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词牌如歌,静唱红尘

归来,最美的宋词 作者:李颜垒 著


词牌如歌,静唱红尘

似乎那是一种天生的爱恋,蝴蝶生来就是要恋上花的颜色花的香气,而花生来就是要吸引那飞翔着的蝴蝶的。这是看到宋词词牌“蝶恋花”时大多数人的想法,蝶绕花丛,一种相爱,处处闲情,读来是否心旌摇曳呢?

宋词是歌,你是否还记得,这些词牌的命名,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伴随,对此学者李元洛统计过。你还没有听到词人与歌女的歌唱,那些美不胜收的词牌名字啊,就早已在你的眼前迎风吐蕊,就早已美如缤纷的落英了。

读宋词,怎么能躲得开“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多么美丽的意象和意境啊。暮色始临,蜡烛点燃,对影小酌,忽而微风,虹影跳动。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去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女主人公刚刚酒醒,睁开惺忪的醉眼看看室内,那蜡烛摇着红色的光焰,心思慵懒。这是北宋词人王诜首先赋予烛影摇红的意境。只是今天早已是现代科技声光电化的世界了,夜晚的城市更全部被各式各样的电灯、彩灯、日光灯和霓虹灯接管,到处不是明如白昼的坦白,就是若明若暗的暧昧,怕是找不到古典的烛影摇红了。那温馨浪漫的烛影摇红,那令人远离尘嚣世俗、心驰神醉的烛影摇红也许只有在梦中才能重现。

“烛影摇红”这个词牌,还有许多别名,如“忆故人”、“归去曲”、“玉珥坠金环”、“秋色横空”,等等,但诸多别名都远不及正名有意境,吟诵王诜的《烛影摇红》,落入那宋代燕子飞舞的院落,独享这宋词梦的心荡神驰。

秋水秋波、眉眼盈盈就是诗人词人们心目中最动人的画面。欢悦时是美目盼兮,忧愁时是“目眇眇兮愁予”(《湘夫人》),所以宋词注定也躲不开“眼儿媚”。

“眼儿媚”词牌跟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一首抒发相思之情的词有关。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初遇翰林学士庞公之女庞荻即一见钟情。宋时风气开放,赏春乐游之事平常,时近清明,花嫣柳艳,乍暖还寒。两个俊男美女机缘巧合在婚前就得相见,一见钟情,又门当户对,自是一段好姻缘。虽然庞公与王安石政见不一致,但两家还是结了亲。可惜王雱英俊帅气,但身体很弱,以致夫妻分居。后来庞荻奉王安石之命改嫁,嫁的是神宗的弟弟,也是王雱的好友昌王赵颢。据说庞荻再婚之时,王雱病危,弥留中写下这首词,不久去世。王雱为什么会把自己的这首词命名为《眼儿媚》呢?是因为庞荻有一双秋水一样的眼睛吗?恐怕更多的原因是词中要抒发与有情人之间的离愁别绪,因此,他首先就想到了对方的泱泱泪水。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为了她的终身幸福强迫她别嫁,那样一朵娇嫩的海棠花,实不忍她兀自萎谢。

这段故事,让人很是感慨。庞荻在王雱生前就别嫁而非被休,这在那个时代几近惊世骇俗,王安石父子对庞荻的一番用心与深情实在有超越时代的人文精神,因而“眼儿媚”也就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词牌最美的,当然还有“暗香疏影”。

“梅”的芳名,在诗词中早早就出现了。陆凯在他的《赠范晔》中写道:“折梅逢驿使,赠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为梅花做了精彩的出场,我送你一枝梅花,你收到时眼前就显现出来整个春天,梅后为春,也就和春天联系在了一起。自此以后,梅花便在中国诗文中斗雪而笑,它的绝代芬芳也便随风而扬。

梅这么美,那么它的影子就更美了。北宋咏梅的词人不少,但却以林和靖写得多而且好,这位爱梅成癖爱鹤也成癖的隐士,看梅看得“连宵不返”。他一生咏梅诗当不在少,但这位先生没有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想法,因而随写随弃,不过,仍有著名的《山园小梅三首》流传至今,而三首之中排行第三的那一首,实际上是领衔的冠军。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那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暗香疏影”的词牌也就在寒雀与蝴蝶之后横空出世,时至南宋,它还启发白石道人姜夔的诗情,分拆为“暗香”与“疏影”两个词牌,美如两块璧玉,灿若两颗珍珠。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识。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如果林和靖有知,也该会欣然同意,姜夔的新词借用他咏梅诗中的美辞作为词牌。当时姜夔做客于范成大的石湖之畔,冬天,正是腊梅初放之日,二人少不了吟诗作赋,前人咏梅,梅花的意象不外乎隐者标格,姜夔之词则多次写了与梅花有关的美人,范成大命家中乐工与歌伎演奏歌唱,演唱的歌女小红十分钟爱这两首新词。待到姜夔回返家乡,爱才的范成大成人之美,将小红赠之为妾。姜夔终生潦倒,只是一位才华俊发的文士,小红色艺双全,而且喜爱他的旧作与新词,可算是风尘中的红颜知己,二人在随后的生活中多有唱和,这美谈更使得“暗香疏影”平添几许旖旎。

词牌啊,美之又美,随手拈来几个,它们似乎都要乘那一叶轻舟滑水而来,不信随便拿过一本宋词,看看目录上更多的词牌名,是不是已足够使人心荡神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