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水仙入画情更浓

人情多在回眸:近百位上海文化名人的往事 作者:王晓君 著


水仙入画情更浓

徐志文的画室明亮宽敞,除长长的画桌、高高的书橱之外,便是水石盆景和红花绿草。龟板、兰草长得滋润,水仙、郁金开得正盛,千红万紫,满室清香,令人爱来令人醉。

徐志文夫妇特别喜欢水仙,年年岁余,他们便置水仙于案头,精心培育。三盆水仙或矮或高或卷,蜡蕊素瓣,开得特别清秀雅丽。徐志文的妻子说:“凌波曼舞,吐泄出来的浓而不烈,清而不淡的阵阵幽香,我特别喜欢。”

徐志文见妻钟爱,水仙入画,画就水仙册页八幅,以诗情画意相赠爱妻。八幅画中有孤芳自赏的,有相依相偎的,有激情怒放的,也有三五支欢乐相聚的……他时而金线条白描,将“水仙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的冰清玉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时而画上百朵水仙簇拥怒放,整个画面几乎全是花朵,六片晶莹剔透的白色花瓣和花瓣中夹有盏形的黄色副冠相间,怒放的,含苞的,半遮面的相互烘托,分外艳丽。

徐志文从正面、背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水仙的竞放,再以墨叶衬白,突显了花之精巧华丽。画面兼工带写,密而有序,繁中求简。三五支相聚的水仙,也别有趣味,在墨叶衬托之下,三五支水仙不期而遇,似在交谈,似在切磋,似在微笑。徐志文用写意和工笔之笔意来展示,加上大块淡墨渲染,水香露影,清姿幽香,颇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韵味,让人去寻味,让人去体会。更精彩的是那粉妆玉琢而连理的水仙花,一朵面阳尽情舒展,一朵紧依,尽显多姿,虽历严冬,但妍静高洁、风姿尤艳。

那热情奔放的情感跃然纸上,这显然是徐志文向爱妻表达的一种情意。不出所料,徐志文在册页最后一张中题曰:“梅誉香魂兰称祖,断桥幽谷颂千古。最怜手植水仙子,岁岁濡沫相蹉跎。丙戌年岁末轩中盆载水仙盛放,清香蕊传,感余心神,因率心写成册页八帧,嬉称八仙图,付蓓莉爱妻惠存。”

纵观徐志文画的水仙,十分灵动有意趣,笔法时工时写,有时兼而有发。墨法淋漓,流畅飞逸。构图简中带繁,繁中有简,奇巧有变,信手挥洒,得天然奇趣。徐志文说:“这些传统技巧得以先师谢之光、唐云墨趣。”接着,徐志文很有感触地说:“作为画家当广博,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能画。要走进写物之中,融化自己的感情,再过滤、悟化,而后把要表达的意愿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因为你不仅仅是示景,更重要的是抒心中之情。”

徐志文说得十分在理,画画当苦练扎实的基本功,画画当投入强烈的感情,两者缺一不可。就拿徐志文画的八幅水仙册页来说吧,他家年年养水仙,夫妻俩对水仙朝朝暮暮,特有感情。何况徐志文在画画之前,他将水仙和兰花作比,有时,他还拿其他画家画的水仙作比,最后决定弃水仙沉默、不事铅华,而取水仙高洁、清丽俊逸而画之。笔墨入画,从而突出了水仙娟娟不染尘,时时付清香的纯洁精神。徐志文对我说:“创作此画是在丙戌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画室中的水仙竞然盛放,满室清香,我们夫妻尽情陶醉,到了大年初一,水仙毅然斗艳,清芳和谐醉人,爱妻嘱我‘何不让水仙入画更添风趣呢’,于是我就画下了这八幅水仙图,记下了水仙当时的情态,也寄托了我的心情。”徐志文画水仙乃是雅韵欲流,足为水仙生色。

作者王晓君采访画家徐志文(右)

思想感情是捕捉画意的触角,一幅画如没有真情实意的流露,那它一定是没有美的感染力。而徐志文的水仙花朵朵灵动,叶叶活力,正是他画意盎然的表现,也是他心灵的披露,他的爱妻能不喜欢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