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道德感的历史5

尼采全集 作者:弗尼采


45

善恶的双重来历。——善恶观念有一个双重来历:首先是在占统治地位的宗族和种姓的灵魂中。谁有力量以德报德,以怨报怨,而且真正实行报答和报复,也就是说,感恩图报和有仇必报,那他就被称为好人;谁无力进行报答和报复,就被看作坏人。好人属于“善的”群体,有公共意识,因为所有个人都通过报答和报复的意识,密切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坏人属于“恶的”群体,是一堆没有公共意识、卑躬屈膝的无能之辈。好人是一个种姓集团,坏人却是尘土般的乌合之众。好与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等同于高贵与卑贱,主人与奴隶。相比之下,人们并不把仇敌视为恶人:他能报答和报复。在荷马那里,特洛伊人和希腊人都是好的。不是那些加害于我们,而是那些可鄙的人,才被看作是坏的。在善的群体中,善代代相传;一个坏人要想从如此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但是如果好人中有一个人做了好人认为不足取的事情,那就得想些借口了,例如,人们将罪责推到神的身上,说是神让好人丧失理智,变得疯狂起来。——然后,再来看在受压迫者、无能者的灵魂中是怎么样的。在这里,任何其他人,无论他高贵还是卑贱,都被看作是敌对的、不顾及他人的、剥削他人的、残酷的、奸诈的;“恶”是一个表明特性的词,用于人,甚至用于人们所假定的任何活的存在物,例如神;人性的、神性的和魔鬼的、恶的,都被看作是一回事。善、乐于助人、同情等的标志,被恐慌地作为诡计,作为一个可怕结局的前奏,作为麻痹和蒙骗,一句话,作为美化了的恶意来看待。个人有这样一种思想感情,那就几乎不可能形成一个集体,或者最多也只是形成一种集体的最粗糙的形式,以至于在这种善恶观念占统治地位的任何地方,个人及其宗族、种族的沉沦就离他们不远了。——我们现在的道德是从占统治地位的宗族、种姓的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6

同情比痛苦更痛苦。——有些情况中同情比单纯的痛苦更痛苦。例如,当我们的一个朋友为可耻的事情感到内疚时,我们就会感到我们比自己为可耻的事感到内疚时更痛苦。因为我们首先比他更相信他性格上的无辜;然后,也许正是由于这种信念,我们对他的爱比他对自己的爱更强烈。同时,即使就他必须更强烈地承受他过失的恶果而言,他的利己主义真的比我们的利己主义更痛苦,我们身上的非利己主义——这个词从来不用严格地去理解,而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比他身上的非利己主义更强烈地受到他过失的震动。

47

疑病。——有些人出于对另一个人的同情和关心而得了疑病,这时候产生的那种同情只不过是一种病。因此也有一种基督教的疑病降临到那些孤独的、有宗教感的人身上,他们不断在眼前看到基督的痛苦和基督之死。

48

善的经济学。——善与爱作为人与人之间交往中最能治病的草药和力量,是如此珍贵的发明,以至于人们会希望,这些镇痛剂会尽可能经济地得到运用,但这是不可能的。善的经济学是最大胆的乌托邦主义者的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