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游桂林八首

山溪淙淙 作者:李彦良


漫游桂林八首

1.漓江画中

漓江行,画图中。磨盘起航,杨朔停。

船缓缓,水清清,仙蝠翔飞迎贵宾。

草坪风光美,冠岩洞幽深。

远瞻望夫石,旅途动归心。

仙人推磨忙,童子拜观音。

杨堤风景秀,文笔青峰耸。

浪石风平水如镜,九马画山山奔腾。

黄布倒影江如镜,兴坪如绣天上景。

五指指天穹,螺蛳叠翠屏。

笔架、金子、龙头山,山环水绕阳朔城。

水温山不寒,隆冬枫更红。

船家唤用餐,谁肯下船顶?

举相机,按快门,漓江美景摄心中。

纵然离开漓江水,终生难忘漓江行。

2.古东赏瀑

古东瀑布胜琴弦,奏出天籁谢山川。

翔鱼呼朋在涧底,飞鸟唤友密林间。

古东瀑布如锦缎,织女织就牛郎穿。

七彩染作儿女衣,琼浆可佐老牛餐。

刘家三姐竹楼前,和着古东嗓音甜。

隔山隔水难隔情,阿牛依瀑甩响鞭。

古东本是天上仙,下凡来到桂林边。

游客至此皆仰慕,即便离去还思念。

3.象鼻化月

大象呈祥漓江边,象鼻化月a照河山。

天上明月有盈亏,江边石月日夜圆。

象饮漓江象不老,江映大象江非凡。

大象漓江共相守,同享春秋万千年。

注:a当地有诗曰:水底有明月,明月水上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4.三姐印象a

夜观印象刘三姐,亦真亦幻如梦中。

漓江山水是幕布,乡间山民是明星。

歌如潮,舞升平,醉得天上月朦胧。

口哨响,筏如龙,朝霞夕晖映天红。

牧牛归,渔收鹰,犬吠鸡鸣雨淋淋。

锣鼓声中花轿到,三姐阿牛喜相逢。

老外发呆看神奇,来客羡慕漓江人。

追逐印象刘三姐,呼朋唤友来桂林。

注:a张艺谋执导的以桂林漓江为实景的大型山水剧《印象·刘三姐》。

5.登顶龙脊a

似曾相识视图里,今日得见如梦中。

呼朋唤友逛天街,登顶龙脊到天庭。

拜访神泉山巅上,脚踏云梯访仙朋。

七星伴月月是池,梯田宛如北斗星。

自元至今数百年,壮瑶山民雕苍龙。

雄显腾空磅礴势,温涵缠绵柔肠情。

春日龙鳞映天光,夏起绿波戏白云。

秋风送爽金龙跃,冬雪封田玉砌成。

炊烟袅袅山寨里,瑶妹壮嫂背篓行。

寨外阿哥来探奇,山歌和着山泉吟。

一鼓作气登绝顶,打开手机发短信。

托与清风寄朋友,快来龙脊赏美景。

注:a龙脊梯田是桂林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梯田修在地处海拔1916米高的崇山峻岭深处,最高田块在海拔1180米处,最低在海拔380米处,垂直落差800米,梯田面积达71.6平方公里。我所到的地方属平安壮族梯田,景观区叫“七星伴月”。此处梯田,由壮、瑶先民开垦于元,成型于明、清,发展和完备于新中国成立后,是当地百姓的粮仓。历经几百年的经营,从溪流湍急的谷底,到云雾缭绕的峰巅,从茂林山畔,到陡峭崖岸,梯田状若龙脊。小的地块如螺蛳,只能插下两行禾苗,大的条田若彩练,可面积也不过一亩。四季物候变化,使龙脊景观壮美而神秘。通过与当地的山民交谈,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能够修成龙脊梯田的根本原因在于此处地脉独特,山有多高,水也有多高,泉水自上至下,顺流成溪,不竭不枯。过去用竹管,现在改用塑管导流,春夏浇田,秋冬入溪,旱涝保收,不用刻意开水渠修龙沟,更不需要电力汲水和人工储水。可谓天趣人意,水润禾长,和谐共生。乡亲们说,新中国成立初至农业学大寨那一段,是龙脊收粮最多的年份。近年来,龙脊成了旅游景点后,人们多从事旅游服务业了,对龙脊梯田的农业管理不如以前了。但龙脊梯田仍以其绝色的风范和浩荡的气度,吸引着国内外游人。

6.途听月语

山月铿锵:

铁骨铮铮顶天立,不怕闪电和风雷。

管它阴晴和圆缺,盘古造就我最威。

水月悠悠:

山月赳赳如武夫,怎如水月有情意?

有水就有奴的家,悠然随顺自柔美。

画月莺啼:

水月虚幻性随水,生就轻薄太妩媚。

画月美好长久在,为伍还有松竹梅。

天月浩然:

薄情画月纸一张,虚假神态和气势。

广寒宫里真神仙,冰清玉洁我唯一。

诗人自得:

孤高天月九霄里,魅力无限实俊奇。

如若没有诗人笔,谁懂神仙也孤寂?

凡夫公断:

山月刚健水月柔,画月奇美天月秀。

天公造化各有度,无须标榜说风流。

7.冬访桃源

船进燕子湖,洞内别有天。水清如明镜,映照湖边山。

棉花咧嘴笑,碧桃戏蜂蝶。酒香飘天外,新稻绿溪岸。

桥边浣纱女,湖中捕鱼男。装束似前朝,手机挂耳边。

主人开口笑,游客忘回还。兽头饰图腾,仙境是家园。

阿妹织云锦,阿哥耕良田。竹楼起歌舞,共庆升平年。

冬访桃花源,温暖如春天。商道通四海,此处无冬寒。

8.溶洞探幽

银子岩,大溶洞,含珠蕴玉内涵深。

钟乳石,含白银,波光粼粼胜龙宫。

五彩祥云笼玉宇,轻歌曼舞把客迎。

羊儿跑,马儿奔,仙宫琼楼移洞中。

似有海波千层浪,又有边关万里城。

玉柱擎天苍穹高,天趣人意自然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