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嵇康:家诫(1)

家训 作者:陈明


人无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有所准行[1],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若志之所之[2],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3],期于必济[4]。若心疲体懈,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则议于去就[5]。议于去就,则二心交争。二心交争,则向[6]所以见役之情[7]胜矣!或有中道[8]而废,或有不成一匮而败之[9],以之守则不固,以之攻则怯弱;与之誓则多违,与之谋则善泄;临乐则肆情[10],处逸则极意[11]。故虽繁华熠耀,无结秀[12]之勋;终年之勤,无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叹息也。若夫申胥[13]之长吟,夷齐[14]之全洁,展季[15]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故以无心守之,安而体之,若自然也,乃是守志之盛者也。

【注释】

[1]准行:行为准则。

[2]志之所之:志向所在。

[3]耻躬不逮:以自己做不到为耻。

[4]期于必济:以必定成功为期许。

[5]去就:去留,这里指事情的做与不做。

[6]向:以往。

[7]见役之情:被控制的情感欲望。

[8]中道:中途。

[9]不成一匮而败之:指还没正式开始就放弃了。

[10]肆情:放纵情感。

[11]极意:极尽己意。

[12]结秀:结出果实,指有所成功。

[13]申胥:即申包胥,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前506年,伍子胥率吴军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逃。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立于秦庭,嚎哭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秦哀公为之动容,亲赋《无衣》之诗,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最终楚国得以复国。

[14]夷齐:伯夷、叔齐。

[15]展季:即柳下惠。

所居长吏[1],但宜敬之而已矣。不当极亲密,不宜数往,往当有时。其有众人[2],又不当独在后,又不当宿留。所以然者,长吏喜问外事,或时发举则怨[3];或者谓人所说,无以自免也;若行寡言,慎备自守,则怨责之路解矣。

【注释】

[1]所居长吏:指所侍奉的官吏。

[2]其有众人:指许多人同去拜见长吏。

[3]或时发举则怨:指有时如果有所揭发则会招致怨恨。

其立身当清远。若有烦辱[1],欲人之尽命,托[2]人之请求,当谦言辞谢:其素不豫此辈事[3],当相亮[4]耳。若有怨急[5],心所不忍,可外违拒[6],密为济之[7]。所以然者,上远宜适之几[8],中绝常人淫辈[9]之求,下全束修[10]无玷之称,此又秉志之一隅也。

【注释】

[1]烦辱:指别人有求于你。

[2]托:推托。

[3]其素不豫此辈事:指平常不参与这类事情。

[4]亮:阐明。

[5]怨急:指急切间的请求。

[6]可外违拒:可以表面上回拒。

[7]密为济之:秘密地为他想办法。

[8]上远宜适之几:在上,可以避免得宜的可能。

[9]常人淫辈:平常交往行事过分的人。

[10]束修:指学生第一次拜见老师时所献的礼物,这里代指财物馈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