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略谈“水墨”的文化内涵

侘寂的魂影 作者:海上


略谈“水墨”的文化内涵

一定要有个承前启后的人文见解才会凝聚精神——精气和神气共生的母体元气。

既然一谈及水墨精神,国人总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和自豪,那么这个话题本质上就牵系着国学根基。“国学”是中国文化契合性最广泛的学问——中国文化中通融、通一、通弈的万能血型。

可以原谅的是,整个社会在大张旗鼓谈论“文化”时,其实只是在缝制一件文化的外套。“文化”,是一桩多么复杂的伤筋动骨的事业啊。而今,急功近利已深入人心。文化人及文化的浮躁现象也已遍布社会。

追加一句:他们都穿着高级的“文化外套”。

回到话题。“水墨精神”有外延词组,就是“笔墨精神”。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只是一种延伸关系:“笔墨”比“水墨”有更为专业的指向,但也增加了中国人用笔的一种精神;“笔墨”是“术”,而“水墨”在涵盖“术”的同时,首先是“思”。

中国人首先是“思”,其次是“术”。“学术”一词道出的也是这两者之间的顺序关系和综合功能。

我们远古的老祖宗远比我们今天的人要“神明”,他们意会到的天下事物,或者说他们感知的“机锋”,是源于最根本的“道”、“太极”、“空无”……由此起始而生成事象。一个“墨”字,是古圣贤对“黑”的生成认知,古圣贤对“五行”、“阴阳”的人文理念极为宏观,也极为细微。而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土”的悟性是宽泛的;借“大地之土”生成木本、生成矿脉为思绪,引申出以“生长”为意味的“土”。而且老祖宗的土地意识从来都有方位,以“五方五土”思考出顺递关系。

“土”生“黑”为“墨”。“黑”是宇宙的未知总存,是宇宙总元素未世之始的奥秘(看不见和太浑远)。创世的始、混沌的始;宇宙之始从浓黑里开端,逐渐露出造物主的光、时空和速度。永恒之“黑”,永不枯竭的“黑”就是宇宙让人类难以企及的本质、本源、本相。

人类未启示的思想也是在“黑”之中。

宇宙的本质,“黑”的无限原始构成。阴阳两极对应着“黑白”两极。这种对宇宙的认知唯有中国的古圣贤才能闭目冥想得出来,而不被浮光掠影的“五色”所迷。佛教领悟出“五色令人迷目”,在中土被会心地关注,老子也同时说出同样的话。这种最高的形而上的思辨在中国文化道、儒、释三大家中不期而遇,恰恰证明了中国人宇宙观的神性。

今天说“水墨精神”,就是中国文化常态精神,喻示出和西方文化有区别(本质区别)的要义。说到绘画史,西方是从“颜色段”开始创造绘画史或美术史的。而中国人的绘画史可以说从思想、精神上认领了最高的形而上的空间。

一切颜色,浮光掠影的深度背景都是“黑”,那么“黑”是颜色(色谱色系)的母本。

我们还可以从古人发现制墨的技艺过程,寻找出一系列的事物来源。

宇宙总要在认知中打开、解析、解构。那么,中国的人们必然要动用“五行”中的归属于“阴”的“水”,通过水的渗入,黑色被层层解开……从浓至淡。

从浓至淡是一个简单的历程,呈现出并不简单的“丰富”。像音律一般,一层层音阶都有独特的音色和律动。演绎着宇宙万物种种精气和神韵的关系。

“水墨”是解答“混沌开天地”的原始能素,是“开天辟地”的“有生于无”的道性,是由“形而上”引领的形而下的物象摹拓。这也是称之为“艺术”的根本要义!我们常说“玩艺术”,玩的就是有良知作背景的混沌的感觉。

“水墨精神”绝不是空洞无物的精神,它启动了生命个性中的“宇宙元气”,假如一个“水墨”艺术家没有这种领悟和灵气,那么他肯定已经完全脱离艺术本质了!

“水墨精神”和中国文化传统维持着文化道德的本义——自由创造。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问,它能给予世界以怎样的启示?

回答还是得回到中国文化源头的东西,即:道家的宇宙情怀和生命智慧将对西方的科技和人文进程提供形而上的、巨大的诗学冥想。

中国人既然是如此诗化地认知宇宙大生命体,那么中国文化理想及“天下一家”的崇尚姿态,对西方极端的以科技方式来确认学术圭臬或宗教分派树敌的孤立和自大可以给出一种参考。

世界艺术大观中,若缺失中国“水墨精神”,绝对是不完整和不可能成为“世界性”的。

世界仍然需要文化的整体性。“水墨精神”源自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价值观”和“原始艺术观”,它对世界艺术综述应该是独特和不可缺的补正。

对于以往世界人群对中国水墨不能全面释读,我们将身体力行地校正。我希望中国美术界的水墨批评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水墨的经络,不能再隔靴搔痒、不得要领了。为什么总是疑惑自己的老祖宗几千年的发现而毫无自信呢?

“水墨精神”涵盖了中国人最准确的心性。

当我们举笔挥毫于纸面,我们有“开天辟地”的尊严感,因为我们在诉诸人对沉默宇宙的感恩,我们在创造人性的世界。

我曾在写完一幅“书法”后泼上浓墨,终于看见由淡到浓的“效果”写照,最浓的地方的那些字可以看不见,也可以隐约看见。然后逐渐过渡到淡墨淹不住文字的地方……我一直在寻找这种“水墨”真相。

当然,我们的“水墨精神”有许多载体。伟大的古圣贤在发现“水墨”能揭示宇宙真谛时,也发明了“纸”,从而完整、完善了这种能体现神觉的“视觉领空”。

墨,它凝聚了天地灵气。水,它本质就是“上善”。老子说“上善若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