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傅不老

思诚集 作者:傅春蘅 著


老傅不老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这是著名诗人郭小川的句子,也是读罢傅春蘅先生回忆文章引发的感慨。

记得有一次大家外出采风,沿途一排排耸峙的高压线塔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老傅指指点点如数家珍地介绍说,哪一座哪一种是他选型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和改进,可以承载怎样的电压等级等,满脸自豪与兴奋。这时他“电力工程专家”的身份才浮出水面,让人惊愕不已。与老傅相识有年,对他的人生经历却知之有限。通常看来,一个有活力、有激情、不断创新求变的艺术家,与一个长年科学严谨、一丝不苟从事专业设计的高级工程师,差距该有多么巨大,而老傅如何能够华丽转身、兼容并包?还有他退而不休一直承担着事业、家庭双重责任,什么原因使他执着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个中甘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一天,老傅说自己老了,想把几十年经历的事情写下来,留给朋友们看,留给儿孙们看,更留给自己去重温……他朴质无华又洋洋洒洒的叙说中,当年那个不甘寂寞的青年、那个餐风宿雨的技术员、那个锱铢必较的工程师、那个挥写烟云的艺术家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段与新中国成长几乎同步的生命历程,如同展开的时代记忆画卷,发人慨叹,令人思考。

“又是一个倔老头”,老傅敬重的一位老师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年轻时肯吃苦、有理想的老傅,已经年逾花甲退而不休的老傅,踏遍青山人不老,凭着当年那股倔强之气仍然在艺术与事业的道路上前进。如果说,人生的遗憾在于不可重复。老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怎样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才能不留遗憾。

蔡大礼

2012年3月于北京今来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