇帝宝座。皇帝宝座是放在太和殿的正中间的,那就是“应乎中”,对应着中间。相应地,北京有东西南北四城。东西南北有什么?天地日月四坛,即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样的一个结构,就表明“应乎中”在古人心目当中有多重要。我接着给大家举个例子,还是举太和殿的例子。大家如果到太和殿去参观,稍微把头抬起向上看,就会看到,上面是个巨大的蟠龙藻井,里面有龙,龙嘴里衔着一颗大球,意思就是龙戏珠,非常吉祥。这个珠子的下面就是皇帝宝座,正对着皇帝的御头。

袁世凯当年称帝时,往这个宝座上一坐,抬头一看,顶上那么大个球,心里有点儿虚。袁世凯这皇帝本来就当得心里有点儿虚,所以他怕这个球掉下来,把自己的那个袁大头给砸了。因此,他就叫人把宝座往后移了十几公分。结果,袁世凯一命呜呼,没能如他所愿,当上千秋万代的皇帝。当然,我们知道,袁世凯之所以没有能够成功恢复帝制,是因为他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潮流和民心,绝对不是搬了一下椅子,他就当不成皇帝的。但是,好多老百姓宁愿相信这个传说:袁世凯搬椅子,违反了“应乎中”的规矩,所以他八十三天后皇帝梦完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