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向成熟,80后没有理由还在“装嫩”

那些写诗的80后 作者:选 著,春树 编


走向成熟,80后没有理由还在“装嫩”

文|李勋阳

不知从何时我和春树聊天,中间夹杂了这么一句口头禅:能力大责任就大!

大概我们俩的意思是,有机会能做点事还是要做点事,正如以一人之力把《新世纪诗典》做大的伊沙所言:“诗人有大诗人和小诗人,同时有大乘诗人和小乘诗人。”我和春树心里都还是想做点事的,否则老干些别人栽树自己乘凉、别人开车自己蹭车的事,真有些说不过去——当然我们不是指责别人怎么样,只是自己还是更喜欢有担当的人,于是动起来吧,用鲁迅在《阿Q正传》里的话来说:“洪哥,我们动手吧。”

也可能我相信一个年少成名并且登过《时代》杂志封面的作家和诗人,真想做点事的话还是能做一点的——至少比我能做得更多,因此我三番五次地和春树说起。正好她去年有个未成形的计划被搁浅,管它呢,东边不亮西边亮,重拾起来我们继续做,那就是编选这本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的诗集。于是春树正式发布征稿信,先后邀请我和宋壮壮协助编辑。基本上一收到稿件,春树就会分别给我们俩转过来。我们三个也毫不顾忌地表达各自的喜好和意见,说哪首喜欢哪首不喜欢。意见一致的肯定通过,不一致的最后还是交给春树来定夺,谁让她是起头人和主编呢——正所谓能力大责任就大。

总的来说,我本来对依然打着“80后”字眼是持有保留意见的,毕竟80后都奔四了,人到中年,应该是整个世界的顶梁柱了,即便是最小的也已经年至而立,再标榜80后这个概念,显得有点撒娇。但怎么办,如果不框限一下,我们又没办法做事——主要也没能力做更多的事,只能把80后当作像“第三代”这样的概念一样,完全当成一个文学概念。就这样,我自己的气儿也理顺了,剩下的就是我们时不时的编选、交流,一不小心也有半年之久。

生于1980的这一代,诗歌的确已经趋于成熟,也进一步向中坚力量迈进,而且的确就像《新世纪诗典》和《口语诗年鉴》那样,新的诗歌美学已经建立并且深深普及,80后诗歌已经呈现出最新、最先进的文本成就。当然,也如前面所说的,虽已成熟,但还不中坚,这还需要时日,就像现在已经成熟的60后、70后一样。同时,最新的00后乃至10后都在茁壮成长,80后没有理由还在“装嫩”,社会上已经不允许了,更何况在文学上。翻滚吧,80后!加油吧,生于1980这个所谓黄金年代的我们!

2019/08/01 丽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