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律师是诗,律师是歌

八千里路云和月——杨培国律师诗文之道 作者:杨培国 著


律师是诗,律师是歌

———《八千里路云和月———杨培国律师诗文之道》序

刘志军

2019年是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的四十周年,我国已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时代,中国律师也从当初的两百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四十多万人。

在全面依法治国这场深刻的国家治理变革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我们的律师队伍可谓人才济济。许多律师身兼教授、学者的身份,身兼作家、诗人的身份,身兼志愿者、公益人的身份等。我们这些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的律师,在为我国律师职业、律师行业、律师事业以及法治中国的建设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律师的政治使命、社会责任和职业职责的同时,还在社会舞台上展示着各自的才华,为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文学艺术发展贡献着各自的才能和智慧。我认识的培国律师就是当中的一个姣姣者。

一、培国律师热衷研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志趣高远,立足我们律师职业,学以致用、著书立说,积极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律师职业

培国律师在2006年出版了把我国古典兵法《三十六计》用于律师谋略的《律政赢谋36》;在2009年出版了把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智慧用于律师团队组建、律师事务所管理、律师事业发展的《四大名著与律师赢谋》;在2011年选用“煮酒论英雄”的方式“煮茶论律师”,用文学的形式揭秘成为一名《好律师的132条法则》;2014年,同时出版了用于律师赢得诉讼的《胜诉之道———律师诉讼策略与实战案例》和《中小企业上市之道———创业板与新三板实战指引》等,都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这些著作都是用文学的形式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与传世智慧,灵通地用于律师职业领域,创新了律师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培国律师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文化担当,积极搭建律师职业交流平台,创新推动律师事业的发展

培国律师热爱律师职业,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撰写时势文章弘扬律师正能量,树立律师职业良好社会形象。2005年,培国律师向司法部、全国律协等首倡设立中国律师节,引起社会关注,影响至今。从2015年开始,培国律师策划组织了律师界第一个以姓氏为纽带组建的律师联盟,组织10位优秀杨氏律师合著《杨律师以案释法为你维权》一书,积极落实党中央倡导的“以案释法”制度。同时,他还创意、策划、组织了中国诉讼论坛、中华杨氏律师论坛等创新的律师交流平台,创新构建律师业务交流、智慧提升的形式内容,积极为律师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2018年2月,培国律师推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诉讼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诉讼文化委员会,并被聘任为诉讼文化委员会的会长,为律师研究诉讼文化、丰富律师文化的内容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台。

三、律师是诗,律师是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文以载道,歌以咏志。培国律师的本诗文选集的“律师诗篇”“律师印象”“律师随笔”中的诗词、文章,时间跨度三十多年,最早的诗词写于20世纪80年代培国律师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时期,最晚的文章写于近期。

不难看出,三十多年来,从青年到中年,从入门到资深,从过去到现在,培国律师以他独有的书生意气、律师精神、家国情怀,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诗歌、文章,用心表达对于人生、对于社会、对于理想、对于律师事业、对于法治理想的思考、憧憬和赞美,难能可贵,值得点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发展律师文化,还要繁荣律师文学,丰富我国律师的生活。

培国律师对律师文化、律师文学的爱好与追求、传承与发展、创新与贡献,在本诗文选集“律师形象”的文章中,我国法学界、律师界、文化界、媒体界的人士已经作出了应有的高度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更要归心以守正,培根以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同样,一个行业也不能没有灵魂。在此,我期待培国律师能够一如既往、始终不渝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为我国律师事业创作出更多书写新时代的、律师同行喜欢的、能和世界对话的好作品,为律师文化、律师文学作出新的贡献。

(刘志军,《中国律师》杂志总编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