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宿王昌龄隐居/常建

唐诗三百首 作者:果麦文化 出品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常建(约708—765),盛唐诗人,以山水诗闻名。

王昌龄:698—约756年,字少伯,盛唐诗人,与常建同年中进士,擅长七绝诗,被誉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

药院:种植草药的庭院。

谢:辞去世俗之累。

常建和王昌龄同是开元十五年(727)进士,两人都是生前就已知名的诗人,爱好相近,私人关系也好,不过也都是仕途坎坷,升迁不顺。在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常建因为官场前途无望,刚刚辞去了县尉的小官,回家途中顺道探访了王昌龄年轻时隐居的地方。王昌龄隐居之处远离人世,幽深莫测,连天上的云彩也很少光顾。但是,这里和周边的环境却融合得相得益彰,松叶缝隙中透露出微弱的月光,似乎想要照亮主人归来的道路,茅草盖成的亭子里面杂花丛生,风影摇曳,种植草药的小园中也已经生出了青苔。在常人眼中,这一片景象似乎有些荒凉凄惨,但对于常建来说,居住在这样的地方,正符合自己远离人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期望。王昌龄隐居之处的孤云、微月、花影、苔纹,和自己一样,都是王昌龄的知己和同伴。这立刻让诗人想到家乡西山鸾鹤群翔的景象,更加坚定了自己归隐的决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