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农夫鞋与老竹凳

失落的优雅 作者:阮义忠


我经常拍人,比较少拍景,绝少光拍物。但,搁在农家门边的这双鞋、这把小竹凳,让我毫不犹疑就按下了快门。它们静静地待在那儿,不用张口,就深刻道出了农家生活的勤奋节俭、安贫乐道。好旧好旧,却又保护得好好的这双分趾农夫鞋,源自日本传统忍者鞋,抓地力特强,无论是走、跑、跳,脚掌都能很灵活。针对功能而设计的物件能如此悦目,真是“实用就是美,美必须实用”的最好见证。

可以想象,一位刚从田里干完活儿的老农,满足地坐在这把矮凳上,脱下满是泥泞的布履,抬眼便是蓝天、绿树、随风摇曳的香稻。斑驳的竹凳沾过多少泥巴,浸过多少汗水,受过多少风吹日晒雨淋。浓浓的岁月痕迹,满满的疼惜。

这是邻近乌山头水库的一个小村。水库起建于1920年,历经十年才完工,却一举纾解了本省六分之一的耕地,也就是嘉南平原15万亩农田的缺水问题。水库完成后,乌山岭的居民生活也改变了,原来的山谷耕地变成大潭,山丘被潭水孤立成一个个小岛。数十年来,居民固守着这些“小岛”,被水库外面的村民称为“内底人”(里边的人)。

地上干干净净的,没有半点泥渍,表示这位“内底人”在上台阶前已尽量拍掉了身上的泥灰。粗犷身手在进屋前的那一刻全都收敛起来,心思也细腻了。

那天,我雇了一艘游湖快艇,把几个小岛全都跑遍了。虽然拍了一些人,但这张无人的静物却最触动我。处处是人味儿,每个细节都有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