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傅斯年的脉脉温情

不为繁华易素心:民国文人风骨 作者:游宇明 著


傅斯年的脉脉温情

看过许多傅斯年的照片,每一张都是紧绷着脸,一副随时准备跟人决斗的模样。在民国知识分子中,傅斯年的爆脾气是出了名的,他先后轰走了孔祥熙、宋子文两任腐败的行政院长,1945年,又“逼迫”自己的老朋友、当时已担任行政院秘书长的蒋梦麟辞掉所兼的北京大学校长一职,理由是蒋的作派不符合《大学组织法》。然而,傅斯年性格中绝不只有刚正不阿,他也有自己的脉脉温情。

傅斯年的母亲体胖,因患高血压,不宜吃肥肉,但这老太太偏好这一口。傅斯年的妻子俞大彩几次没给老太太吃肥肉,老太太勃然大怒。傅斯年长跪不起,听任老太太斥责。他私下里对妻子说:“以后你给母亲吃少许肥肉好了。你要知道,对患高血压症的人,控制情绪,比忌饮食更重要,母亲年纪大了,别无嗜好,只爱吃肉,让她吃少许,不比惹她生气好么?我不是责备你,但念及母亲,茹苦含辛,抚育我兄弟二人,我只是想让老人家高兴,尽孝道而已。”

对妻儿,傅斯年同样满腔柔情。1941年,傅斯年患高血压,头昏眩,眼底血管破裂,情况非常严重,不得已,在重庆郊区山中借屋暂住。有一次,几个好朋友远道上山探病,傅斯年嘱妻子留客吃饭。但厨房里除了半缸米之外,只有一把空心菜。俞大彩赶快下楼,向一位熟人借了100块钱,买酒菜待客。隔了一月,账已还清,俞大彩将此事当笑话讲给傅斯年,傅斯年长叹一声,苦笑着说:“这真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了。等我病愈,要拼命写文章,多赚些稿费,绝不让你再觍颜向人借钱了。我好惭愧!”某个冬夜,傅斯年指着壁上的书架对妻子说,这些书,还有存在史语所一房间的书,他死后要留给儿子,他想请董作宾先生治方印,刻上“孟真遗子之书”。

徐百柯《民国那些人》载:傅斯年做台湾大学校长时,为了挖掘高才生,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由他亲自出题阅卷。一日,他回家兴奋地告诉夫人,自己看到一篇好文章,约作者面谈,果然文才非凡。这学生家境贫寒,患深度近视而不戴眼镜。傅斯年托卫生署一个朋友从香港配来眼镜,送给自己的学生。

傅斯年为朋友两肋插刀。1940年暑假,陈寅恪离开西南联大赴香港准备赴英讲学,后来因故延期,陈寅恪不得不滞留香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事爆发,香港危在旦夕。当时傅斯年的高血压症再度发作,只得大把吃药,整天昏昏沉沉。得此消息,傅斯年心急如焚,他强撑病体,连发三封加急电报,促陈寅恪离港,并请自己的两个朋友提供帮助。

即使是对论敌,傅斯年也有一片悲天悯人之心。据汪修荣在一本书中介绍:有一次,傅斯年反对孔庚有关中医的提案,两人激烈地辩论起来,傅斯年口才好,孔庚讲他不过,便说了许多粗话。傅斯年非常生气,说:“你侮辱我,会散之后我和你决斗。”会散后,身材魁梧的傅斯年真的在会场门口挡住了孔庚,但看到孔庚年纪70多岁,身体非常瘦弱,傅斯年立即把双手垂下来说:“你这样老,这样瘦,不和你决斗了,让你骂了罢。”

其实,一个人的刚正不阿和他的温情并不矛盾。刚正不阿源于对规则秩序的尊重,对公平正义的热爱,而温情则是对周围人的一种体贴、关心、帮助、宽容,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傅斯年待人接物时能够表现出迷人的温情,与他的身世有很大的关系。傅斯年九岁时,在山东东平县龙山书院做山长的父亲傅旭安就死了,傅家的亲友馈赠了一些钱,托周祖澜、范玉波两位乡绅代存生息,供其一家维持基本生活。他父亲生前的学生每年旧历年前都要派一人为代表来聊城,给师母送来所需食物用品。傅斯年小时候的日子虽然过得非常艰难,却也确实充分感受到了人间的温热。这种温热对他是一种良好的爱的教育,使他成年后懂得向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心和善意。

刚正不阿的傅斯年是可敬的,充满脉脉温情的傅斯年则是可亲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