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序一 结缘书法 寄情翰墨

长河流沙 作者:魏景芳 著


推荐序一 结缘书法 寄情翰墨

陈杰

光阴荏苒,逝者如斯,转眼已和景芳先生相识十余年了。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老家博兴县委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温文尔雅的宣传部长。因初相识,我们话不多,但他书橱里摆放的大量书籍和办公桌上摊开的未来得及收拾的文稿告诉我,这是一个爱学习、爱研究的学者型干部。也许是我们俩有着共同的人文情怀,所以一见如故,深感相见恨晚。从此以后,我们交往日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十几年来,他宽广的胸怀、和善的内心和爽朗的性格一直让我钦佩。景芳兄是我的兄长、挚友、书友、老乡,他从政于博兴、邹平,又来到滨城,每每相见或电话联系,总是对我关爱有加,我对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我知道,受家学影响,景芳兄年轻时就对书画艺术特别钟情,20世纪70年代在乡镇工作时,他与博兴书画名家张雷白老先生有忘年之交,对老先生的生活帮助颇多。在跟老先生的密切来往中,耳濡目染,景芳兄也练起了书法,只是那时候因政务繁忙,身不由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对书法进行研究和学习。但是多年来,他以炽热的情怀与书画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书画艺术建立起了刻骨铭心的感情。在博兴县任职期间,他力主兴建广播电视中心、文化娱乐广场,增设书法创作机构,筹集资金保护文物古迹。到邹平上任后,景芳兄兼任了县书协主席,他兼收并蓄,带领广大书法作者举办各项书法活动,使得邹平县民众的书法热情空前高涨,许多村镇建立了书法组织,很多作者在全省或全国拿到了大奖,获得了“滨州书法看邹平”之誉,为全县的书法队伍建设和“中国书法之乡”的授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受到了邹平县广大书法作者们的崇敬和爱戴。景芳兄到滨城区工作后,书法情结在他心中挥之不去,他热情不减,公事之余读书临帖,技艺大增,兼任了区书协主席、滨州市书协副主席,并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会员。随后,他为区书协安排专职的书法工作者,开展日常工作,每年举办多样的展览、讲座,为社会服务。在景芳兄的带领下,滨城书协的人们团结合力,扎实有效,既抓骨干培训又抓书法普及,整个书法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成绩逐渐显现。现在,他又创建了滨州市书法家协会创作中心,为全市广大书法作者交流研讨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成了滨城区的“滨州书法之家”,真是可敬!

年岁愈长,求知欲愈强。近年来,景芳兄开始对书法进行系统的研究,他求师问道,并参加了北京大学书法高级研修班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他谦虚认真,每每来京我们必于书法上交流一番,既痛快又放怀,兄弟之情也愈酿愈厚……

书道漫漫,书法艺术令人追求和向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祝景芳兄的书法艺术,如他宽厚的人品那样让大家敬佩,愿我们的兄弟之情更深更长!

2017年5月1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