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产坏晋馆垣

古文观止译注 作者:[清] 吴楚材,吴调侯 编;李梦生,史良昭 等译


子产坏晋馆垣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题解】

子产陪郑简公去晋国,受到怠慢,晋平公没有及时接见郑简公,以致郑国带去的礼物无法安置。子产当机立断,命令手下拆了宾馆的围墙安放好车马。这一无礼行为触怒了晋国,但面对晋国派来问罪的大夫士匄,子产不慌不忙,先以保护礼物为由为自己辩白,进而指责晋国没有尽到待客的礼仪,举出晋文公当年的情况作对比对晋国进行批评,使士匄理屈词穷。最后,晋国反过来向郑国道歉,子产出色地维护了本国尊严,完成了使命。子产先以非常的行动迫使晋国人与他接触,接着胸有成竹地回答晋国的责备,词正而不阿,气壮而不激,所以受到同样善于辞令的叔向的赞赏。这种故意先激怒对方的外交手段,对后世影响很大,战国及秦汉时均曾为辩士、说客所仿效。

子产相郑伯以如晋〔1〕,晋侯以我丧故〔2〕,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3〕,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4〕,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5〕,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6〕,高其〔7〕,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8〕,其若异客何〔9〕?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10〕,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11〕?寡君使匄请命。”

【注释】

〔1〕郑伯:郑简公。 如:到,往。

〔2〕晋侯:晋平公。 我丧:这时鲁襄公去世。

〔3〕馆:接待外宾的馆舍。

〔4〕士文伯:士匄,字伯瑕,晋大夫,与名士匄的范宣子非一人。 让:责备。

〔5〕诸侯之属:诸侯的臣属。

〔6〕完:修缮。

〔7〕(hàn 旱)闳:为大门,闳为里巷的门。这里指馆舍的大门。

〔8〕从者:指跟随郑简公来的随从。

〔9〕异客:他国的宾客。

〔10〕完:此与下“墙”对举,当为“院”字,指围墙。

〔11〕共命:供应其他宾客的需要。共,同“供”。

【译文】

子产辅相郑简公去晋国,晋平公由于我国有丧事,没有会见他们。子产让人把招待外宾的馆舍的围墙全都拆毁,让车马进入馆舍安放。士文伯责备他,说:“敝邑因为政事与刑法不修明,以致盗贼到处都是,这对于屈尊来存问寡君的诸侯的臣属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事,因此命令官吏修缮宾客居住的馆舍,使大门高敞,墙壁厚实,来使宾客没有盗贼之忧。如今您把它拆毁了,即使您的随从能够戒备,但别的国家的宾客怎么办?由于敝邑是诸侯的盟主,所以修葺围墙,以接待宾客,如果全都拆毁了,那将怎样供应其他宾客的需要呢?寡君派我来向您求教拆毁围墙的用意何在。”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1〕,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2〕,以来会时事〔3〕。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4〕,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5〕,非荐陈之〔6〕,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7〕,宫室卑庳〔8〕,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9〕,圬人以时塓馆宫室〔10〕。诸侯宾至,甸设庭燎〔11〕,仆人巡宫〔12〕,车马有所,宾从有代〔13〕,巾车脂辖〔14〕,隶人、牧、圉〔15〕,各瞻其事〔16〕,百官之属,各展其物〔17〕。公不留宾〔18〕,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19〕,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20〕,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21〕,而诸侯舍于隶人〔22〕。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23〕。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注释】

〔1〕诛求:责求。指责成郑国供献礼物。

〔2〕赋:指财物。

〔3〕时事:朝见聘问。

〔4〕输币:献纳礼物。币,财帛之类。

〔5〕府实:府库中的物品。

〔6〕荐陈:朝聘向主人献礼,必先陈列于庭,称荐陈。

〔7〕侨:子产名。

〔8〕卑庳(bǐ 比):卑小。

〔9〕易:修治。

〔10〕圬人:泥水匠。 塓(mì 密):粉刷墙壁。

〔11〕甸:甸人,管薪火之官。 庭燎:庭中设大烛照明。

〔12〕巡:巡视、警卫。

〔13〕有代:代仆役服劳役。

〔14〕巾车:管车辆的官。 脂辖:给车轴上涂油。辖本为镶在车轴上的铁皮,此代指车轴。

〔15〕隶人:指司职洒扫的人。 牧、圉:牧牛羊看马匹的人。

〔16〕瞻:照顾,管理。

〔17〕展:陈列。

〔18〕不留宾:谓随到随见。留,耽搁。

〔19〕事:指意外事件。

〔20〕无宁:岂但没有。

〔21〕铜鞮(dī 堤)之宫:晋君别宫,在今山西沁县南。

〔22〕舍于隶人:住在奴仆所住的地方。舍,住宿。

〔23〕天疠:天灾。

【译文】

子产回答说:“因为敝邑狭小,又处在大国之间,大国不断责成敝邑贡献礼物,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尽量搜索敝邑的财物,前来朝见。正碰上执事没有空闲,而没能见到,又没得到指示,不知道什么时候召见,不敢把礼物呈献,也不敢让它放在露天。如果献上,这些东西就是贵国国君仓库中的财物,可是不经过朝见陈列在庭上的仪式,我们不敢奉献。如果让它们放在露天,又恐怕有时干燥有时潮湿东西会朽烂,这样便加重了敝邑的罪过。我听说当年文公做盟主的时候,他的宫室低矮狭小,没有供赏玩的台榭,而把接待诸侯的馆舍造得高大宽敞,如同现在国君的寝宫。对馆舍中的仓库、马厩加以缮修,司空按时平整修治道路,泥水匠按时粉刷宫室的墙壁。诸侯宾客到来,甸人在庭院中点起大烛照明,仆人巡视馆舍宫室,车马有一定的地方安置,宾客的仆从有专人替代,管车的官给车轴加好油,管洒扫的隶人与养牛羊、管马的,都各自做好各自的事,百官们各人陈列他的礼品。文公对宾客随到随见从不滞留,而一切应有的礼节从不废除。与宾客同忧乐,有意外的事发生就格外注意巡视,宾客有不懂的事就加以教导,对他们的缺乏加以接济。宾客到这里就好像回到家里一样,岂但没有什么灾患,不怕盗贼,也不担心干燥潮湿。如今贵国的铜鞮别宫宽广数里,而让诸侯住在如同奴隶住的屋子里。大门进不去车,又有围墙阻隔使车不能越过。盗贼公开抢劫,而天灾又无法防止。没有一定的时间接见宾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发布召见我们的命令。如果还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藏礼物,这样就更加重我们的罪过了。谨此询问执事,您对我有什么指教?虽然贵国国君遭到鲁国的丧事,但这对我们也是同样感到忧戚的事。如果能够献上礼物,我们愿把墙修好再走,这是君王的恩惠,岂敢害怕辛勤劳苦?”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1〕:“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2〕,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3〕。乃筑诸侯之馆。

【注释】

〔1〕赵文子:赵武,晋卿。

〔2〕赢:受,这里指接待、容纳。

〔3〕厚其宴好:厚加宴礼、多送礼物。

【译文】

士文伯回来复命,赵文子说:“他讲的对!我们实在没有德行,而用给奴隶居住的屋子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罪过。”便派士文伯去赔礼道歉。晋平公接见郑简公,增加礼仪,厚加款待,赠送丰厚礼物,然后让他们回去。于是就建筑接待诸侯的宾馆。

叔向曰〔1〕:“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2〕!子产有辞,诸侯赖之〔3〕,若之何其释辞也〔4〕?《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5〕。’其知之矣。”

【注释】

〔1〕叔向:羊舌肸,晋大夫。

〔2〕辞:辞令,口才。 不可以已:不可以废。 是:这样。

〔3〕赖:利。

〔4〕释辞:放弃辞令。释,弃。

〔5〕所引诗见《诗·大雅·板》。辑,和。怿,喜悦。莫,安定。

【译文】

叔向说:“辞令不可以废弃就像这样子吧!子产善于辞令,诸侯因此而得利,怎么能放弃辞令呢?《诗经》说:‘把话说得很和谐,人民融洽又齐心。把话说得很动听,人民高兴又安定。’他是懂得这道理了。”

(李梦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