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大右翼到大流氓(2)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以震撼政坛的四大腐败案为例 作者:冷葆青


(执掌儿玉机关时的儿玉士夫(右))

这个时期的日本,疯狂而偏执。只要打着"忠于天皇"的旗号,披上"爱国主义"的外衣,杀人、侵略等一切非法行为都会获得狂热的拥戴。遭儿玉威胁的井上准之助最终还是于1932年3月被右翼政治团体"血盟团"暗杀,同年5月犬养毅首相在自己家被山岸宏、三上卓等11名海军年轻士官枪杀。日本国民不但不谴责暴力,还通过"上血书"、"寄手指"等方式为11名士官请愿,要求从轻发落这些"爱国"青年。在此背景下,儿玉誉士夫的恐怖行径,也没有遭到谴责,反而被视为"忠君爱国"的表现,一举奠定了他在"行动派"右翼中的地位。

二战结束后儿玉誉士夫也没有放弃自己对于暴力的"信仰"。1959年(昭和34年),儿玉曾与狱友岸信介约定,后者将在辞职后把首相宝座交给儿玉的"好友"大野伴睦。然而在后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岸信介实际支持的是池田勇人。儿玉誉士夫大怒,派出受自己控制的右翼政治团体"大化会"原会员荒牧退助在新首相就任庆祝仪式上试图刺杀岸信介未遂。二战后儿玉誉士夫还曾试图以"东亚同友会"的名义将日本国内的黑社会组织都统合起来,港台警匪片中经常出现的日本黑社会组织"山口组"反对此设想,结果,儿玉誉士夫又派出其控制的东声会会员木下陆男枪杀山口组重要人物田中清玄,导致田中受重伤。其实说起来,山口组二战后的"中兴"还与儿玉的帮助密不可分,所以他才会对于山口组"忘恩负义"、"不听招呼"感到怒不可遏。山口组起源于日本港口城市神户的码头工人地下组织,其第一代领导人山口春吉和第二代领导人山口登都非常注意构建在执法者中的"人脉关系",仗着有"保护伞"的优势,不断吞并神户港内的大小组织,扩大自己的势力。二战期间,日本军部对国内的地下组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在日本军部这个最大的"专业黑社会"面前,山口组等"民间业余选手"统统死光光。到1943年,山口组只剩下约30多名成员,其第三代领导人田冈一雄还是靠着日本皇纪2600年纪念活动中的大赦才得以逃出生天。二战结束后,日本港口劳动工人大多数都是共产党的支持者,不愿意为美军搬运物资。美国方面就让儿玉誉士夫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儿玉找到了在神户港当"大哥"的田冈一雄。如此一来,山口组傍上了美军这根日本最粗的"大腿",并从垄断神户港的物资搬运权开始了所谓"中兴之路"。话说当儿玉誉士夫找到田冈一雄的时候,这个哥们手底下才不过30多人,完全是处于风雨飘摇最困难的时期,儿玉誉士夫也因此自认为对山口组有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