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丽图经》

书书书 作者:周越然


《高丽图经》

“高丽之先,盖周武王封箕子胥馀于朝鲜,实子姓也。”——此余家所藏明姑苏吴岫(字方山)厘正《高丽图经》之开始语也。“厘正”者,“剪削”也。吴岫以钞书著名。毛氏汲古阁有《定陵注略》及《瀛涯胜览》,又丁氏八千卷楼有《吕衡州文集》,皆彼之抄本也。但彼所厘正(剪削)之书,世不多见。除此外,未知尚有他种否?

《高丽图经》原著者宋徐兢也。兢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瓯宁人。宋宣和六年,高丽入贡,遣给事中路允迪报聘,兢以奉议郎为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因撰《高丽图经》四十卷,还朝后诏给札上之。徽宗嘉悦,召对便殿,赐同进士出身,累官大宗丞,兼掌书学。其书分二十八门,凡高丽之山川、风俗、典章制度,以及接待之仪文,往来之道路,无不详载;而其自集尤拳拳于所绘之图,惜因靖康之乱而失传也。吴岫删节本只上中下三卷,惟二十八门全不改变。二十八门之名目如次:(上卷)建国、世次、封境、门观、宫宇、冠服、人物,(中卷)仪物、仗卫、兵器、旗帜、车马、官府、祠、外教、民庶、妇人、皂隶、杂俗,(下卷)节仗、受诏、燕礼、馆舍、供帐、器皿、舟楫、海道、同文。

余家藏厘正本《高丽图经》,系卧云山房素纸抄本,每半叶十行,每行二十二字,收藏有(一)孔继涵印,(二)荭谷两印记。卷下三十四叶后有孔荭谷墨笔手跋云:“乙未八月初四日抄完,借周书昌本”,又朱笔过录何义门跋云:“徐兢(即原著者),吾郡人。此书姚叔祥、胡孝辕曾刻之嘉兴。吴岫(即厘正者)非通人,剪削恐未当。康熙庚辰长至,以银四铢买于金陵承恩寺,归舟阻风燕子矶,阅一过,因识卷末。何焯。”

何焯,考订专家也,其称岫“非通人”,决非过意辱骂。但岫之所以删节此书者,亦有理由。请观其自序,如下:

宋宣和间,徐兢出使高丽。归录其所见闻者为图经以进,有图有书。传未久,经存而图亡。为卷凡四十,为则凡三百馀,何其侈哉?洋洋乎使人居华夏而知海外风景,且得其立国规模,裨益见闻,资拓经略,何其有用乎哉?然中多衍文,似涉冗繁,予不量力,乃剪削,约为上中下三卷,而其则视前去半有零。盖文有所裁而事不敢逸,敢僭附述者之末耳。有志崧山鸭水者,成有采焉。矜而许其简迳,亦予望也。

上引之序,值得一阅,因吴岫节本,世无刊本也。

吴本中所载者,皆趣事也,兹录二三则以见之,如后:

(一)高丽地封未广,生齿已众。四民之业,以儒为贵。其国以不知书为耻。山林多地,鲜平旷,故耕工之农,不迨工技。州郡土产,悉归公上。商贾不远行,惟日中则赴都市,以有易无。然为人寡恩好色,泛爱重财。男女婚娶,轻合易离,不法典礼。

(二)俗尚洁净,每笑中国人多垢腻,故晨起必先沐浴后出户。夏日再浴,多在溪流中。男女无别,委衣冠于岸,而沿流亵露不为怪。

(三)夷政甚仁,好佛戒杀,故非国王相臣不食羊豕,亦不善屠宰。使者至,则前期蓄之。及期,将用缚手足,投烈火中。候其命绝毛落,以水灌之。若复活,则以杖击死。然剖腹肠胃尽断,粪秽流注,虽作羹肉而恶不绝。

余意此书待纸价大跌后,有重排重印之可能,想阅众亦必以为然也。

三十二年二月廿二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