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不应该被遗忘的蛋大王

郑源兴年谱长编 作者:孙善根 著


引言:不应该被遗忘的蛋大王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是推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长期以来,丝与茶在中国对外出口中一直占据龙头地位。进入民国以后,由于日本、印度等国相关产品的崛起,中国丝茶出口受到巨大挑战。其间中国蛋品出口却异军突起,在20世纪30年代乃至此后的四五十年代更是名列出口商品的前茅,不仅有力地弥补了丝茶出口的不足,而且为国家赚取了可观的外汇收入。这其中郑源兴及其主持的上海茂昌公司居功至伟,十分引人注目。时人称,中国蛋业的发展“使国外同业、国内洋商,同深惊叹,刮目相看,先生实与有力焉”。郑源兴成为三四十年代少数几个闻名全国的行业大王。1954年7月,茂昌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当年底,公布的茂昌公司资产总额与大名鼎鼎的荣氏家族企业一起在全国各私营企业中名列前茅。同业崔蔚人也称:郑源兴发起创办的茂昌公司产品曾在伦敦的国际冰蛋市场上有着卓越的享誉与地位,并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刚健有为并对国家与民族有着重要贡献的蛋大王郑源兴及其茂昌公司在大陆相关学术研究乃至在宁波商帮研究与宣传中都少有提及,甚至张冠李戴,几乎被人遗忘,这实在是一个不应该的缺憾与疏忽。

郑源兴(1891—1955),字福明,浙江奉化萧王庙街道慈林村人。13岁去上海一家小蛋行学业,19岁任朱慎昌蛋行经理,后来集资2万元创办承余蛋公司。1923年,资本额增至20万元,增设茂昌蛋厂,经营外销鲜蛋和冰蛋的业务。1928年增资200万元,改为茂昌蛋业冷藏公司,自任经理。英商和记洋行以5万两白银、1000元月津贴求茂昌退出竞争,他断然拒绝。1925年至1926年间,上海茂昌蛋公司为了扩大冰蛋生产能力,又在原址邻近的黄浦路44号,购买空地一方,建设4层厂房及冷库,冷库容量1000吨,日产冰蛋能力达30吨。同时将原有厂房,改作公共冷气堆栈,供上海市各鱼行、肉店、海味店、餐馆、水果业、南北干果业、乳制品进口业堆存货物。又增添制冰设备一套,日产机冰20吨,供应渔轮及其他行业,这是中国第一家大型冷藏企业。郑源兴具有强烈的开放进取的企业家精神。他用重金聘用专家,精制冰蛋,承接冷藏客货,开国人办冷冻业的先声。他精通英语,略谙俄、法、德、日语,曾多次前往欧美考察蛋业,积极与外商与外国政府斡旋。同时他重视企业制度建设,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企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公司内建立出勤奖励、养老退职金等制度,建造职工住房,开办职工夜校,设立医务室等,职工有优惠购买公司股票、参加股东会、享受分红权利。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努力做大做强企业。1930年在青岛创办冰蛋厂,后增设干蛋厂12家,鸡蛋收购网点数百处,又沿黄浦江建仓库、码头,在郊县开办养鸡场,在英国伦敦设立分公司(海昌公司),在法、德、荷、意、美、日、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设立分理处,盛时职工近两万人。他目光敏锐,见识远大,又敢于担当,处事公允,为此得到同业乃至外商的一致推崇与拥戴。郑源兴长期担任中国冰蛋业同业公会会长、世界蛋业公会理事长,带领中国蛋业开拓进取,披荆斩棘,不仅屡屡叫板在华外商,而且走出国门,攻城略地,乃至占据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蛋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名闻中外,“蛋大王”的赞誉实在是名至实归。至1937年淞沪抗战前夕,茂昌拥有全国33%的冰蛋生产份额和运销西欧数量。在茂昌的不懈努力下,蛋品出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有的年份甚至占据第二的地位,受惠的蛋户更是遍及大江南北,多达数百万人。

表1 1905—1935年中国蛋品出口量值 单位:海关两

数据来源:上海商品检验局畜产检验组:《中国出口蛋业(续)》,《国际贸易导报》第9卷第2期,1937年。

表2 1927—1949年茂昌公司鲜蛋和冰蛋出口统计

数据来源:《茂昌股份有限公司蛋制品价格及出口数量统计表》,1938—1950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案号Q229-1-35-2。

茂昌的发展与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华商在与外商竞争中总是妥协、退让与无奈的猥琐形象,说明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要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与条件,只要华人企业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样可以有一番大的作为与成就,中华民族同样可以产生伟大企业家。对此,中国台湾学者张宁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茂昌的成功充分显示了当年中国民族企业的活力以及他们在应对中外两个充满竞争与变量的市场环境中所显示的灵活性。确是公允之论。

1937年底日军占领上海后,郑源兴拒绝与日人所谓的合作。1938年遭侵华日军拘禁,为躲避日商三井洋行迫其“合作”,更名迁至法租界独立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公司原名,积极恢复生产与出口。1948年冬去香港筹建分厂,1950年返上海,被外贸部聘为中国蛋业公司顾问。期间茂昌公司打破帝国主义禁运封锁,积极筹划,恢复生产与出口,努力为国家争取可贵的外汇。1954年,茂昌蛋业公司实行公私合营,郑源兴任董事长兼副经理,不久因故溘然长逝,享年65岁。

从小山村走出来的郑源兴具有救国救民、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与赤子之心,他热心公益,特别是为帮助家乡百姓摆脱贫困与愚昧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正是在他的引荐下,慈林及其邻村几乎每家都有人在茂昌就业,其中不少为中高级管理人员,从而为乡人走出山村拥抱现代文明特别是为其后人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为此,现在在外的慈林村后人都心存感念。至于其扶贫济困、应急济难以及修桥铺路等善举更是无役不从,不胜枚举。

在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现代中国,企业家无疑是极其稀缺与宝贵的资源,郑源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谓生不逢时,现代中国兵火连天,政局急剧动荡,这似乎不是一个企业家表现的时代,但郑源兴却展现出了杰出的奋斗精神与企业家素质,并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淋漓尽致的发挥与精彩表演,向时代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更为这个国家与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光芒与力量,在中国现代经济史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所谓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在这个大动荡的时代中国蛋业乃至一方百姓幸有郑源兴,而郑源兴遭遇这个时代又是何其不幸,悲乎抑或冤乎。其间,中国社会的巨变似乎是郑源兴难以承受的,他的企业家生命迅速枯萎乃至戛然而止,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曾经他的企业家生命如此旺盛,如果能给他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那么他的作为与贡献是可以想象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蛋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郑源兴主持的上海茂昌蛋业冷藏公司无疑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他的艰苦创业和敢于做大做强的进取精神,才使茂昌成为中外闻名的蛋品行业龙头老大。斯人已逝,价值永存。为近代中国蛋业对外贸易发展居功至伟的郑源兴功在国家,利及百姓,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历史人物;同时其强烈的企业家精神与责任担当更是值得当代中国社会传承与弘扬的宝贵财富,是一部有待于打开的市场经济启蒙大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其中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以郑源兴为代表的近现代中国的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应该也能够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源头活水与重要的起点。时代呼唤蛋大王精神的回归!也唯有客观公正地评价近代企业家群体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激励当代中国人投身市场经济的宏大事业,从而造就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