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的生活

医心帖 作者:刘彦希


理想的生活

大约是二十四五岁的时候有过一个结论:理想的生活就是天天谈恋爱。

这个想法有个背景,就是之前的十年过得太辛苦,全部的气力被两件事占据了:考大学和生存。最糟糕的是,好容易身上有了点钱之后才发现,钱也没预想的那么有用。

于是沉湎了两年,过程就不说了,两年后幡然悔悟:谈恋爱是最不值得做的事情。理由是事业上再不顺利,大体上还是有付出有回报;谈恋爱的付出和回报往往是相反,而且过程当中的痛苦比快乐多。

经历过这两次醒悟,很多人就厌世了,我一度也是。有两样东西起过治疗作用:麻将和喝酒。但是不能停,输光身上所有的钱和宿醉醒来后是最空虚的,不仅厌世,对自己也是嫌恶之极,躺在旧沙发上,觉得自己像沙发上长着的一块霉斑。

还好,身体很快会提醒你,喝酒和打麻将都不能过量。尤其是一些泌尿系统出现的隐患,对人的约束力相当大。弗洛伊德的话还是有道理的,人用下半身思考的时候往往容易奏效。

2003年“非典”的时候回不了北京,在老家休息了半年,无所事事,过得很舒服。第一次觉得自己活得像个生物:每天起来吃东西、游玩、然后睡觉;第二天重来一遍。

走了很多周边的山山水水,看到人迹罕至的地方,树木是何等茂盛,动物是何等悠闲。这才明白,人类辛辛苦苦把自己从动物里文明出来是一件多么没有意义的事情。地球上唯一要工作才有饭吃的物种就是人,而且要拼命工作,有钱无钱都要终生为钱操心担忧。不像动物,吃的东西到处都是,和它们自身一样,天生就长在那里,好多山肴野蔌吃不完都随风化掉。越高级的动物得到食物越困难,奔波和追杀是食肉哺乳动物的事,鱼类和昆虫基本只需张张嘴巴就可以了,猴子和野牛只要找到一片草地或树林,就可以尽情地玩耍散步,不用愁吃的。

我也知道,这些想法徒然搅乱心性,毫无用处,不过,它教会了我折中:生活中不光要有事业和爱情,还要有很多别的东西。比如要有家人和一大堆亲戚,吵吵闹闹的才好,闹得你腾不出脑子来厌世。

还要有一些闲人在身边,就是所谓的酒肉朋友。说起来不好听,“酒肉”二字概括的是人的本能,人再文明,本能没有了,能开心到哪里去?而且他们比工作上的朋友贴心,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他们都各有所长,且各尽其责,无须管理和奖惩。他们喜欢组织一些无聊的活动,比如爬一座爬过几百次的山,去乡下吃狗肉。狗肉城里就能吃到,也都是从乡下来的,快乐的是大家在一起,不在于吃什么。喝了酒之后他们很喜欢“义气”这个话题,讲得让你相信。

就算什么活动都没有,在街上走一走,说说闹闹,捉一个人出来当靶子开玩笑也是很好的。

如果打完牌去消夜,那简直就是完美的一天。

有几个喜欢唱歌的朋友也不错。歌厅开间房,最好找个河边的大排档喝酒干唱,唱老歌,越唱心事越多,心事越多唱得越过瘾……

还要有一些完全空虚的时间,可以摊在床上犯懒,在阳台上乘凉,在躺椅里小睡,在天台上出神,在屋门口磕瓜子看过往的行人……

这样一来,就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一点都不用担心变老。无聊了一个下午也才三点,去河边新开的酒楼吃饭,人到齐至少还要三个小时。就这三个小时都长得令人讨厌,老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下辈子的事,哪里用得着去考虑。

半年没有睡到自然醒;天天按日程表过日子;在飞机上还要办公;遇上堵车,就要加班到九点;紧赶慢赶,工作量没完成就到了月底。这样的人生是迅速而痛苦的。

因为不注意休息,所以害怕得病;因为害怕得病,所以更加要牺牲休息时间去挣钱。

因为熬夜加班需要喝酒发泄;因为喝酒发泄起晚了,又要加倍的熬夜加班。

为了出路去大城市;因为城市太大,一切都很昂贵,于是需要更大的出路……

人类文明的惯例就是拿最宝贵的东西,包括自由和健康,去换取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当这些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到了自己都搞不清数目的时候,你就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人:比如一个天天飞机酒店的人和好多别墅;一个老妇和几百双鞋及数不清的披肩;一个脾胃虚弱的人和整桌的山珍海味……

有人说我太消极了,问题是世界上积极的人太多了。人类的弱点不是消极,而是太积极,往往过了头,变小益为大害。消极的人有消极的好,就算闲下来,也不会加入黑社会或参军,更不会成为原子弹制造者和有掠夺癖的所谓成功人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