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狄浦斯王》1936年版材料

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版) 作者:罗念生 著


《俄狄浦斯王》1936年版材料

译者序

这译本是根据哲布(Sir Richard C.Jebb)所编的《索缚克勒斯丛书》(Sophocles, The Plays and Fragments)第一卷《窝狄浦斯王》(The Oedipus Tyrannus)译出的。译者所采用的是1914年的剑桥(Cambridge)翻印本。哲布的学识很宏富,考证很周密,但有一些小地方,译者却没有依照他的解释译出。

译者于1922年冬天在雅典国家剧场里看过本剧。希腊人把这古典语言改成了现代希腊语,用轻重节律(Rhythm)来替换古代的长短节律。那次的舞台背景是一道宫墙,观众左边有一道巷子引入宫中。墙外只立着一所祭台,观众右边有一道阶级。布景变成了这样简单。窝狄浦斯弄瞎了眼睛出来时,观众很动情,怜悯的成分似乎较恐惧的成分为多,也许是因为如今的宗教心理全然改变了。

译者在雅典时,从学美国菩敦(Bowdoin)学校教授密恩斯先生(Thomas Means),朝夕与先生研究本剧,有许多疑难的地方都承先生指教。先生曾将此剧译成英文,在美国出演过。

译者十分感谢一位朋友在大暑天帮了他许多忙。

1924年8月10日,北平

索缚克勒斯小传

索缚克勒斯(Sophocles)于纪元前495年生在雅典西北郊的科隆诺斯(Colonus)。他比嗳斯苦罗斯(Aeschylus)年幼三十岁,比攸立匹得斯(Euripides)却年长十五岁。他父亲名叫索非拉斯(Sophilus),或叫索非尔拉斯(Sophillus)。关于他的身世我们全然不清楚,但我们知道索缚克勒斯曾受过很高的教育,在音乐与体育两种最重要的希腊教育方面受过谨严的训练,且在这两方面得过花冠奖品。正当他十六岁时,雅典城庆祝萨拉密斯(Salamis)大战的胜利,绕着战利品举行胜会,叫索缚克勒斯赤着身子,抱着弦琴,领导歌队高唱凯旋。由这一点可见那时他的身体发育得很完美,对于音乐和舞蹈具有特别的长处。

他于纪元前468年初次在戏剧上显露头角,他那时才二十七岁,便首先出来和他的长辈嗳斯苦罗斯作对,那位老作家到那时已经握了一世的权威。那次的“酒神大节”(Great Dionysia)特别严重,因为赛蒙(Cimon)将军从赛拉斯(Scyrus)携着内修斯(Theseus)的遗骸归来,政潮闹得很凶,弄得地方官不敢用拈阄法来派定评判员。正当判决时,赛蒙带着九位同僚进入剧场里,地方官在祭台前止住他们,叫他们发誓要公正的评判。他们把头奖赠与索缚克勒斯,嗳斯苦罗斯仅得了次奖。这位老作家恼羞成怒,离开雅典,回西西利(Sicily)去了。从此后索缚克勒斯便霸占了雅典的剧场,直到纪元前441年才被攸立匹得斯赛败了。次年春天他又表演了《安替功涅》(Antigone),很能得雅典人的欢心。在萨摩斯(Samos)之役,他便做了培利克利斯(Pericles)手下十大将军之一。到了晚年,他的儿子易俄封(Iophon)看见他疼爱孙儿,很生妒忌。他听说这老头子要把大部分家产传与孙儿,便控告他神经衰败,做事太糊涂。这老人当庭宣读他新近才写就的《在科隆诺斯的窝狄浦斯》。法官听了他这崇高伟壮的诗句,知道他的神经并没有衰败,立刻就辞退了这件案子,还斥责易俄封不孝敬亲老。这位悲剧家死于纪元前406年,享了九十岁的高寿。

古今的批评家都说索缚克勒斯是希腊最伟大的悲剧诗人。他的风格很雄壮,表现又完美,这两点很受古代批评家称誉。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据说他写了130个剧本。我们知道他一共得了18次悲剧奖赏,每次参加以四个剧计算,那末他的作品有三分之二是成功的,且从未得过末奖。他仅仅遗下七个剧本,即是《阿家克斯》(Ajax),《厄勒克特拉》(Electra),《窝狄浦斯王》(Odeipus Tyrannus),《在科隆诺斯的窝狄浦斯》(Oedipus at Colonus),《安替功涅》(Antigone),《特拉客尼伊》(Trachiniae)和《斐罗克忒忒斯》(Philoctetes),那第四个剧《在科隆诺斯的窝狄浦斯》是他死后,他同名的孙儿才拿出来表演的。

原编者引言(节译)

(一)题旨:在某一种意义上,《窝狄浦斯王》是雅典的悲剧杰作。旁的剧本在结构的发展上可没有这样高明,这种高明的地方全靠人物的巧而有力的描写。近代戏剧可以将次要部分随意增减,剧景也可以随意变换:这样一来,结构与人物便不容易像本剧这样紧凑在一起。

我们不妨尽力去追寻窝狄浦斯故事的原形,看索缚克勒斯增删了多少,且看旁的剧作家怎样处置这题材,这都是很有趣的。

这神话的题旨是一个儿子杀害他所不认识的父亲,因而实现了那注定的命运。那娶母一事若不是原有的故事,倒是很早就添入了的。这神话有两个中心观念:第一个是难逃的命运;第二个是圣洁的天伦关系,这后一个观念是由那可怕的逆伦的罪恶反衬出来的。这两个观念仅由这种简明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这一点可以推想这神话原是很古的。我们可以拿阿诺德(Matthew Arnold)的《苏劳布与卢斯泰姆》(Sohrab and Rustum)一诗来比较:在那首诗里,一个父亲杀死了他所不认识的儿子,因而生出了许多感伤与骑士的柔情;这种情感在这个希腊神话原有的简单形体里是绝对找不出的。

(二)荷马史诗:《依里亚特》(Iliad)里面说起窝狄浦斯的儿子坡吕涅刻斯(Polynices)带着友军去攻打塞拜(Thebes),也曾说起麦客斯条斯(Mecisteus)到塞拜去参加窝狄浦斯的葬仪。那原诗恍惚说窝狄浦斯是凶死的。

《奥第赛》(Odyssey)说得比较详细:

我看见窝狄浦斯的母亲厄匹卡斯忒(Epicaste)(在悲剧里叫易俄卡斯忒),她不知不觉就做了一件很坏的事,嫁给了她自己的儿子;那儿子杀了父亲后更讨娶了母亲;天神把这些事体告诉了凡人。但窝狄浦斯还在塞拜高城上称尊,忍受着天神的恶意。厄匹卡斯忒自缢身死,去到了冥府;她给国王遗下了许多苦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