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睹《群借华》

城北说戏 作者:徐城北


我终于等到一出让自己很解气的好戏:《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剧团图省事,就简称《群借华》。类似的例子是《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连在一起演,就简称《大探二》。

《群英会》是京剧中的“大戏”。何谓“大”呢?五六十年代,北京京剧团的马、谭、裘就合作过,马连良演诸葛亮,谭富英演鲁肃,裘盛戎演黄盖。我看过这样的阵容三次。如今不同了,我看的是中国京剧院一团的演出,由冯志孝演诸葛亮,袁世海演曹操,有时会特邀孙岳演鲁肃,这也是很不错的阵容了。我还看过我们二团的《群借华》,卖的就是李和曾一人的“一赶三”:前鲁肃,中诸葛,后关羽。这种情况在解放前是不会有的,那时主演还在“勾心斗角”,比如老生斤斤计较于是一人一角,还是一赶二。是马连良把这戏唱红的,于是他开创了前鲁肃、后诸葛的表演方法。但遇到谭富英就不行了,于是各人只演一个人物到底。如果向历史追寻,曾在三庆班时期有连台本戏《三国志》的演出,剧团所有重要演员全体上场,每人扮演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一个,只能是一个。不论人物的大小,你必须把他演活,你做到这一点,观众则以“活某某”称呼你。你一辈子在三庆班默默无闻,但最终有一个“活某某”的名声陪伴你的晚年—如果能实现这一点,你这一辈子也算“值得了”。

我只说说中年看袁世海扮演曹操的心得。50年代看他,很为他斥责蒋干“你本是书呆子一盆面浆”一句共鸣,那蒋干是由袁的老师萧长华扮演的,这就是不可再生的阵容。如今,只要看袁氏的曹操,就是不可再生的了。三国志是一出写历史的戏,于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演员,自然也都是历史的了。《群英会》最主要的“大”,就大在这个地方。

当然,我还发现“你本是书呆子”一句的影响力减弱,他蒋干是你曹营的知识分子,这样骂他,过分了。

还有,诸葛亮究竟应不应该唱“借东风”那一大段恐怕也值得研究。最初是没有这段唱的,后来马连良唱红了,萧长华就帮他“发展”出这样一大段。本来祭坛之上很紧张的气氛,但诸葛亮还要斯斯文文、源源本本唱完了才肯下台。当初周信芳在南方也唱这出,他的二路老生扮演诸葛亮,上了坛台就念了三句“一祭天灵,二祭地灵,三祭过灵(可能是过往神灵)”就算完成任务,赶快下台去了。依我看,各种演法都有道理,戏曲之戏,常常不必究死理。事实上,也无法往深处细究。

当然,近年舞台又推出一个《赤壁》,演出地点在国家大剧院,演员则集中了时下能找到的最优秀的演员。我看了,很震动也很欣赏。唯一的遗憾,就是其中的曹操用了裘派花脸,这似乎值得斟酌。回顾百年演曹操的都是架子花脸,如今忽然用了铜锤。袁氏已逝世,素来喜欢热闹的他,也无法分身讨论了。

戏曲编剧如何看戏?他与一般文化人的戏剧观是否应该有些区别?我以为是的,他应该对形成京戏的原因有所洞察,并形成自己的观点。他的戏剧观无需太深,但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大多数观众的认识水平,联系本剧种著名作家的创作实际。比如京剧,就至少应该想到范钧宏与翁偶虹两大家。他们的著作都应该成为后进编剧的范本。今天活着的编剧可以言必称希腊罗马,也应该自然说起范钧宏与翁偶虹的创作实践。

我以为,这应该是京剧编剧提高档次的一个方法。我们多少也应该“言必称范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