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旅行篇

在美利坚访学的日子 作者:叶康为


远渡重洋——飞行篇

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我终于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这趟飞行大约一万英里,由上海浦东机场直飞洛杉矶国际机场(可使用天巡等综合搜索的网站,结合价格、时间、转机等因素购买适合自己的机票)。漫长的十二小时飞行时间如何轻松愉快地度过呢?我有一些心得。

首先,座位要选好,如果你想欣赏窗外的风景可以选择靠窗位置,艳阳和皎月下的云海风景变幻莫测,如果运气好还能碰上瑰丽壮观的晚霞云海。不过考虑长途飞行还是偶尔站起来活动下筋骨比较好,所以我选择了过道位置。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提早在预订机票时确定座位。

其次,长途飞行一定要保证良好的睡眠,不然倒时差会很辛苦。飞机上空调有时开得比较大,虽然一般都会提供一条小毛毯,不过还是建议怕冷的乘客随身携带一件厚外套,以备不时之需,温暖可是保证好睡眠的前提。当然对于睡眠质量要求高的人,还可以准备专用的旅行枕、眼罩、耳塞等物品。还有一项我觉得极重要的物品——一次性拖鞋,在飞机上坐久了常常脚肿,换上自己柔软的拖鞋,舒适度立刻上升。

再说说食物,从中国飞美国的航班一般提供两顿正餐和一顿点心,对于食量大的乘客也许不够,而且种类也不够丰富,所以可以自备些零食,随时补充能量。国际航班上一般还提供免费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不过品质就不要强求了。如果遇上可提供泡面的航班,那就不得安宁了,一个人买的后果就是一拨又一拨的人“奋起直追”。

最后谈谈娱乐项目,一般每个人都会有一台小型的电视,而且电影、电视节目每月都会更新,常常可以看到最新的电影和电视剧集。另外还有小游戏、收音机等供选择。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国际航班上的免税商品,种类繁多且价格划算,总会淘到好东西。

在飞机上,乘务员发了两张单子给我填写,一张是美国海关出入境登记表I——94,另一张是美国海关申报单6059B。I——94中需要填写在美国的地址,因为我还不知住处的地址,所以可以填写学校国际交流处的地址。此外,还需注意生日填写的格式为日/月/年。大家填写报关单时切记要诚实,不要带禁止携带入境的物品,如果不小心带了也要诚实填写,最多被没收,如果不诚实就很有可能留下不良记录。

所以只要准备得当、休息得好、吃得好、玩得开心,这趟长途飞行将会是一次轻松而愉快的旅程!

远渡重洋——入境篇

经过漫长的飞行,我终于踏上了美洲大陆,离目的地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只有一步之遥。不过可没时间左顾右盼了,赶紧带着I——94、6059B,以及护照、DS2019(访问学者的专用表格)前往海关处办理入关手续。作为持非移民签证者,我排在了Non-Residents(非美国居民)的队列,本来有三个窗口正在办理手续,后来因为入关的人越来越多,排起了大长队,又多开了两个窗口加快进度。

边境移民官看上去都很严肃的样子,有些人被问了好多问题还不放行,真让人担心。这不免让快排到的我有些小紧张。这时在我前面的两个学生模样的男生被拦了下来,移民官看了半天他们的资料,就是不给过关,还叫来了工作人员准备将他们带到“小黑屋”去盘问,我就更紧张了。终于轮到我了,移民官先是检查了一遍我的资料,然后问了句:“What's your major?”(你的专业是?)我故作从容面带微笑地回答他“Finance”(金融)。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拿起了入境章,依次盖在了我的I——94、DS2019和护照上。我的内心乐开了花,窃喜移民官才问了我一个问题,真是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把我生得这么面善,哈哈……

接下来就要去领托运的行李了,带着行李排队验关,并将报关单交给工作人员,一般都会直接通过的,但是“人品不好”的话很有可能被抽查,听说过一些验关人员欺负中国友人的事,不过这次完全没遇到,运气真的很好!

那就借着这份好运气向下一目的地进发,UCI,我来啦!

远渡重洋——抵达篇

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落地后,我找到定好的接驳点,耐心等待接驳车的到来。这种车是同一个方向的几位旅客一起分摊车费,每个人20美元(一般再加5美元的小费给司机),然后按路程远近依次送每一位旅客到目的地,一般像洛杉矶这种大一点的国际机场都有这种服务。

送我到欧文市(Irvine,又叫尔湾市)的司机是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大概已经七十多了吧,但他仍热情地帮我拎了两大箱子的行李。他从晚上八点开始工作,这一趟总共有七个不同地点的人搭他的车,第四个小伙子在途中跟他聊得最投机,都聊到埃及了……两人还不停地互相称赞,这种欢愉的气氛减少了我对这里的陌生感。

老爷爷其实已经老花得挺严重了,不过捣鼓起两个导航仪和一台iPad真的是惊人的节奏,有点像美国大片里退休的CIA(中央情报局)人员。接下来就轮到送我了,由于天色更暗了,我只能将地址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报给他,慢慢输入导航仪,顺利找到地址后他又开心地发动了车子,途中还偶尔挥舞他的右手(不知在干吗),自言自语两句。

约莫晚上十点,终于到了我的目的地——Night Bloom小区,因为学校还在放假,所以我先在选敏阿姨家落脚。她是妈妈的发小,已经多年未见了,没想到居然在欧文定居,都是缘分。今后还有很多关于她一家的故事。司机爷爷仔细地帮我找门牌号。选敏阿姨肯定是听到发动机的声音跑出来接我。司机爷爷停好车又热心地帮我将行李搬运下来。大家还互祝了下新年好道别。临别我给了爷爷五美元的小费。美国是个小费国家,这种机场接驳司机的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小费,而且他们服务那么周到,怎么好意思不给呢?

经过两小时的折腾,我终于安全顺利地到了选敏阿姨家,感觉既温暖又激动。现在外面黑的什么也看不见,不过我内心却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明早的朝阳升起,开启在美利坚的新生活!

拉斯维加斯和大峡谷

四天三夜里我们一行六人跨越了美国三大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每天驱车四五个小时抵达下一目的地,一路上大家开着音响,谈天说地,欣赏沿路的风景,好不美哉!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自驾游,六人合租了一辆商务SUV,租金大概90美元一天,加上保险等其他各种费用120美元一天(由于车行没有我们预定的SUV了,所以给我们免费升级了商务座的SUV)。第一天一大早六点我们就踏上了前往拉斯维加斯的旅程。路上很顺,虽然是星期六,也没有拥堵现象(一到节假日前往拉斯维加斯狂欢的人就特别多)。天气真是变幻莫测:五秒钟大雾,两秒钟放晴,三秒钟冰雹,两秒钟大雨……简直比十八岁少女的脸还要多变。

一路上以荒漠风景居多,热带植物星星点点地分布其中,两旁低矮的山脉连绵起伏,就在这一路的荒漠风景中突然跳出一片高楼。这份突兀带来的惊喜就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城市欢迎道路上居然还增添了“中国羊年”的喜庆元素(看来到这里来的中国人不少)。进城后,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俨然让你忘记其实身处荒漠中。拉斯维加斯绝对无愧于“不夜城”的称号,因为街头最拥挤的时候是午夜时分:街头艺人、灯光表演、音乐喷泉、火山喷发秀、空中秀、各式聚会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一般来到这里的游客就是冲着吃喝玩乐的,所以一定要尝试下各大主题酒店的自助餐,我们品尝了两家,一家是Aria(亚洲航空公司经营的酒店),另一家是Caesars Palace(凯撒酒店,据说是吴彦祖的岳父经营的)。两家都是五星标准,但是凯撒酒店略胜一筹,在自助餐的排名中也是位于世界前十的。在拉斯维加斯的自助餐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阿拉斯加长脚蟹,即使不蘸任何酱料,那份鲜甜的味道也是一流的。有一点比较奇怪的是,饮料不可以自取,基本都需要找服务员点,大部分碳酸饮料、柠檬水、茶和咖啡都是免费的。大家吃完后记得给服务生大概12%—15%的小费。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吃不到的,而且相比世界其他地区的自助餐,拉斯维加斯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基本上在这里待个两天就会胖上几斤。

再说说玩。一些著名的酒店门口会有大型的免费表演。比如Bellagio(贝拉吉奥大酒店,又称为百乐宫)门口的音乐喷泉,每隔三十分钟就会表演一次,而且我看了四次都没有重样的;Mirage(迷拉吉酒店,又称为海市蜃楼)门口是火山喷发秀,真实的火焰伴随音效,的确让人身临其境;Fremont Street(费蒙街)每晚的天幕灯光秀也是老牌的表演了;我们入住的Luxor Hotel(卢克索酒店)模仿金字塔的形状,塔顶的一道光束可以直接穿透云层,而且这已经是为了避免影响航空而调节的十分之一亮度了……还有很多需要买票进入酒店内观看的表演,我们选择了老牌的空中秀“Fantasy”(奇幻歌舞秀)。未满十八岁是不得入场的,入场后禁止拍照,一旦发现就会被抓出去删除手机中所有照片,表演后再归还手机。不过表演结束后这些表演者会在门口大方地跟观众合影。我最喜欢其中一个跳空中缎带舞的美女,绝对是杂技演员的身手,而且她有一种异域风情的美感。总体而言,拉斯维加斯的表演以华丽、性感、妩媚为主打风格。当然也有大卫·科波菲尔这种大师表演的魔术,还有《歌剧魅影》这种老牌的经典秀。此外也有适合全家一同前往的幽默喜剧秀、大马戏、互动魔术等。

众所周知,拉斯维加斯最出名的要属“赌”了,所以这里又叫“赌城”。其实最初这里建立起来是为了供修建“胡佛大坝”的工人和家属居住的,慢慢就有了这座城市。而内华达州非常穷苦,政府为了拉动这个州的经济就想了个兴建“赌城”的办法,吸引周边的游客前来。没想到这个计划如此成功,如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不过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拉斯维加斯的酗酒率就居全美首位,自杀率、犯罪率也都相当高。赌场里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多数人还是会输钱走人的。不过看着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老虎机,游客要忍住不下手也有点难度。我们同行的几个人为了练习,还自己玩了一下“德州扑克”,可是真到了赌场里吓得没人敢上桌,因为坐在赌桌旁的基本都是大叔级的老手,动辄500美元的筹码往下押,小朋友们还是看看就好了。赌场里常常会有人核查身份,如果没带护照就不可以玩,会被请出去。

此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站点——大峡谷。我们去的是“南峡谷”,居然遇上了这里百年一遇的大雪。第一天大雾,我们在观景台足足等了二十分钟,也只能看到忽隐忽现的峡谷深处,恍如仙境一般。第二天我们再去时已经是漫山白雪加大雾,什么也看不清了。这是何等的运气才能遇见雪中的峡谷呀,看来上天是要我们等转暖后再来一次,先给我们留下点念想了……峡谷中的动物很多,开车时要放慢速度,以免它们跑到车道上时撞伤它们。不过幸运的是,回来的路上,我们居然偶遇了“西峡谷”,这下终于看清了大峡谷的模样,科罗拉多河蜿蜒于峡谷中,谷壁赤红色、青绿色、灰黑色相间,绵延数百里,令人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放慢脚步,品味一座城——旧金山

因为老公来美国开会七天,所以我们有机会慢慢品味这座城市,总的感受是“好坏参半”。先说好的方面,这是个海滨城市,天然的海湾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著名的红色金门大桥就横跨在海湾上,另一座横跨三座岛屿的海湾大桥连接着旧金山和奥克兰。相对于美国大部分城市,这里生活较方便,交通较便利,至少依靠公共交通也可以到达任何地点。这里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有中国城、日本城、小意大利,更有嬉皮士社区和同性恋社区,等等。坏的方面则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混沌、脏乱。市区满街都是流浪汉和“神经不正常”的人,而且我发现旧金山的行人都很爱自言自语。在这里的七天,我们遇到了多次警察抓人、救火车救火,其中还有一次警察就在我们逛街的店门口抓的人。我们也多次被流浪汉“惊吓”,有拿着铁棍的流浪汉,还有拿着大型工具铲的。每天走在路上都提心吊胆的。最后一天我们还撞见了拆弹警察……

我最喜欢的是旧金山的建筑风格,跟它的文化一样,这里的建筑也很多元。金融区的建筑是现代、欧式的风格,各大金融机构的门面都透着一种“高大上”的气质,门面修建得仿若皇宫一般。有些特别牛的机构比如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等隔几步路就会看到它的另一个门面。这一带最显眼的要属泛美金字塔,它是旧金山最高的摩天大楼。半山住宅区主要以维多利亚式建筑为主,由于旧金山曾发生大地震的关系,这里的房屋普遍较矮,以两层的联排小楼为主。每一幢小楼房的外观都不同,可以看出这些建筑很古老了,还能看出翻新几次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历任主人的故事。最知名的建筑是位于Alamo Square(阿拉莫广场)的“六姊妹”,它们是旧金山一次八级大地震后幸存的六幢联排的小楼。日本城里的建筑基本是日式风格的,有很多日本夫妇开的居酒屋、拉面店和糕点店,很吸引人。这片区域的核心是“和平宝塔”,每年在这里还有个樱花节。唐人街到处都是雕梁画栋、红墙绿瓦的楼宇,古老的街道处处体现着中华古文化的特色……此外,旧金山还有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堂、博物馆、公园等,如市中心巴洛克风格的市政厅、在雾中忽隐忽现的金门大桥、坐拥无敌湾景的渔人码头、考验司机车技的九曲花街……

旧金山的各种美食当然也不可错过,就我们的体验来说,以下几家很值得推荐。Crab House(蟹屋)的海鲜大餐,尤其要试试它的珍宝蟹、鲜虾、贻贝,配上秘制的蒜香酱汁,那纯正香甜的味道简直一流。我们是将近日落时分才来到店里的,很幸运地坐在了靠窗位子,欣赏着金色的晚霞、波光粼粼的海面、翱翔的海鸥,品着微甜的Mojito(鸡尾酒的一种),仿佛时间在此刻都为我们停驻一般,甚是浪漫。再说说Boudin Sourdough Factory(波丁酸面包工厂),可以透过透明的玻璃窗参观面包制作的过程,面包师傅会将酸面包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有鳄鱼、兔子、螃蟹等。这里的特色菜肴是蛤蜊奶油浓汤,盛在酸面包制成的容器中,吃这样一道简餐大概就饱了,实在是物美价廉。市中心有一家中餐馆Fang Restaurant(大唐方厨),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去,或许因为我们是当天第一桌中国客人,主厨亲自接待了我们。主厨看上去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家了,他还是这家餐馆的老板。他先给我们看了份秘密的中文菜单,结果我们三分钟还没想好点什么。他就笑眯眯地问我们:“喜欢吃辣吗?”“喜欢呀!不过也不能太辣,我朋友不能吃太辣。”“好的,我明白了,我帮你们点吧!”实在是太神奇了,我们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他走向后厨的背影笑了。没过几分钟,就有服务生端上了一道乳白色的汤,我们品尝了,好久也不知道是什么汤,但是味道真的很鲜美。接下来又上来了南京盐水鸭、酥炸牛肉块、烩菌菇。不愧是主厨的手艺!菜都上齐后,他又默默地带着神秘的微笑走过来问我们好不好吃。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这手艺就是在中国也是很棒的呀!他还很谦虚地说:“在这里算还可以,比不了国内呀,你们觉得好吃就好。”感觉就像是隐匿于大城市中的“武林高手”。至于Super Duper Burgers(一家汉堡店),这家每个店铺前都是大排长龙,其汉堡里的牛肉排是五成熟的,所以特别鲜嫩多汁,冰淇淋都是有机的……

旧金山的房价、物价在全美都算高的。一方面因为这里是西海岸的金融中心;另一方面,大批世界级公司在这里落脚,比如知名的Twitter、GAP、Ghirardelli、Levi's、VISA、Uber等,所以这里的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大批码农在这里工作,他们的工资普遍较高,这里的物价、房价也就直线上涨。同学住在旧金山以南的城市圣布鲁诺,那里的两卧两卫户型也要2 800美元一个月了。文科生表示在这里生存压力好大的……

旧金山还是个购物的好地方,几个大型的购物中心Nordstrom(诺德斯特龙百货)、Bloomingdale's(布鲁明戴尔百货店)、Macy's(梅西百货公司)、Saks Fifth Avenue(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店)都聚集在市中心。如果经济实力允许,你还可以淘到许多当季的热卖时尚单品,不过这里的税率偏高,一般购物要多加8.75%的税,而住宿的税会高至20%。

总体而言,旧金山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可惜由于没有自驾游,完全靠公共交通,所以我们没有去到更远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留下点念想下次再来吧!

骑行在路上

今日骑行的初衷是为了一睹老公心目中最牛的游戏公司暴雪公司(Blizzard,总部位于欧文市郊)的风采,距我的住处大约十公里,那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一个人,一辆脚踏车,一部照相机,满怀期待地出发了。起初一路都是自己熟悉的风景、熟悉的路牌,慢慢骑往市郊后,路上已看不到行人,只剩下高速路上疾驰的车辆……不久就看到一个草莓农场,沿着农场旁的小路骑行,刚拐过一座小山丘,一大片金黄的“草原”映入眼帘。欧文是个多山的城市,周边被绵延的小山丘围绕着,平时远眺这些小山丘都是光秃秃的黑灰色,没想到骑行会有意外的收获,金黄的茅草地衬着蔚蓝无际的天空,我在这片旷野中恣意地骑行,只听见耳畔呼啸而过的风声和盘旋在上空的鸟鸣……穿过山间,跨过“天桥”,似乎到了人烟更稀少的地带,也渐渐偏离公路了。骑行的小道旁盛开着大片的雏菊,迎着风,向着阳光,散发着清新的香气……偶尔会有一两只小松鼠从花丛中穿梭至骑行道上,真怕撞到它们,还好我还没来得及刹车,它们就灵巧地跳至另一片花丛中了……

一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馈赠,不知不觉离目的地也越来越近了。这一片有些像科技产业聚集区,暴雪自然是最具影响力的,甚至有一条马路就是以它的名字命名的。公司非常低调,铁栅栏后有几幢三层白色小楼,远远能看到楼前有一座铁艺的雕塑,那是全球最棒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里的一个英雄人物的雕像。可惜这是高科技重地,严禁参观,铁栅门都要刷卡进入,我只好带着膜拜的心情在门口远眺一下了。

回程我挑了另一条路骑行,沿着河道走,没想到遇到许多同道中人,有跟我一样骑行的,有走路的,还有溜滑板的……虽然骑行二十公里的山路挺辛苦的,但是能欣赏到美景,领略著名公司的风采,偶遇同道中人,这个周末的幸福感瞬间爆棚!期待下一个骑行之旅,路在车轮下……

拉古纳海滩——海滨之美

今日与阿姨一家一同前往拉古纳海滩(Laguna Beach)欢度周末,来美国西海岸这么久了,真正去海边还是头一次。拉古纳海滩的久负盛名不仅仅是因为其属于“一号公路”,拥有美到令人窒息的绵延海岸线,更是因为无数艺术家流连忘返于此,造就了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海滨小城。

从欧文到拉古纳海滩大约半小时车程,顺着海岸线行驶,沿路欣赏着湛蓝的无敌海景,当眼前同时浮现白色沙滩和黑色悬崖时,说明目的地已经到啦。我们带上所有的野餐材料,在海滩上安营扎寨。作为怕晒的亚洲人,第一步就是撑起大型的遮阳伞,接着才是铺地垫,摆满食物和饮品,愉快的海滨野餐开始啦!吹着轻盈的海风,看着浩瀚的大海,听着轻快的海浪,品着自制的美食(卤牛肉、盐茶蛋、紫菜包饭……),我想这里流传着的“天堂般的生活”就是如此吧!

海岸线的上空盘旋着许多海鸥,发出“嗷嗷”的叫声。它们飞累了会落在海面上,或许是在捕鱼。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海鸥聚集在海面上,像是在“开大会”,你一言我一语,完全盖过了游客的声音。偶尔会有一两只落了单,伫立在海滩上,远眺着海天交接处……

在这片黄金海域中,有人惬意地擦着防晒油,晒着日光浴;有人放纵地在大海中企图急流勇进,当然结果只能是急流勇退;有人执着地堆着随时会被海浪冲毁的“沙堡”,或许反反复复才是其中的乐趣吧;有人“义无反顾”地冲进海浪里,再次返回岸边时,手上拖着“千斤重”的海带,足够一家人吃一整年了;有人仔细地在海岸边寻找着贝壳,听说每片贝壳都在诉说一个来自大海深处的故事;有人带着爱犬踏浪,遇到同伴还会上演一场“海滩追逐战”;有人踏着冲浪板,作为勇者一次次地与海浪搏击,像是驰骋在海浪上的勇士;有人坐着小型游轮出海,试着能否凭借好运,与鲸鱼、海豚来场完美的邂逅;有人漫步在海滩边的手工艺术品市场中,寻觅着与自己有缘的那份艺术品;还有人像我一样,静静地坐在沙滩上,只为此刻能全身心地领悟大自然的美妙……欣赏够了海景,下一站该去感受感受拉古纳的艺术之美了。

拉古纳海滩——艺术之美

初次伫立在拉古纳的街头,会有种身处欧洲某座文艺小镇的错觉。这个小城依山而建,坡度较缓,形态各异的木质别墅层层叠叠地分布在山坡上,一直延伸至海滨。居民区与海滨之间的街道上,林林总总地分布着极具艺术气息的画廊和手工艺品店,配合着各色雅致的咖啡厅和露天餐厅,俨然一座充满韵味的城市。

拉古纳作为加州艺术活动的聚集地,每年都会举办几场大型的艺术活动,包括Festival of Arts(艺术节)、Pageant of the Masters(真人入画表演)、Sawdust Art Festival(木屑艺术节)、Art-A-Fair(艺术展)等。大大小小的画廊有五十余间,有很多当地艺术家的画作。各式手工艺品店中展示着艺术工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品。海滨公园里还有一个露天的手工艺品市场,可以与这些制作者面对面地讨论他们的作品。这里很难找到大众品牌的服饰店,基本都是服装设计师品牌。公共区域的石凳、停车投币机都是做过造型或涂鸦的。若偶遇几位即兴演奏的街头艺人,那就拉起同伴的手和着音符翩翩起舞吧……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拉古纳的画廊,从油画、素描到水彩、水粉、版画,各种风格应有尽有,而且画廊里会放置一些沙发,供欣赏者坐下来细细品味。虽然我没有学过画画,但还是被这些作品震撼了:面对抽象派的画作会不由得驻足良久,想读懂画家的心思;面对写实派的画作又不由得感叹画得已经像是照相机照出来的一样;戏谑历任美国总统的画作让人忍俊不禁;描绘田园风景的画作令人心驰神往;玫瑰园、葡萄园等立体油画叫人惊叹不已……

拉古纳就是一条艺术长廊,艺术家们无限的创意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之美。我徜徉在拉古纳的大街小巷,细细品味每一件艺术品,伴着浓郁的咖啡香气,静静地享受这场艺术盛宴……

AMC电影院之旅

近期全球火爆的《复仇者联盟2》在北美地区上映了,我们一行六人也踏上了这趟“联盟之旅”,选择的是全美第二大连锁影院AMC(现在已经被霸气的万达集团给收购了,且不论这场收购是否真的有经济意义,这给前去观影的我们增加了不少荣誉感)。买票有个省钱的诀窍:提前团购一组电影票,有时甚至可以打到五折。

我们提前在网上查看电影的排期,选择了周日晚上九点一刻的场次,貌似美国的电影院你随时来都会有位置,我们九点才到兑票处换实体票。因为这部电影是3D的,所以每张票要加收四美元,另外赠送一个便携式3D眼镜。

这家AMC的门口有一个小型的喷泉,配上夜间的灯光表演,如此炫目的“欢迎仪式”给观影的我们留下了极好的初印象。进入影院的大厅,一排巨幅海报映入眼帘,上面都是好莱坞的一线明星。整个影院铺满了华丽的地毯,几套皮沙发霸气地摆放在大厅正中央,供观影者候场休息。后方是贩卖饮料、雪糕、爆米花等小零食的区域,影院里弥漫着爆米花的香气。

不过AMC影院最吸引人的可不是它高大上的外观,而是在如此一流的影厅里,你可以凭一张票从早上看到晚上。其实我不确定这样做是否合规,但是整个影院只有一个人在大门口检票。这家影院总共有十四个厅,你可以挨个串场看也没人管,而且朋友们已经屡试不爽了。AMC还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那岂不是只要能在里面待得住,就能无限制地看电影了?不知是否真的有人这样试验过……

进入影厅后,在正片放映之前影院会播放近期上映电影的预告片,大约持续二十至三十分钟,虽然只是预告片,但这场面,这特效,这想象力……真有种想住在电影院里的冲动!果真离好莱坞更近以后,电影的精彩程度也是直线上升呀!在播放完AMC影院的宣传片后,《复仇者联盟2》正式开始了,为了不做讨人厌的剧透党,我还是就此打住吧……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纽波特海滩行

今日本来与友人相约去看电影的,当他们开车到了我家门口时突然说:“不如先去海边看夕阳吧!”还好我的相机是随时保持满格电量的,我拎上它就往纽波特海滩出发了。大约行驶十五分钟就可抵达这片海滩,此时才下午五点半,太阳还是当空照的感觉,估计要两小时后才能看到日落,于是漫长的等待开始了。

出发前我们完全没有料到今天海边会刮这么大的风,大到我的头发没有一秒钟是垂下的,永远都是贴着我的脸颊飞舞,时刻变换各种不同的“爆炸”造型。温度也很低,冻得我们直打哆嗦,还好友人的车上竟然放了无数件外套和小毯子,稍微可以抵御下“严寒”。就连海浪都比平时大很多,层层叠叠作惊涛拍岸之势,掐指一算,今日乃月圆之日,潮汐活动频繁。在如此“凶猛”的风浪中,就连海鸥也成群结队地站在沙滩上休息,几只稍勇敢些的最多飞至头顶两米高的海岸线上方,盘旋几秒钟后,也很快被风势给压下来……所以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本质上是不靠谱的,不做好万全的行前准备实在是自讨苦吃。

所谓的夕阳下漫步在此刻也变成了童话,只剩下凌乱的发型和颤抖的呼吸。远处码头上还有不少垂钓者裹着大棉袄等待着鱼儿上钩。带了户外遮阳伞的游客干脆把伞架放倒,遮阳伞瞬间变成了防风伞。海面上倒是有两三个冲浪者在利用降落伞乘风破浪(不知这个水上项目叫什么),想必他们是最爱这种天气的。还好周边有些小店可供闲逛,不然真不知如何度过这两小时了。

终于等到风势弱下来了,阳光也变得不那么刺眼了,天边悬挂着一枚金黄色的发光体,带着蓝紫色的光晕,慢慢向海平面靠近,天际处被染成了渐变的橘红色,海鸥也按捺不住地向着落日的方向飞翔……镜头里只有一轮落日、一只海鸥、一片汪洋……(因为加州万里无云的日子太多,天空中极少出现壮丽晚霞的景观,所以日落时分看到的是光的单纯变化)待夕阳真正落到海平面以下,我们才注意到天空的另一个方向早已升起了一轮圆月,就跟以前课本里读到的“又圆又亮像个银盘”似的月亮一样,总算不枉此行了!

欧文最美风景——南湖北湖

Woodbridge是位于欧文市中心的一片高档社区,这个词有“木桥”的含义,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里有两个大型的人工湖——南湖和北湖,两个湖上都修建了美丽的木栈桥,有湖,有桥,有远山……好一派诗情画意的景象。

我顺着一条盛开着紫花的小道骑行,沿路欣赏着一栋栋田园派的独栋别墅,不知不觉间南湖就近在眼前了。碧蓝的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绿草地,湖中心架着一座白色的木栈桥,延伸至湖上的露台供游人乘凉观景,湖岸边三两只水鸭在阴凉处匍匐着,有些像是在“孵蛋”。湖的南面是一片盛开着粉红色小花的花丛,东面和西面坐落着清一色白墙面灰屋顶的两层小楼,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阳台上、屋檐下都有各色鲜花装点。此刻幻想着其中一栋别墅属于我,在自家的院中望着这片大好湖景,吹着徐徐的微风,品着精致的下午茶,岂不美哉!

从美梦中清醒过来,我继续沿着东边的环湖小道朝北走,来到木栈桥下,这里算是南湖的中心了。一群水鸭聚集在这里游泳,岸边还有人在钓鱼(其实这里是私人湖泊,所以即使钓上来很多鱼,最后都要重新放归湖中),通过木栈桥可以前往对岸的几户人家。这几家房子像是建造在湖上一般,阳台直接延伸至湖上,有点威尼斯的感觉了。

连接南北湖的是Mike Ward Community Park Woodbridge(公园名)和Woodbridge购物中心。公园里有人在打沙滩排球、壁球、篮球,有人在遛狗,有人在溜滑板,还有人跟我一样在骑行。特别搞笑的是我看到一位中年大叔光着膀子,背着一个小包,戴着头盔骑着一辆超大号自行车,或许他觉得面对如此美好的大自然就要这么自由吧!相比而言,另一旁的场面就温馨多了:一位帅气的老爸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骑行,因为小朋友年纪太小,还不会骑自行车,所以他用自己的自行车牵引着一辆二轮的小拖车,还搭上了防雨防晒的帆布篷,儿子们坐在拖车里。遇到上坡他奋力地向前蹬,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坐的“三轮车”……在这样一个风光旖旎的社区,连它的购物中心都充满了文艺气息,这里有书店、画廊、老式电影院和雅玛哈音乐中心,感觉叫“艺术中心”更合适。

北湖距南湖大约十分钟步程。相比于恬静的南湖,这里似乎热闹多了,环湖散步、骑行、遛狗的人多了许多,大批的垂钓爱好者在这里聚集,当然北湖也要更大一些,或许鱼儿也更多些吧。北湖以青绿的远山为背景,湖边漂荡着数只独木舟、帆船,不过划着船欣赏美景这项福利只对这个社区的居民开放。成群结队的水鸭在岸边散步或在水中觅食,头顶的绿色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仿佛自带光环效果。头一次见到北美特有的物种——加拿大鹅。它们的身形与白天鹅相似,只不过身上的羽毛呈灰色,颈部以上呈黑色,眼睛后方一小部分呈白色,胖胖的样子很呆萌,还时不时优哉游哉地发出“咕咕”的声音,只有竖直了长长的脖子昂首挺胸时才有点傲娇的模样。这里还有个湖心岛,是儿童的乐园,秋千、滑滑梯、跷跷板应有尽有,还有可爱的动物们一起玩耍。

完全沉浸在美景中的我不小心误入了一条“Residents Only”(非居民请留步)的小道,这才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个社区的居民还能不能更幸福一点?!一般的社区都会修建游泳池和SPA池,可是这个社区居然还修建了一个大型的“沙滩浴场”,细腻的白沙,湛蓝的池水,“海上”滑滑梯,沙滩烧烤……另一边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戴着棒球帽,惬意地在自家院中钓着湖里的鱼,还有两只水鸭安静地趴在他身边。岸边一对恋人头倚着头微笑着望着湖面,偶有落花随风飘散在他们的脚边。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不由得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不过眼前变成了美国版的田园生活。

上纽波特湾自然保护区

上纽波特湾(Upper Newport Bay)自然保护区位于UCI的西侧,向西南一直延伸至纽波特海岸,一条蜿蜒的河流串联着数块小绿洲,将欧文的河水引入太平洋中,整个保护区占地约一千亩,拥有南加州最大的海岸湿地。

众多骑行爱好者不远千里开着私家车载着骑行装备而来,而且为了保护这片净土,大家一般都将机动车停放在保护区附近的停车场(虽然并不禁止机动车进入保护区,但是极少看到有人这样做,进入后也要保持十五英里以下的车速),然后选择骑行或者徒步进入保护区。如果有人从港口方向进入,还可以选择单人皮划艇,畅游于湿地绿洲间。

上纽波特湾自然保护区旁是连绵的光秃秃的矮山坡,没有人工培植的绿化带,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株仙人掌类的热带植物,满眼是未经雕饰的大自然风光。望向山顶,竟是一栋栋豪宅,原来富豪们现在喜欢把湿地保护区当后花园了。

这片湿地作为稀有鸟类保护区,还是鸟类爱好者的观鸟胜地,冬季候鸟迁移期时大约有三万五千只候鸟在此栖息,这里还居住着几种濒临灭绝的稀有鸟类:Light-footed Clapper Rail(秧鸡的一种)、Brown Pelican(褐鹈鹕)、Belding's Savannah Sparrow(稀树草鹀的一种)、Black Rail(黑南美田鸡)、Peregrine Falcon(游隼)和California Least Tern(加州姬燕鸥)。一路上看到不少拿着“大炮筒”的摄影发烧友,或乘坐皮划艇,或匍匐在湿地旁的草丛中,顶着烈日耐心等待着,好不容易寻着一只稀有的“生灵”,大气都不敢喘,沉着而迅速地按动着快门。鸟儿振翅飞翔几秒后又消失在一片湿地丛中……挺佩服这些鸟类摄影爱好者的,他们往往拥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心,而且耐心也异于常人,所以才拍出了那千姿百态的照片。

宜居城市纽波特

之前介绍过纽波特美丽的海滩日落风光,犹记得那日回程时曾看到一轮圆月高挂于海港之上,皎洁的月光洒在港湾内随着海风摇曳的船帆上。后来我就一直盼着能再次领略这个海港城市的风韵,所以即使需要骑行一个半小时的山路,我还是来了。

纽波特是洛杉矶最有名的富人区之一,听说一些大牌明星,比如老虎伍兹、尼古拉斯·凯奇都定居于此。进入它的地界后,城市的主干道上最明显的就是豪车4S店,有些古董级的豪车就放在露天展示。开豪车似乎是世界各地富人们的共同爱好,不过这里的富人还有更钟爱的事情,就是住海边豪宅、逛私人海滩、开私人游艇,这也是纽波特的魅力所在。

太平洋海岸公路凌驾于纽波特海湾上。我觉得这里是观赏海湾风景的最佳地点,站得高看得远,远处有港岛(Harbor Island)作为天然屏障,港内的海水湛蓝而平静,各种类型的游艇、帆船停靠在海港的两侧,海港内有人坐着汽船钓鱼,有人划着皮划艇健身,有人坐着汽艇晒太阳,还有人开着豪华游艇出海,各得其乐……

沿着海港向东走,有一座挂满美国国旗的小桥连接至巴博亚岛(Balboa Island)。这是座人工岛,位于纽波特海湾内,桥的这一端是现代化的城市风格,另一端则是小镇风情。所有的人通过这座桥时,走路都会慢下来,准备感受慵懒休闲的生活节奏。这座岛的主干道是人气最旺的步行街,街道两旁林立着各式餐厅、工艺品店、服饰店,还有当地特产小吃的专卖店——冰冻香蕉(Frozen Banana)。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常常自己制作的冰冻香蕉嘛,只不过这里的冻香蕉裹上了巧克力糖稀,爱甜食的朋友应该会喜欢。

当你终于穿过嘈杂的步行街,这才真正感受到岛上居民的慢生活。少了人群和车马的喧嚣,小镇的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家家户户门前的装饰都展现了主人精心的设计,有些庭院虽小,但也能看出主人花了心思布置,有地中海风格、波西米亚风格、热带植物园风格……有一户人家在门廊上安置了一只五彩陶质鹦鹉,还栩栩如生地站在一根树枝上。还有一户人家在门口摆放了两只石质青蛙玩偶,一只端着酒杯,另一只居然在听收音机。还有人在院子里铺出一条石子路,摆放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棕熊”,好像它在散步一般。其中有一户的院子比较大,就用砖块砌了个壁炉,晚上还可以办个篝火晚会呢。

一路上欣赏着各家各户的景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海港边。这一片海港属于私人码头区,每一条白色的木栈路由沙滩一直通向海湾,木栈路的尽头就是私家游艇的停靠处,不过这些都属于私人领地,游客就无法涉足了。如果你真的想感受纽波特海滩的假日悠闲生活,可以租一套海边别墅住上个把星期,在私人海滩上晒日光浴,出海看鲸鱼、海豚,还可以品咖啡赏夕阳……这都不是梦啦!这里的租金也是相当贵,两居室的周租金大约是2 500美元起。其实海边的住宅往往比较小,真正的“大户人家”都住在半山腰,拥有从山脚修建至家门口的花径、大理石门柱、欧式喷泉、一百八十度落地窗……这里不仅可以欣赏无敌海景,而且生活环境也更惬意,所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吧!

红杉和国王谷国家公园

此次加入这个团队纯属巧合,几位老师在访问学者群里邀人一同前往红杉和国王谷国家公园(Sequoia &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我就加入了他们,开始了这场五人两天一夜的旅行。

景区距欧文大约五小时车程,一路上我们跨越了苍凉的荒漠、郁郁葱葱的葡萄园、硕果累累的橙子林、宏伟壮观的油田,行至风景优美的三河地带(顾名思义,三条河流在此处汇合),开始了漫长的盘山路段,时不时就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最夸张处达到三百度了,可见山势多么险峻,好在我们的“御用司机”Y老师沉着冷静,凭借其高超的车技带领着大家翻山越岭。

景区实际上是由两个国家公园合并而成,我们由南向北进入园区,第一天游览红杉国家公园(Sequoia National Park),第二天游览国王谷国家公园(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

红杉国家公园内遍布着千年树龄的红杉树,号称“红杉帝国”。这些参天的古木高达60——100米。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论体积计算)谢尔曼将军树就位于此地,其底部直径达11.1米,高83.8米,体积是1 487立方米,而且已经有2 300至2 700年的树龄了。红杉的树皮呈红褐色,只有顶端分布着稀疏的树叶,枝短叶尖,结的果实却出奇的大。它的树皮非常厚,估计有30毫米,树干内水分充足,所以它并不适合作为木材使用。在悠悠的岁月中,它们历经沧桑,扛住了无数的旱涝、虫蛀、雷击,幸免了人类的砍伐,最终形成了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

不过我们仍然发现园区内很多倒下的红杉树,其实这是因为树干的重量过重,而它的根茎并不深,当其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时便会轰然倒伏。有些体积巨大的被挖穿成一个隧道,也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无数游人穿梭其中,一窥红杉树树干的内部。或许这就是红杉树的命运吧,它们在其树身笔直坚毅地生存了数千年之后,又以极庄严的方式带着尊严自然死亡,谱写着自己传奇而不朽的一生……

穿梭于这片浩瀚的林海中,我们乘坐着园区内的巴士前往观看日落的最佳点Moro Rock(摩洛岩),途中竟偶遇一只憨态可掬的灰熊。它静静地坐在木桩上,不知是它在看游人还是游人在看它。不一会儿它爬了下来,沿着小径一步三回头地扬长而去……

在盘山的路上我们曾一睹Moro Rock这块巨石的风采,在风雨的洗礼下,它已经被打磨得呈灰白色,还留下了雨水淌过的痕迹。真正走到近前才发现它的巨大,俨然是一座小山坡的模样,沿着崎岖陡峭的山道忐忑地向山顶进发,犹如走在悬崖峭壁间,虽然我心里怕得要命,但是为了一睹壮观的落日,只能迎难而上了。

终于爬到了半山腰上,我已经能看到落日从山间探出半个脑袋了,这像兴奋剂般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后半段山道我已经是在跑了,最终登顶的时候那叫一个心满意足:落日透着金黄色,向外渐变为橘红色,柔和地洒向整个山谷,远方橘红的天际处与眼前郁郁葱葱的山脉交相辉映,蜿蜒的河流、盘旋的公路穿梭于山谷间。山谷东面的山脉要更高些,它们的轮廓在夕阳下分外清晰,顶端还覆盖着皑皑白雪,连绵起伏,上空稀稀落落的云彩随风恣意地飘散。好一幅云淡风轻的景象!落日渐渐往山谷里沉,天际却越发的红,像火烧一般热烈,直到日头完全不见,远方只留下一抹炽烈的红色……伴着依稀显现的繁星,期待明天更美的风景。

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向国王谷国家公园进发,入园不久就会看到一棵与谢尔曼将军树相媲美的红杉树——格兰特将军树,高81米,已有1 700年的树龄,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植物,不过还处于“青壮年”的它还是很有潜力超过谢尔曼将军树的。(其实两位将军都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格兰特是北方联邦军的统帅,后成为美国总统,谢尔曼是他的得力战将。)

偶然发现眼前的一棵红杉树粗壮的树干上零星地分布着几个规整的小洞,我们好奇地走近些观察,竟看到其中一个小洞里探出了个黑黄相间的小脑袋,左右灵巧地晃动着,尖尖的小嘴里还叼着一只白色的虫子,洞里不时地传来啾啾啾的叫声。原来是鸟妈妈正在喂嗷嗷待哺的鸟宝宝们!这些规整的圆洞或许就是护林员为保护鸟类栖息地而造的。

国王谷国家公园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水上,它集合了休姆湖(Hume Lake)的灵动之美,国王河(Kings River)的蜿蜒之美,激流河瀑布(Roaring River Falls)的澎湃之美。

休姆湖被广袤的森林环绕,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呈碧蓝色,湖心泛着闪闪的波光。野鸭畅游其间,突然一猛子扎入水中捕食,怡然自得地品尝着战利品。旁边嬉水的人群与野鸭相处和谐,或游泳或划船。湖边的沙滩看上去是极普通的散沙,可是当我踏入湖中时发现,被搅乱的沙子不停地向上翻滚,在阳光的照射下竟闪着金色,湖水像撒满了金粉一般。想必这沙子里是含有黄金的!

国王河贯穿整个国王谷国家公园,我们顺着园内的公路由西向东行驶,道路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这条河流一直紧随我们,顺着地势时而湍急,时而静谧,时而汹涌,时而温柔……每一段河水或在红杉的陪伴下,或在草甸的依偎下,或在岩壁的守护下,都在诉说着关于峡谷千百年来不同的故事。

春末夏初,山顶的冰雪融化,变成潺潺的溪流,最后汇聚至国王河,途中遇到极陡山势,则形成倾泻而下的瀑布。激流河瀑布则是生于巨石阵中的一处较特别的瀑布,它的落差并不大,但河水相当湍急,像一匹脱了缰的骏马般气势如虹,激起的水雾漫上了两旁陡峭的岩壁,像一层薄薄的轻纱,给险峻的峡谷带了些朦胧之美。它发出的是海浪拍打海滩般的声音,静静地坐在周边的巨石上聆听,感受着水雾带来的丝丝清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起来。

加州395号公路

为了迎接暑期的到来,一行友人结伴前往加州著名的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为了追寻沿途更美的风景,我们选择了路途稍远的395号公路,一路走走停停,拾得风光无限。

395号公路上人烟稀少,自然风光也极独特。因为生态环境好,公路上偶尔会闯出羚羊等野生动物,所以行车时要格外小心。公路的西侧伴着连绵起伏的山峦,虽然如今已是盛夏时分,海拔3 000米左右的山峦顶端还覆盖着稀疏的白雪,融化的雪水汇成一个个高山湖泊,犹如一颗颗散落在山间的明珠。美国本土最高峰——惠特尼峰位于395号公路的西侧,高4 418米,峭壁上寸草不生、白雪皑皑,无数登山爱好者都渴望着征服它。

公路的东面多是广阔的荒漠和丘陵,灰黄的土地上生长着顽强的热带植物,它们迎着烈日狂风,犹如“怒放的生命”般给荒漠带来了一丝生机。路程行至一半时,眼前的地貌特征突变,荒漠上出现高达两米的连绵的黑色岩石,这些就是黑熔岩。寻找到一条小路向黑熔岩深处行驶,由于地理环境实在恶劣,我们只能徒步翻越崎岖的黑熔岩堆,前往化石瀑布。早在史前时期,湍急的欧文斯河水与附近的火山熔岩共同作用形成了这片神奇的地貌,又由于此处的高度落差,黑熔岩如瀑布般垂直流向坡底,岩壁间布满了细细长长的石罅,还真有一簇簇的杂草能从里面挣脱出来。

继续向北行驶至孤松镇,此处的阿拉巴马山地貌奇特,地表覆盖着大片大片形状各异的砂岩,像雕塑般层层叠叠,一块极大的砂岩上被人涂鸦上夸张的眼睛鼻子,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嘴怪”。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有些岩石竟被吹成了镂空的形状,形成了天然的“拱形石桥”“凹形山洞”。岩石里含有铁的成分,在阳光下呈暗红色,眼前的景观也呈现出层次感:灰黄的土地,暗红的砂岩,青黑的远山,蔚蓝的天空……连云也化作薄纱状,白而透,想必也只有大自然这个画家才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画作了。这里也成了好莱坞大导演们青睐的外景胜地,全球闻名的《钢铁侠》《星球大战》等大片都在这里拍过外景。

其实395号公路上也不乏人文景观。曼赞纳国家历史纪念地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关押美国西部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现在此地修建了展厅向世人展示这段悲惨的历史。欧文斯山谷前伫立的纪念碑告慰着亡灵,愿逝者安息。

途中累了饿了可在毕肖普(Bishop)小镇短暂停留。小镇上有家艾瑞克沙茨家面包房(Erick Schat's Bakery),可是久负盛名的,早在十九世纪他们出品的“牧羊人面包”就已经远近闻名了。店内满是面包的香味,挂满了“荷兰小木鞋”的装饰品,不知店家跟荷兰有何渊源。面包架足足有一米八的高度,货架上的面包都快被买空了,操作间的烤箱还在不断工作。食客们品尝着香气四溢的面包,满意地频频点头,手上还抱着一堆面包。

我们吃饱喝足后奔向今天最后一个景点——莫诺湖。越往北公路旁的绿色也越多,青葱的白桦林、丰硕的果园、摇曳的玉米地,还有遍地奶牛、骏马的牧场……最终抵达莫诺湖时,立刻被它的湛蓝静谧勾住了魂儿,它是北美最古老的盐湖之一,形成于百万年前。据说湖水的咸度是海水的2.5倍,连鱼类都无法生存,但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卤虫,吸引了无数海鸥前来觅食。现在这个季节是枯水期,岸边堆积着许多嶙峋的白色岩石。这些岩石是利韦宁河中的淡水流入含盐量极高的湖水中产生的碳酸钙,形成了特殊的石灰华地貌,有些巨大的石灰华都探出了湖面。如今莫诺湖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有过去的三分之一大了,为保留这份美,人类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前一天我们住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东侧的雪河度假酒店(Snowcreek Resort),计划一大早沿着120号公路从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东门入园。这是一段盘山爬坡的路段,大约需一小时车程。还未正式进入园区,我们就已经被沿途大大小小的湖泊、溪流吸引住了。不过山路却越来越险峻,右侧是悬崖峭壁,左侧是万丈深渊,到一定高度后地势才稍平稳。

进入优胜美地后,最先看到的一处美景是特纳亚湖(Tenaya Lake)。周围的山脚下遍布着郁郁葱葱的松树林,湖水在松林的掩映下透着墨蓝色,而山峦本身又光秃秃地露出白色的岩体。早晨的湖风格外清凉,竟吹起了浪花,拍打着岸边的沙石。特纳亚湖附近就是奥姆斯特德角(Olmsted Point),此处是观看特纳亚湖、峡谷景观的地方,甚至可以爬到坡度较小的岩壁上“玩耍”,当然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毕竟一不小心也可能滚下山崖。站在岩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一道道深深的“划痕”,“划痕”里长出了一排排紫红色的小花。岩壁上还散落着已经被磨得光滑的巨石,底部就像已经粘在了岩壁上无法动弹。这些都是冰河时期的冰川漂砾和冰川磨片作用的结果。突然岩壁上出现了一只黑灰色圆滚滚的动物,憨态可掬,拖着大尾巴爬来爬去地找花儿吃。后来翻看博物馆的资料才得知这是只黄腹土拨鼠。

为求安全便捷,我们计划将车开到公园里的停车场,然后坐免费观光车游览。开往停车场的路上就看到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这道瀑布沿着山谷洒落,像极了新娘朦胧的面纱,婉约秀气,而且全年不断流。印第安人给它取名“徐徐微风”,因为它时常随风飞舞,有时甚至出现随风逆流的奇观。

之后我们乘坐观光车前往北美最高瀑布——优胜美地瀑布,它分为上优胜美地瀑布和下优胜美地瀑布,依险峻的山势而落,丰水期两道瀑布连成一道,场面极其壮观。它的源头是冰川融水汇成的优胜美地溪,所以当冰雪融化殆尽时就到了枯水期。从远处看,这个时期两道瀑布还是很分明的,走到山脚下时却只能看到上优胜美地瀑布,下优胜美地瀑布完全被陡峭的岩壁遮挡住了。瀑布水流至山脚下,变成溪流再汇入默塞德河(Merced River)中。溪水清澈见底,大大小小的岩石躺在溪水中,即使艳阳高照仍冰冷刺骨。我踏入溪中,坚持不了两秒钟就跑出来了……既然玩水不成,那就爬山吧。为了就近一睹瀑布的芳容,我可是动用了所有的运动细胞在“攀岩”。终于爬到能感受到水雾的地方,下来时已经是汗流浃背,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还好跑来一只罕见的灰色大松鼠压惊,看它向游人渴求食物的样子,跳来跳去,灵动可人。

看完奔腾的“天上之水”,下一站是躲在森林深处的静谧湖水。穿越错综复杂的林间小道,才可抵达这片宁静的镜湖(Mirror Lake)。景如其名,镜湖就像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一面美人镜,群山环绕下湖水异常平静,松林掩映其间,将湖水染成了碧绿色,犹如镶嵌在山间的一颗翡翠,超凡脱俗。湖心躺着一块已经发白的巨石,看其分明的棱角,很有可能是地壳运动时某块震碎的岩石,顺着山体滑落湖中的,曾一石激起的千层浪,早已在青山绿水间归于平静……

镜湖上方的半穹顶打破了这片宁静,它就像一个被破坏了一半的穹顶,一面是圆弧形状,另一面则是垂直的横切面。地质学家认为另一半穹顶本来就不存在,山体与半穹顶间存在着裂缝,在冰河时期,冰川、雨水不断侵蚀着横切面,生长在夹缝中的植物带动了山体滑坡,地震等地壳活动震落了碎石,导致横切面越磨越平,最后形成了九十度垂直的悬崖峭壁。如今无数攀岩爱好者冒着生命危险试图登顶,我们只能通过望远镜看到他们攀爬的模样。

当晚我们住在了优胜美地西侧的马里波萨(Mariposa)——一个浪漫惬意、充满欧式情调的小镇。这样的安排便于我们最后一天从公园的西门进入园区,而不必错过任何一处美景。早上七点半出发的时候已经是艳阳高照了,从西门进入园区后不久就看到两块巨大的天然岩石倒在路面,两者形成的夹缝刚好够两辆车穿行,由夹缝向上望去倒成了“一线天”的奇景。

西线似乎比东线的盘山公路更加险峻,盘旋的弯道更多更急。途中经过隧道观景台,可眺望优胜美地山谷的全貌。它是典型的U形冰河谷地,谷内林海密布、苍翠繁茂,酋长岩(EI Capitan)和半穹顶上的花岗岩格外显眼,更突显了远处新娘面纱瀑布的优雅秀美。山谷深处传来声声鸟鸣,好一幅如诗如画的风景图……之后穿越长达将近一英里的人工隧道,继续向山顶盘旋。

溪流依山势蜿蜒其间,遇断木、乱石激起湍急的白色浪花,溪水如音乐般潺潺作响。溪旁树影婆娑,阳光穿透繁茂的枝叶,洒下一地斑驳。溪流边偶遇鹿和野马,看到人群它们也不躲避,气定神闲地饮水食草。心急的小鹿发现对岸开满野花的草甸,迫不及待地蹚过溪流,在一片花海中与翩翩起舞的蝴蝶嬉戏玩耍……

一路欣赏着和谐的自然风光,最终抵达园内的最高点冰河角,与我们使用汽车代步的形式不同,很多人是穿着专业的登山装备徒步五小时从山脚登顶的。最终站在冰河角的石屋眺望塔上,居高临下欣赏优胜美地的全景,水量充沛的内华达瀑布(Nevada Fall)、弗纳尔瀑布(Vernal Fall)尽收眼底,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颇为壮观。此处已是与半穹顶平行的高度了,能更清晰地看到岩壁上黑、白、青相间的纹路,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远处青黛色的山峦连绵起伏,雪山点缀其间。峡谷内蜿蜒的默塞德河在树影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黄绿、嫩绿、翠绿、青绿、墨绿……空灵而神秘。山顶上还不乏可爱的小松鼠,它们瞪圆了眼睛看着我们讨食物,两只前爪合着作揖状,这是在学中国人拜年呢!

两天下来一步步揭开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神秘面纱,一睹它的壮阔之美,不禁想起最初看到它的名字时竟认成了“优美胜地”国家公园。或许潜意识里我早已认定了这就是一片优美胜地吧!

沙漠奥特莱斯购物见闻

沙漠奥特莱斯(Desert Hills Premium Outlets)又叫棕榈泉奥特莱斯(Palm Springs Outlets),处于沙漠地带,气候极其炎热,尽管如此,每天仍有络绎不绝的购物者慕名而来,穿梭于一百五十多家品牌折扣店、工厂直营店之间,在这里逛上一天,几乎可以解决几年的穿用,难怪这里号称“沙漠中的血拼胜地”。

我们挑选在“美国独立日”促销期间前来,因为大型节假日期间的打折幅度要比平时更大一些。前来购物的人自然也比平时更多,各大名品店门前大排长龙,面对诱人的折扣,即使顶着烈日、拎着大包小包也在所不惜。

经过这一天的“血拼”,我也总结了一些更省钱的经验。首先,提前在沙漠奥特莱斯的官网上注册成为VIP,凭确认邮件到咨询台领取一本优惠券,绝大部分店铺都在这本优惠券里推出了折上折的优惠,比如买满100美元可以再打九折等,跟朋友们一起凑单更划算。每家店都有一块清仓区域,这里几乎都是断码货,因为中国人的身材偏小,所以很容易淘到好货,这个区域的折扣有时会低到一折以下。这里特别值得推荐的店铺有Levi's、Tommy Hilfiger和Polo US。最后,对于自己喜欢的奢侈品牌,一定要赶早去挑,即使要排队也是越早越好,因为去晚了只会看到“风卷残云”般的狼藉场面。

整个商场感觉有三分之二都是中国人,奢侈品牌店里也一定安排有中国导购,他们在这里一掷千金的场面数不胜数,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国人真有钱啊!”虽然以前经常看到中国人在国外购物时的负面新闻,不过经过一天的观察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国人还是比较守规矩的,礼貌地排队、购物,也并没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国人的素质在提高,这点是要得到肯定的。

当然,我们的表现在很多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在公共场合的说话音量不要太大,能用说的尽量别吼;在快餐店用完餐后一次性餐盘自己收拾干净并丢进垃圾箱,方便时最好能够把餐桌擦干净……此外,还有件极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小孩!因为很多家庭是来美国旅游的,第一次到奥特莱斯后面对巨大的折扣简直就“杀红了眼”,几乎失去了理性。我这次就遇到一个小女孩被几个外国人围着问她妈妈在哪里,警察都过来帮忙了,原来她妈妈就在这家店里,只是买东西买到太得意忘形,连女儿跑丢了都没察觉。这种事情发生在美国可是犯法的。最后也跟大家分享共勉一句话——“文明购物,理性消费!”

美东之行

此次美东之行是我第一次以跟团的方式旅行,历经七天时间,游览五座城市。虽然跟团游省心、方便,但是时间安排上非常紧凑、行程不自由,只能是走马观花地感受下美东的自然、文化、经济等情况。路线是先飞到纽约市,之后是费城、华盛顿、尼亚加拉大瀑布区、波士顿,最后再回到纽约解散。这几个城市要深度游,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计划游美东的朋友可酌情考量自己的时间、路线安排。

第一站:邂逅纽约

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纽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堵车”。我是晚上十点的航班抵达纽约拉瓜迪亚机场,旅行社安排接机服务,送到酒店的旅程在畅通无阻的情况下是二三十分钟。可是“不夜城”纽约几乎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堵车的,我们艰难地穿过曼哈顿区,真正抵达泽西市酒店时已经是十二点了(纽约市区的酒店费用十分昂贵,淡季时税前400——600美元一晚,还要再加将近20%的税、服务费等,所以一般旅行社都会安排客人住在附近的泽西市)。

纽约市位于纽约州的南端,是美国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还拥有美国最大的港口,而位于纽约州西部的新泽西州被称为纽约的后花园,就连车牌上都清晰地标明“Garden State”(花园之州)。很多人都选择在新泽西居住,在纽约工作。两地仅一河之隔(哈德逊河),新泽西的物价低很多,消费税6%,比纽约市低3个点,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但这也造成了交通极其拥堵的局面。所以每天一大早我们就要出发前往纽约市内,即使是六点半出发,也要耗在路上个把小时。连接两地交通的是两条海底隧道,分别是林肯隧道和全世界第一条海底隧道——荷兰隧道。荷兰隧道1927年建成,长达2 600米,内壁贴满了白瓷砖,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通风换气技术,共有84个换气风扇,至今仍在使用。可惜隧道的建造者荷兰先生在1924年就去世了,为了纪念他,隧道以他的名字命名。纽约州与新泽西州的分界线就在隧道内,也称为“生死线”,因为纽约州可执行死刑。

纽约的历史可追溯至1624年,当时荷兰殖民者在此建立贸易站,给它取名“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后改名为“新约克”(音译纽约)。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1785年,纽约宣布成为美国宪法下的第一个美国首都。

现在的纽约市划分为五个行政区——曼哈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布朗克斯区及史丹顿岛区。而曼哈顿作为纽约市的中心,最初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曼哈顿”在他们的语言中是“多丘之岛”的意思,这里也集中了纽约市的大部分旅游景点。曼哈顿分为上城公寓区、中城商业区和下城金融区。

下城区以华盛顿广场以南的区域为主,包括华尔街金融区、中国城等。纽约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曼哈顿下城的一条狭窄的街道——华尔街,意译是“墙街”,原本是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了抵御土著印第安人的攻击而修建的一堵围墙。华尔街西起百老汇,向东一路延伸至东河旁,全长才五百多米,却汇聚着对美国甚至整个世界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其地下二十五米有一个用于储藏黄金的仓库,储藏量世界第一),还有各种投资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能在华尔街拥有一席之地是金融机构的荣耀。位于此地的标志性雕塑“铜牛”,已经被游客们摸成了金色,传说摸过铜牛会变富有(铜牛雕塑的由来:牛市意味着上涨,熊市意味着下跌。这与动物的攻击方式有关,牛用角往上顶,熊用掌往下压)。下城区的中国城是最早期的华人移民聚集的地方,建筑都比较老旧了,街道环境比较脏乱,现在的新移民多居住在皇后区的法拉盛和埃尔姆赫斯特,以及布鲁克林区的“八大道”。

与曼哈顿下城区遥遥相望的是自由岛,乘坐渡轮穿梭于纽约湾上,远眺布鲁克林大桥,曼哈顿下城区的城市风景尽收眼底。遥相呼应的是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她高举着火炬,左手拿着美国《独立宣言》,上面清晰地刻着签署日期:1776年7月4日。她神情镇定地凝视着远方,象征着美国对新移民的欢迎。

中城区是全美最大的中心商业区,“梦之街”第五大道贯穿中城,摩天大楼林立。其中有经常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帝国大厦”,名称源于纽约州的别名——“帝国之州”,高443米(含避雷针),于1930年1月动工,1931年4月落成,修建的时间还不到两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在第五大道上修建的十九栋大楼构成了著名的现代建筑群“洛克菲勒中心”,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大楼的大厅、广场、楼梯间,设计成行人的休息区、消费区,甚至还有地下铁通道连接,这座城中城每天容纳上班、观光、消费的人流量达二十五万。东河旁的联合国大楼也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捐赠修建的,举行重要会议时门外的一百五十多面旗帜迎风飘扬,场面甚是庄严肃穆。沿着四十二街向西走,一幢幢现代建筑中突然出现一座欧式建筑,没想到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大理石柱搭配雕花玻璃窗,上方是精美的时钟雕塑,站内的星空穹顶、玻璃天花、水晶灯饰、拱形月台……每一处匠心独具的细节都展示着它的艺术性,直至今日川流不息的人群仍能感受到它独有的魅力。中城区内还有一处不得不提的标志性地点——时报广场。这里是看纽约夜景的好地方,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广告牌在夜幕降临后格外耀眼,众多的百老汇剧目在此上演,八方游客都拥向这里,只为一睹纽约的大都市风采。

相比中城区、下城区,上城区要安静许多,它是中央公园以北的区域。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感觉纽约的快节奏瞬间变慢了。街道规划方方正正、井井有条。住宅以十二层的暗红色、石灰色建筑为主,古老而典雅。街道旁的店铺门面都很低调,门廊多欧式风格,橱窗内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最可贵的是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竟有一块占地340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园内有人工湖、慢跑骑行道、溜冰场、游乐园等,著名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也位于园内……这样一块风水宝地以富人居多,独享闹市中的一片宁静。

没到纽约时我对它的印象是“摩天大楼”,真到了纽约才知道是“掩映在山水花草间的摩天大楼”,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只可惜短暂的纽约行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没能徜徉在大都会博物馆,没能漫步于中央公园,没能听一场百老汇的歌剧,没能看一场扬基队的比赛,没能与爱的人一起登上帝国大厦的天台……只好留待下次与它再相遇。

第二站:费城掠影

费城作为纽约与华盛顿之间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是宾夕法尼亚州人口最多的城市。它的英文名是Philadelphia,是由两个希腊词组成的,“Phila”代表“爱”,“Delphia”代表“兄弟”,即“兄弟之爱”。一部以Philadelphia命名的电影(《费城故事》)也是讲述同性恋的故事。因此,常有人笑称费城是“同性恋之城”,街头的墙壁上也常常看到彩虹旗的彩绘。

不过费城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历史。作为继纽约之后美国的第二任首都,它的发展史就像是美国历史的缩影。它是美国独立革命的摇篮,1776年《独立宣言》就是在此签署,宾夕法尼亚州也被誉为“独立之州”。1787年在此举行制宪会议,诞生了第一部联邦宪法。随后1790至1800年十年间,它曾是美国的首都。美国的第一家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均诞生于此。

费城的老城区完好地保留了美国建国初期的历史遗迹,独立广场最显眼的朱红色建筑物就是独立宫,其主体部分是两层红砖楼房,朴实庄严,乳白色的钟楼内悬挂着自由钟,但这并不是1776年宣布《独立宣言》时敲响的那座钟,真正的自由钟历经沧桑已经损坏,移至广场东侧的“自由钟中心”保存。独立宫的东西两翼分别是旧市政厅和旧议会中心,门前矗立着华盛顿将军的塑像。

沿着饱经风霜的老城石板路找寻历史古迹,走过富兰克林故居、贝琪·罗斯(一位手艺精湛的裁缝,制作了第一面美国国旗)故居、艾尔弗兰斯巷(保留了美国老居民区的模样,很有历史感的小巷)……每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建筑都在向世人诉说着某一段往事。

还没来得及跟费城道别,我们又踏上了前往美国首府——华盛顿特区的旅途。费城,再见!

第三站:致敬华盛顿

华盛顿全名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istrict of Columbia),这是为了纪念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以及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而命名的,自1800年开始成为美国的首都。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是大多数美国联邦政府机构和各国驻美大使馆的所在地。开阔的街道旁古希腊神殿式的恢宏建筑随处可见,圣洁的白色将华盛顿装点得更加庄严肃穆。华盛顿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所在地,并拥有众多的博物馆与文化史迹。

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国家广场,从庄严肃穆的林肯纪念堂由西向东延伸至宏伟的国会大厦,沿途分布着波光粼粼的反思池、郁郁葱葱的草地、古老神秘的博物馆,象征着三权分立的国会、白宫和最高法院均在广场内。广场西侧傍着波托马克运河和潮汐湖畔。每年三、四月份樱花盛放的季节,华盛顿将变成一座粉白的城市。仔细观察广场的建筑分布图,你会发现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

将国家广场的地图顺时针旋转90度来看是一个“十字架”形状,从基督教的角度看,十字架的中心代表圣父。那里是华盛顿纪念碑,华盛顿作为美国的开国元勋,有着“圣父”的地位。纪念碑是屹立在中轴线上的最高建筑物——高169米,白色大理石砌成,在一片开阔的绿地上笔直高耸,俯瞰着整个华盛顿特区。

十字架的左侧代表圣灵,这里是杰斐逊纪念堂,为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建。杰斐逊总统作为《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除了在政治事业上的贡献,他还是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专家,还是作家、律师和小提琴手,是美国历任总统中当之无愧的最具智慧的人。这座纪念堂是罗马万神殿式圆顶建筑,大厅中央耸立着杰斐逊总统的铜像,石壁上镌刻着他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十字架的右侧代表圣子,即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自“9·11”事件后白宫外修起了护栏,不准任何外人靠近,只能远远地看到正厅的一部分,东西两翼则完全掩藏在高大的树林中,不露出一丝缝隙。东翼主要是第一夫人和她的工作人员办公地,而西翼则是总统和高级幕僚的办公场所。

十字架的顶端是林肯纪念堂,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林肯总统最大的贡献就是废除了奴隶制并维护了美国的统一。纪念堂是一座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式的建筑,门前的五十八级台阶代表着他被刺杀逝世时的年龄,并被巧妙地设计为黑白两色,寓意他废除奴隶制的贡献。纪念堂内是庄严的林肯总统的坐像,他神情肃穆,两手泰然地置于扶椅上,远望着华盛顿纪念碑和国会大厦,墙壁上则刻着“In this temple as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for whom he saved the Union the memory of Abraham Lincoln is enshrined forever”(在这座殿堂中,如同在人民的心中,为人民拯救了这个联邦的亚伯拉罕·林肯被永远铭记)。当年马丁·路德·金就是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十字架的底端是国会大厦,坐落于国会山,美国的参议院、众议院均在此处。这是一座罗马风格的穹顶建筑,双层穹顶之上还有一座自由女神的雕像。当年建造时特意将国会大厦设计为背对华盛顿纪念柱,寓意美国要向未来看,不要停留在过去。

华盛顿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和典雅庄重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所体现的民主、独立、自由的精神之美是深入骨髓的,令人流连忘返。

第四站:神奇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从华盛顿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大约是九个小时的车程,虽然路途遥远,但欣赏沿途的美景不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吗?淡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棉花糖般的白云,与西部荒漠式的公路景观不同,美国东部最长的河流萨斯奎哈纳河滋润着这片广阔的土地,湖泊、溪流遍布,公路旁树木茂密,成片的绿荫。下一个瞬间,漫山遍野的小雏菊、向日葵便跳入眼帘,开阔的平原上是星罗棋布的村庄与城镇。成群的飞鸟自由翱翔,一切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在大瀑布附近的Grand Island(格兰特岛)入住,第二天一早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因为据说早晨更容易看到彩虹。在前往大瀑布的路上有两幢非常突兀的黑色建筑,至于它们是什么,先卖个关子。车沿着尼亚加拉河行驶,河面时宽时窄、时缓时疾,依地势而变化。河的对岸就是加拿大,俨然一派都市风光,高楼林立,赌场、酒店、摩天轮……与这边美国的乡村景观完全是两重天。

越靠近瀑布景区,河水愈发湍急,溅起白色的水花,我们一下车就听到了“哗哗哗”的流水声,沿着园区的路向瀑布观赏点行走,未见其形,先闻其声,流水愈发汹涌,如雷鸣般响亮,正应了“尼亚加拉”(在印第安语中意为“雷神之声”)这个名字。依稀能看到瀑布的边缘腾起的水雾,像袅袅炊烟一般……走到瀑布跟前时,真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悬崖顶上原本如绸缎般流淌的河水骤然倾泻而下,在滑落河床的那个瞬间由深邃的墨蓝变为银白,激流在峭壁间撞击出纯白的浪花和缥缈的水雾,恍如仙境一般,让人不禁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这道最磅礴的瀑布名叫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它与仅隔着一道峭壁的新娘面纱瀑布和加拿大境内的马蹄湾瀑布(Horseshoe Falls)共同构成了尼亚加拉大瀑布。

美国瀑布底端的礁石滩在一片迷蒙的水雾中依稀可见,险要的地势看得人心惊胆战,游人可乘坐电梯下到底部的风之洞穴(Cave of Winds)露台,亲身感受下“暴雨”的洗礼。我突然瞥到一抹鲜绿色,竟是峭壁间迎风摇曳的一簇簇野花,它们仿佛在跟随着瀑布的律动声打着拍子,好不欢快。一旁的新娘面纱瀑布真像个新娘般婉约缥缈、晶莹剔透,给狂野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增添了一丝细腻之美。

而要观赏到马蹄湾瀑布全貌,就要踏上“雾中少女”号(Maid of the Mist)游船开往加拿大境内,美国这边的游船发的是蓝色的雨披,对岸的加拿大游船发的是红色的雨披,两国的游船在尼亚加拉河中相遇时,游客们都会互相问好。我们乘坐“雾中少女”号沿尼亚加拉河逆流而上,在经过美国瀑布时,才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巨大的浪花冲击得小舟摇曳起伏,水花不停地往身上打,不敌风浪的海鸥们惬意地在河中漂浮着,偶有一两只还在风中顽强地振动翅膀……据说马蹄湾瀑布更加震撼,我已迫不及待地冲向了船头,在拐过山羊岛(Goat Island)后,气势如虹的马蹄湾瀑布如巨幅水幕般出现在眼前。它溅起的水雾直飞云霄,靠近它时竟有一种恐惧感。暴雨般的水花把我打成了落汤鸡,即使穿着雨衣也没用……在阳光下,瀑布顶端的边缘呈现出玛瑙般深邃的绿色,之后由深绿到浅绿再到淡绿,最后化为一道银白的珠帘……

只有亲身经历后才能感受到尼亚加拉大瀑布为何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瀑布。它的上游是美国的四个大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和伊利湖),大瀑布位于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落差处,每秒钟都会有240万升的水从悬崖上落下,这快速的水流侵蚀着悬崖的岩石,导致瀑布每年会倒退三英尺。为了保护这一自然奇迹,人们就修建了之前所说的那两幢黑色建筑,其实它们是巨型的抽水装置,既保护了瀑布又可以发电。现在瀑布每十年才倒退一英尺。

当“雾中少女”号驶回岸边,太阳已高高升起,阵阵水雾随风飘过,巨大的七色彩虹桥如期而至,与连通美加两国的“彩虹桥”交相辉映……

第五站:遇见波士顿

波士顿作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独有的风情渗透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第一次听说“波士顿”这个名字是在初中历史书上——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那时对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自由之子”(殖民地的民间反抗组织)就钦佩有加,现在终于踏上了这片独立战争的发源地。

要读懂波士顿的历史就一定要去走一走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这是政府规划出的一条长达四公里的红砖路,从波士顿公园延伸至邦克山纪念碑,沿途有麻省州议会、公园街教堂、老市政厅等十六站,每一站都记叙了一段传奇的历史故事。不妨放慢脚步,慢慢感受下波士顿红砖墙的文艺气息和古老的欧洲殖民地风情。

波士顿的远近闻名还在于它浓厚的学术气息。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均位于此处。我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往了哈佛园,漫步在无数大牛走过的石板路上。历史上竟有八位美国总统毕业于此,一百五十二名诺贝尔奖得主在这里学习或工作。

哈佛大学最初的名字是“新学院”,1636年由英国殖民者建立,后来为感谢一位名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的牧师的慷慨捐赠,改名为“哈佛大学”。为了纪念他,校友丹尼尔·切斯特·法兰奇(Daniel Chester French)于1684年为他塑了一座雕像,但当时找不到任何约翰·哈佛的照片作参考,所以丹尼尔就选择了他那一届最帅的学生当模特。还有传言说触摸雕像的左脚会带来好运,如今他的左脚已经被摸得锃亮。实际上这是哈佛的学生为报复每日来打扰他们学习的游客们而编出来的谎话,到了晚上他们会将尿液倒在雕像的左脚上。所以,以后去哈佛可千万别再摸了!这座雕像正对着哈佛园的正门,据说哈佛的大学生一生只会走这个正门两次,一次是入学,一次是毕业。从正门走出去不远,有一间面包店,借着哈佛大学的光环,这家店都被取名为“聪明人的早餐”!

在波士顿除了体验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自然风光也令人着迷。条条帆船徜徉于查尔斯河中,习习海风吹拂着水手的面颊,和煦的阳光洒在红砖绿瓦的古典建筑上,街边巷口还有诱人的龙虾餐和蛤肉浓汤……波士顿的慢生活着实让人艳羡!我们不妨背上相机,带上一颗闲逸的心,寻一寻这座老城背后的故事……

纳帕谷——美酒圣地

纳帕谷(Napa Valley)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个圣地,其影响力不亚于法国的波尔多。它位于旧金山北部的一个山谷,谷内丘陵连绵,土地肥沃。在印第安语中,“napa”即“富饶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这些都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在郁郁葱葱的葡萄园中,嗅着浓郁的酒香,令人迷醉。

纳帕谷拥有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酒庄,而且大多数酒庄是由沿袭着传统制作工艺的家族经营。有些酒庄的产量甚至每年只有200——500箱,因为产量极少,所以这些葡萄酒被称为“密宗窖藏”。其中也不乏一些闻名世界的酒庄,比如罗伯特·蒙大菲酒庄(Robert Mondavi Winery)、史特林酒庄(Sterling Vineyards)、贝灵哲酒庄(Beringer Vineyards)等,正是这些酒庄产出的佳酿为美国红酒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重要的席位。

以蒙大菲酒庄为例,罗伯特·蒙大菲(意大利人)先生于1966年创办了这家酒庄,他将法国橡木桶的技术引进美国,并将酿酒技术在美国发扬光大。酒庄的上乘之作赤霞珠干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蒙大菲先生不仅在酒文化的传播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热心于教育事业,2001年他曾向UCD(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捐款3 500万美元。

参观了酒庄,还可在雅致的品酒厅内细细品味几款特色葡萄酒。品酒师会先排一列酒杯,根据口味的浓郁程度从弱到强,在杯脚注明葡萄酒的名称,然后将酒依次缓缓倒入杯中,杯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金黄色、浅草黄、石榴红、宝石红……当你轻轻晃动酒杯,杯身透着酒的光泽,酒的芳香扑鼻而来。赤霞珠的口感丰沛馥郁,黑莓、甘草的水果风味夹杂着橡木桶独有的香气,收尾极悠长;霞多丽的口感细腻柔顺,草莓、桃子的清新果香伴着烤面包和奶油的香气,唇齿生津;莫斯卡托的口感甜美明快,玫瑰、荔枝、蜂蜜混合般的微甜芬芳,每一口都令人迷失在麝香葡萄的优雅之中。

望着落地窗外一排排绿油油错落有致的葡萄园,硕果累累的紫色葡萄挂满枝头,好不诱人。走进葡萄园中,看着一颗颗圆滚滚的葡萄,表面上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又饱满又可爱,似乎相互拥挤着想要探出头来。摘下一颗尝尝味道,酸酸甜甜的滋味顷刻打开我的味蕾,美好的滋味久久萦绕……

纳帕谷——美食圣地

似乎盛产美酒的地方总有美食做伴,在纳帕谷有一段名不见经传的街区叫Yountville(扬特维尔),它可是米其林星级餐厅密集度最高的地区。

整个加州有三家米其林三星餐厅,两家在纳帕谷。有一家名叫The French Laundry(法国洗衣房),名字虽然很奇怪,却是一家顶尖的法国餐厅,“世界上最好的法式餐厅不在法国,而在纳帕谷”,这就是美食家们对这家餐厅的评价。餐厅低调地坐落在一片芬芳的白花丛中,俨然是栋田园别墅。透过厨房的玻璃橱窗,几十位厨师在主厨托马斯·凯勒先生的带领下精心烹饪着每一道佳肴。对面是餐厅的私有菜园,新鲜食材就来自这个园子。据说想要在The French Laundry就餐,需要提前三个月预定,而且价格不菲,人均四百美元上下,不过体验菜单上的十二道菜绝对是物有所值。另一家三星餐厅The Restaurant at Meadowood(梅都伍德餐厅)位于梅都伍德度假村中,同时它又是一家酒庄,集美食、美酒、美景于一身,体验菜单中的十道菜有超过一千五百种葡萄酒与之相配。

为了免去订位的麻烦,我们选择了一家当天到了就能吃的米其林一星餐厅——Redd(莱德餐厅),它主打的是新派加州菜,融合亚洲、欧洲和墨西哥菜的风味,挺适合亚洲人的口味。门面的设计很淡雅,室内以白、灰和原木色的现代风为基调,搭配艺术灯饰、图画、镜面,营造了一个极舒适而有格调的就餐环境。午餐的菜单上有十道前菜和八道主菜可供选择,甜品和酒类还有专门的菜单,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店里的招牌菜“Petrale sole,creamy jasmine rice,clams, chorizo,saffron curry nage”(龙利鱼海鲜烩饭),奶油香米与美味的海鲜相遇,辅以西班牙香肠的独特口感,最后用名贵的藏红花作调料提鲜,各色食材相得益彰,令人回味良久。另一道看似简单却极考验厨艺的菜“Roasted chicken,summer beans,crushed potatoes,poultry jus”(烤春鸡),用的是不易烹饪的鸡胸肉,外皮金黄焦脆,内里却鲜嫩多汁,佐以香甜的四季豆、烤马铃薯,利用各色小番茄配色、提味,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纳帕谷之行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唯美食与美酒不可辜负”,热爱旅行的你不如也来一场与纳帕谷葡萄美酒、米其林美食的邂逅之旅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