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年度报道

2013年度报道与年度记者 作者:薛国林,曹岷,钟之静 编


年度报道

第一章 调查性报道

“贪腐议题”深度报道炼成记

——浅析财新“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之《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

葛俊易

财新《新世纪》周刊

核心提示:8 000多字的《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是2013年财新网“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的一大力作,在反腐败报道的采访写作上,这篇深度报道完全避免了模式化的动态消息式写作,使报道全文奠定了严肃的行文基调,规避了媚俗化倾向。在这篇反腐败深度报道中,记者用翔实的公开商业记录和一手的采访报道剖析以中石油为核心向四周延伸的腐败利益网络,报道层层抽丝,真相由“揭盖”转向“揭秘”。

关键词:“中石油反腐”反腐败 深度报道

入选理由:对于2013年的中石油腐败窝案,各个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而在这其中,财新网所做的“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则于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在2013年11月20日于北京揭晓的腾讯新闻奖上,财新网“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获得了2013年度网络影响力新闻奖项;在2014年1月2日《南方周末》的《新闻年历》栏目之“2013年年度关注”中,财新网的这组系列报道也被冠为“实属调查报道的上乘之作”,而《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这篇深度报道就被排在第一位。由此种种足以见得财新网此系列报道,尤其是《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这篇深度报道,在此次反腐败新闻报道中的传播影响力。

一、引言

(一)反腐败报道之优劣得失

反腐败报道近年来成为媒体所热衷的一种报道题材,随着一些大案、要案被查处,一批腐败高官的纷纷落马,贪污腐败所引发的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已逐渐使其成为可供广泛报道的新闻议题。社会的公开透明利于贪污腐败的曝光,同时媒体对腐败案件的披露和内幕的挖掘报道对宣传反腐败信息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来说,是值得欣喜的事。虽说关于“贪腐”议题的反腐败新闻一直以来都未曾缺失,但通常情况下,与敏感问题相关的贪腐多是媒体口中一两篇简讯、短消息的涵盖之词,即使是报道字数再多一点、篇幅再长一点,照抄案例和动态消息也是反腐败新闻所认为的自我拯救的一般化格式。

也有学者从新闻伦理角度来对反腐败新闻报道的媚俗倾向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学者石艳红认为“少数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将严肃的反腐败新闻报道庸俗化,出现了迎合甚至引导受众低级趣味的媚俗倾向,应该引起重视”。

除去早先的案例不谈,2012至2013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雷政富案”便是反腐败新闻媚俗化的一大代表。原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与赵红霞的不雅视频在网络上曝光而被免去职务并被立案调查,最终得到了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判处雷政富有期徒刑13年。在高官频频落马的时期,“桃色”、“色情”、“情妇”等词语一直是媒体热衷挖掘的背后猛料,很多媒体也希望可以凭借这些猛料在早报市场和网络版面上博得可观的回眸率和点击率。我们先不说这种做法是纸媒市场衰落后的无奈之举和源于网络媒体运行上的不规范,单说这些情色词汇所引发的视觉冲击就足以引得大众进行眼球消费了。一以贯之的报道模式、长此以往的操作方式使得媒体惯性地在不知不觉间将报道的贪腐议题媚俗化了。

反腐败报道,不应该是上述两种表现形态,其所被诟病的问题指向也不应止于上述两类。体裁可以多样,形式可以多变,主题可以突出,深度可以挖掘,反腐败新闻所应走的路似乎还要持续探索。

(二)财新《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

值得关注的是,深度报道在“贪腐”这个热点敏感议题上的发挥余地,财新网的这篇《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则作了很好的展示。深度报道《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是财新网“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之中的一篇,它刊发于财新《新世纪》周刊2013年9月9日第35期。

“中石油腐败案”应该算是2013年度最令人震动的一件大案,这是中国石油系统多名高官因贪腐问题而被相关部门调查后牵出的一起腐败窝案。这起中石油腐败窝案历时之长,所涉企业、高管之多,反腐力度之强,可谓我国央企及央企监管机构历史上最重大的一笔。

对于此次案件,各个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而在这其中,财新网所做的“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则于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在2013年11月20日于北京揭晓的腾讯新闻奖上,财新网“中石油反腐”系列报道获得了2013年度网络影响力新闻奖项;在2014年1月2日《南方周末》的《新闻年历》栏目之“2013年年度关注”中,财新网的这组系列报道也被冠为“实属调查报道的上乘之作”,而《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这篇深度报道就被排在第一位。由此种种足以见得,财新网此系列报道,尤其是《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这篇深度报道在此次反腐败新闻报道中的传播影响力。

二、案例概析

在中国的气候分段上,9月应是经历夏日热烈之后天气愈渐转凉的月份,在北方的秋日里,2013年这一时节来得却不是那么明显,相反,8月的热烈仍在日益蔓延。

2013年的8月着实令人热血沸腾。那个时期,民企员工、单位办事员、房屋欠贷者,就连路上的清洁工就算每天都工作得汗流浃背,也无疑都会拍手称快,因为“窝案”终于像这天气一样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他们口中的“窝案”全名为“中石油腐败窝案”。

“中石油腐败窝案”源起于2013年3月2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旗下运营商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陶玉春,因公司财务等多方面的原因,被有关部门控制起来;随着案件的发展,8月26日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永春,27日中石油副总经理李华林、副总裁兼长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冉新权、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王道富等人,因涉嫌严重违纪被带走调查。

“窝案”的高潮发生在9月。9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中石油原董事长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之所以称9月为高潮期,那是因为58岁的蒋洁敏,2013年3月刚从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任上晋升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这也是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落马的第一个中央委员。

白热化的烘烤就这样延续着,它并未因秋风拂面而散去一丝丝滚烫的气息。四名央企高管和一名中央委员的连环落马戳中了我国大型能源企业巨头的腐败窝点,腐败是社会矛盾加深、贫富差距加剧、公平正义缺失的重要原因,这起反腐案恰是百姓为社会重获公平正义而鼓掌欢呼,为中央层面反腐的迅猛而拍手称赞、摇旗呐喊的缘由。

财新网刊登的“蒋洁敏接受调查 石油系统落马高管盘点”

三、分析评价

《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正是财新网在此次“中石油反腐”报道处于高潮期时的一大力作。这篇深度报道在反腐败报道上“深”在三点。

(一)深在以细微事实建构宏大议题

“贪腐”议题以前之所以被“简讯化”、“动态消息化”、“照抄案例化”,就是因为其议题的宏大使记者无从下笔,在体制内部,贪腐议题极强的政治性所带来的高敏感度使得记者认为:与其冒着冲破底线的风险还不如草草数笔了事,一来无风险,二来可以快点儿完事交差,何乐而不为?但是,对于深度报道来说,突破短小、简化、案例和简历回顾这类模式化的反腐败新闻操作有重大意义,《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则尝试从细微之处着眼,并以细微事实建构议题。

(报道开头)或许是受前一天结束的“薄熙来案”公审影响,8月27日“中石油腐败窝案”消息出来,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有无令人咋舌的涉案金额,而是有没有“大老虎”落马。

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开头牵引出一个宏大的主题,接下来报道的行文结构可不能单靠宏大主题概念、意义的堆砌。在接下来的深度报道中,财新网的视角逐步变小并分切,从细微角度还原由宏大主题牵出的各层面事实。

“超长的离任审计”

“昔日改革派”

“博士们的结局”

“昆仑能源真的出事了”

“分水岭”

报道的五个小标题详尽地分析和论述了在宏大论题下的五个事实层面:蒋洁敏较其他人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的离任审计;蒋洁敏昔日在政、商两界大刀阔斧改革所延伸的利益链条;四名中石油高管所涉及的问题指向;昆仑能源公司资产注入模式所引发的质疑;惠生工程是否存在传说中的权钱交易及代持问题,以及中石油腐败案的启示是,中国的腐败是权力、资本和市场的结合。

这五个事实是外围描述性的,却以“人”和“事”两方面为切口综合分析“腐败”和“反腐”论题,选择了恰当的人(蒋洁敏、四名中石油高管等),调查了做过的事(“昆仑能源”利用母公司中石油输血性的期权激励而使股价净涨等)。这些细微的人事构成足以还原中石油高管在任时所做的重要的行为动作,以蒋洁敏和中石油为利益链核心,往外逐层剖析其余四名中石油高管和涉嫌企业所涉及的问题指向,具象事实的陈列足以勾勒出一条劣迹斑斑的腐败链。

对于此次反腐报道,财新网选择了与案件直接相连的核心的报道人物,以扎实的调查采访得到第一手翔实的公开商业记录,并由此搜罗出与核心人物相关的全部事实,按阶段、人物主线分层阶梯状行文,试图从外围细微处层层透析到人物、事件的利害点,最终关照并升华反腐败的主题思想。

(二)深在理性、中立、客观

“新华网”

“接近高层的消息人士”(匿名消息源)

“接近中石油的消息人士”

“微博网友爆料”

“采访过蒋洁敏的记者”

“国资委司局级官员”

“资本市场人士”

“长庆油田贴吧”

“长庆油田员工”

“中石油官网”

“海外投资人”

“境外投资者”

“昆仑能源的年报”

“香港交易所资料”

“惠生工程公告”

“曾有报道”

“香港投行分析师”

“香港市场上一位基金经理”

“花旗的研究报告”

“长线基金的外资基金经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张文魁”

这是报道中具体指称的21个消息源,除去其他可能因重复而未曾标注的,这至少21个新闻消息源彰显了记者获取信息的客观性以及调查取证的全面性,虽然有很多隐匿了消息源的具体名字,但考虑到反腐败报道的特殊性,不具名的消息源也应被重视。从多消息源到信息传播的流通,这一过程既使得新闻事实在受众面前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展示,又使得报道脱离记者的主观情绪化,而使其更为理性、中立和客观。

“可能是秘书出身的缘故,李华林更像官员,比较官僚,而不像管理企业的。”一名资本市场人士评论说,“李并不是思维开阔的一个人。”

香港投行分析师认为,惠生工程的基本面没有什么问题,市场最担心的,还是惠生工程与中石油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是否存在传说中的权钱交易及代持问题。一位香港基金经理告诉财新记者,之前还曾想做空惠生工程,因为企业只有一个大客户(中石油)很危险,万一出事,或者不给你单,就会有大问题。当然,他也想不到,惠生工程卷入的风波会如此之大。

上述两段分别摘自报道中“博士们的结局”和“分水岭”两个部分。记者假借“资本市场人士”、“香港投行分析师”和“香港基金经理”之口表达出对李华林的看法和对惠生工程权钱交易及代持与否的疑惑。

记者因揭露黑暗而被打、被雪藏、被辞退、被悬赏等在新闻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01年就有一例内地法院判决香港特区媒体的新闻侵权案:上海徐汇区法院认定《香港商报》的“反腐败报道”为“诽谤”、“侮辱”。记者采写功力的不足导致报道不严谨、论据不充分、随意扣帽子、论证失实等情况也着实屡见不鲜。因此,从新闻侵权的角度来说,记者不应知法犯法;从记者的角度来看,能够规避这种轻则被指责、重则被审判的风险的,也就只有记者自身在采访、写作中核实对消息源的引述和严密论证了;从报道的角度,特别是从深度报道的角度来看,它要求记者有最起码的新闻素养;从反腐败议题本身的角度来看,它所具有的政治敏感性要求记者在消息源上需进行多重印证,在写作上需具备严密的逻辑。不管怎么说,这种种视角下的要求都反映出反腐败深度报道采写上的严苛。

(三)深在逐层揭露真相,还原态度

有接近高层的消息人士告诉财新记者,8月26日和27日先后落马的王永春及李华林、冉新权、王道富等四位中石油集团和股份公司副总级高管,均早已被纪委部门调查,此次集中爆发,“是被蒋洁敏的离任审计所牵发的”。

“身为中石油‘一把手’,蒋洁敏的权力很大,能够调用的资金、资源甚多,但位置也颇为微妙,一些关系上找来的事情就需要他打招呼、批示,这其中可能就有不该做的事情。”前述接近中石油的人士称。

消息人士称,四名中石油高管所涉及的问题指向,可能是利用职务之便受贿、贱卖国有资产等,“这四个人可能既有交集,又各有各自的问题”。

这种资产注入的简单模式,引起了投资者的质疑,尤其高管的高额期权令人关注。“昆仑能源的问题,在于‘左手’倒‘右手’,发期权激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你的工作并非‘开疆拓土’,而只是由母公司不停地向你输血,依靠内部的先占优势,那为什么还要给你那么多期权激励?”

“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中石油的事件肯定不是孤例。”上述外资基金经理说。

他相信,如果这次中石油事件,中央决策者痛下决心,“那绝对具有分水岭的意义,这是国企改革和反垄断的巨大突破,国内、国际都会加分”。

上述五段分别摘自这篇深度报道中五个小标题下的相应内容,这五个内容在意义层面上是层层递进的,也在慢慢逼近真相。首先,高管的连环落马缘由被揭示出是“被蒋洁敏的离任审计所牵发”,接着分析蒋洁敏可能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具体到四名高管的问题指向又总结出“可能既有交集,又各有各自的问题”,除了高管,涉嫌企业的问题指向是由于“输血”性的“期权激励”。这四个部分探究性的意义揭露最终归结为第五点,即报道思想也在文后得到了提炼,做到了于复杂事实之中思想的升华:“垄断与腐败是孪生兄弟”,“如果这次中石油事件,中央决策者痛下决心,‘那绝对具有分水岭的意义,这是国企改革和反垄断的巨大突破,国内、国际都会加分’”。

在逐步还原涉嫌各方的立场态度时,财新也凭借搭建起来的文字逐层揭露出案件的真实面目。反腐败报道,不应仅仅呈现出贪污了多少,腐败得多严重这种事实层面,它更应在源头上厘清复杂的人事勾结关系,探究其原因,揭示反腐败的警示意义。这种“事实+原因+意义”的报道才能丈量起反腐败的深度。

四、结语

《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这篇8 000多字的反腐败深度报道完全避免了模式化的动态消息式写作,冷静的叙述使报道全文奠定了严肃的行文基调,这就使得媚俗化被弃之一边。它所具象呈现的宏大议题及细微视角,理性、中立、客观和逐层揭露真相的态度,使其终成反腐败深度报道的突破性力作。

记者感言:

关于中石油腐败案的系列报道,是财新团队合作的典型范例。除了2013年9月的《反腐打老虎 起步中石油》之外,财新针对中石油的系列特稿还包括《吴兵“中旭系”揭秘》《拉古娜海滩的黄家》《“白手套”米晓东》和《“大师”曹永正分油空手道》等。这些报道前前后后历经了半年多的时间,甚至在官方正式宣布中石油四位在任及前任高管涉嫌严重违纪之前就已开始关注,并持续至今。

中石油系统就像个封闭的堡垒,相关联的行业链条极为庞杂,往往需要在外围打转多个来回、极尽所能地多加打听和追问才有可能窥知一二,再顺藤摸瓜。财新记者曾兵分多路,在广东、四川、陕西、辽宁、江苏和美国等多地进行走访。在这个过程中,海内外各种各样的传言和猜测甚嚣尘上,在获得线索的同时,经过去伪存真、抽丝剥茧,并在海量的公开信息中找到蛛丝马迹之后,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报道立足于实地调查和白纸黑字的书面证据之上——尽管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在身处剧变之中的媒体生态圈、日趋快餐化的媒介生产模式中,财新的调查报道团队将继续坚守这一正在式微的传统。

而我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不到一年的新记者,能与于宁、王端、谢海涛、王和岩、贺信这些前辈共事,实属职业生涯中的幸事。他们的业务榜样和精神指引,尤其是编辑高昱事无巨细的统筹和不厌其烦的鞭策,让我在这段不可多得的经历中迅速成长。

(黄凯茜)

资料来源:

[1]《财新报道获2013腾讯新闻奖》,http://www.caixin.com/2013-11-21/100607471.html,2013年11月21日。

[2]《2013年年度关注》,http://www.infzm.com/content/97244,2014年1月2日。

[3]《图解中石油腐败窝案》,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ongshiyou/tujie.shtml,2013年8月27日。

[4]郭璐庆:《中石油腐败窝案23个“问题伙伴”11.2亿债务大起底》,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904/10606482_0.shtml,2013年9月4日。

[5]何春梅:《国企改革者出掌国资委》,《新世纪周刊》2013年第11期。

[6]胡舒立:《中石油案、反腐风暴和全面改革》,《新世纪周刊》2013年第34期。

[7]刘颂杰、霍冰一:《反腐求变》,《新世纪周刊》2013年第35期。

[8]周茹:《反腐败报道的若干问题》,《新闻记者》2002年第6期。

[9]尹小琴:《反腐败报道之定位谈》,《新闻传播》2000年第3期。

[10]石艳红:《防止反腐败新闻报道的媚俗倾向》,《新闻采编》2008年第1期。

[11]马玉瑛:《地市报做好反腐败报道的原则和思考》,《新闻实践》2003年第7期。

[12]胡喜盈、欧阳正汉:《缺席审判——上海徐汇区法院认定〈香港商报〉的“反腐败报道”为“诽谤”、“侮辱”》,《新闻爱好者》2001年第5期。

记录真实,调查有价值的新闻

——《走出“马三家”》报道对中国劳教制度的拷问

姚 慜

核心提示:《走出“马三家”》通过劳教人员讲述、相关物证、文字材料、诉讼文书和知情人士的叙述,试图还原一座女子劳教所内的真实生态,为时下的劳教制度破冰立此存照。

自从马三家劳教所的惊人黑幕不断被曝光,才让不少人感觉到劳教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极度罪恶的制度。访民刘玉玲、王桂兰能够活着出来,并且能向媒体诉说她们在里面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可以说还算是较为幸运的,不知道有多少访民有去无回。

最近这些年,有关访民的消息在中国已经逐渐去敏感化了,当然,各大地方媒体对当地访民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报道仍然不多,能公之于众的往往都是异地的媒体。《财经》杂志在媒体几乎万马齐喑的中国可谓是一朵艳压群芳的奇葩,它曾经报道过不少其他媒体不敢报道的消息。Lens作为《财经》旗下的视觉杂志,在以往可以说其知名度并不高,然而,或许是因为和《财经》的血缘关系,该杂志同样是大胆敢言,此次有关马三家劳教所的报道可谓一鸣惊人。

关键词:女子劳教所 中国劳教制度 劳教制度改革

入选理由:对一般的中国人来说,劳教并不陌生,因为身边有些人很可能被劳教过,即使没有,在最近这几年涉及劳教的一些公共事件发生后,以及民间对废除劳教制度的强大呼声下,也应该知道劳教制度的罪恶。然而,即使非常不认同劳教制度,但在一般人的眼中,劳教充其量也只是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手段,远远不至于让他们觉得毛骨悚然。

《走出“马三家”》之所以能够入选2013年度报道,在于它用大量的当事人陈述与长期的深度调查,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很难接近的高墙内的世界,带我们走进一群特殊群体的深层境遇,让我们看到那些饱受不公正的人们,内心依然保留着某种程度的理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发我们对劳教制度的深思。

这篇报道让人第一次近距离地了解到劳教所高墙背后的真相,通过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以及长达五年的走访调查,引起人们对国内劳教制度的关注与正视,也正是这篇报道中所还原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劳教”方式,让在中国存在了50多年的劳教制度进一步被质疑、被反思。如何改革,如何继续,成为这篇报道留给我们的最大疑问。

一、引言

2013年4月初,财讯集团下属的Lens杂志刊发了辽宁马三家劳教所虐待被羁押人员的报道《走出“马三家”》,引发民间舆论震动。Lens杂志刊发的独家调查——《走出“马三家”》,还原了辽宁马三家女子劳教所的真实生态:廉价劳作、体罚、蹲小号、被电击、上“大挂”、坐“老虎凳”、缚“死人床”……文章在网络转载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表示暴行令人发指;更多人表示太恐怖了,不敢看完,根本无法相信这居然是发生在21世纪的事情。“劳教”话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这篇近两万字的文章提到的马三家女子劳教所,是辽宁全省女性教养人员集中羁押的地方。个中情形,远非“劳动教养”四字所能传达。她们在高墙内的生活轨迹,借助记忆、身体创痕和以各种方式带出的物证,加上部分诉讼文书、律师笔录,以及知情者的证言,约略得以还原。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批准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的。对需要收容劳动教养的人,由民政、公安部门,所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或者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由省(区、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下设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被决定需劳动教养的人的劳动教养期限大多数为一年,少数为一年半左右,极少数为三年。

近年来,劳动教养制度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像是一个不能碰的冰盖,律师、媒体和人大代表联手的努力屡屡归于失败。此次的报道再次将劳教制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在四个城市进行的劳教制度改革试点,正是反映了民意和体现了这种改革趋势的表现。然而,改革有共识,怎么改却一直存在争议。实际上,“魔鬼在于细节”,如果不对劳教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仅仅是小修小补完全有可能导致“新瓶装旧酒”,让改革功亏一篑。

二、持续关注,直面真相

劳教所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现成的案例较为缺乏。尤其是很难找到一个明显的事件里的双方,因为立不了案子,找不着案件。作者袁凌从开始接触这个选题到下决心做,前后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作者每一次跟劳教人员接触、与她们谈话都会录音,受访者也会不断地主动提供一些从劳教所里带出来的物证。相比于语言,文章中所引用的这些幸存的物证有一种经过痛苦打磨后的坚实质地,带有不由分辩的说服力量。它使我们感到,有可能通过语言、物证的互相配合,经由类似考古学的努力,让沉默者发声,还原真相,穿透这一堵看似根本无法透视的墙。

文章开头以时间作为牵引,用白描的方式描述了几个学员的真实经历,她们的描述让我们仿佛亲眼看见劳教所内的生活,和以前听到的讲述恰成映衬。在劳教所里,传统的和新的酷刑方法经常被使用,不仅仅是马三家发生这些事情。袁凌说,他会见了来自其他劳教所的女子,包括黑龙江省的,她们都有同样的经历。除了体罚很普遍以外,还有各种违规行为,包括长时间工作。劳教所强迫劳教犯劳动,盈利归于劳教所的管理人员、警察和国家。

如何采访到劳教所里面的人,怎么样去还原劳教所里面的真实状况,在采访过程可能遇到怎样的阻力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记者去克服很多的心理压力。报道中反映了马三家女子劳教所违规接收严重患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者,被劳教人员在劳教所中超强度劳动。因上访而被劳教者常会遭受劳教规定中的关惩戒室(“小号”)、戴手铐、被电棍电击等惩戒措施,还会遭受马三家劳教所各种名目的“发明”,如手铐延伸使用的“大挂”“老虎凳”,对绝食的劳教人员灌食和控制用的“死人床”等。

文章中对劳教所的内部环境、伙食和医疗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这些描述并非简单的白描,而是站在真正理解一种现象、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始终将事实放在第一位,用一种人文性的语言,在揭露丑恶事实的同时,仍不乏人性的关怀。

三、关切受访者的命运

作为记者,想要接近真相,需要跟底层的人之间有一种联系。在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作者将自己置于与受访者平等的位置上,真正地去关心她们,而不是为了写一篇稿子,采访一下就完事,作者跟这个群体在一起是有亲切感的。

报道中提及了很多劳教人员的生活经历,最初她们都是很正常的,例如,王桂兰是做成衣的,王玉萍是高级商业师。最初她们上访都是有原因的,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事,解决不了就开始上访,因为上访而被劳教,她们内心的情绪无法平复,导致越陷越深。信访、劳教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其背后是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如果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打官司能得到合理、公正的判决,她们为什么还要去上访呢?她们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她们的人生因为上访、劳教而被改变。总体上,大部分人的人生被毁了一大半,她们人财两空,很是艰难。

人们对接近这个群体有畏难情绪,心理压力很大。只有真正理解她们,她们真实的一面才会对你袒露出来。在接触过程中,上访者会有一些激动的情绪。如果能够使她们有放松的机会,她们并不是没有理智的。即使是看起来非常偏激的上访者,也可以平静地讲述自己的遭遇,她们也是有理性的。在报道中可以看出,她们中的一些人即使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仍然可以清晰地将自己的遭遇记录下来,有很强烈的法律意识,各种各样的诉讼文书保存得很完整。

当我们通读整篇报道时,会觉得劳教所内的种种惩戒制度和所谓的“教育方式”让人难以接受,而这样的效果是建立在作者详尽的背景调查与大量的采访基础之上的。对于这些叙述人讲的话,作者不只是采访几个人,前后一共有20个人讲了他们在劳教所经历的事,这样在一些细节上就可以互相印证。作者袁凌在一次采访中也提到,他发掘线索其实不是那么单一的。劳教人员当中有很多人打过官司,他就开始和这些人的律师接触,后来,他采访到了几位律师,从律师那里获得了一些很重要的取证,如调查笔录。调查笔录是有法律效力的,可以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他们调查的都是一手的证人,比如劳教所管理人员打人的时候在场的人。此外还有相关部门对于劳教人员投诉遭受虐待的回复材料。这些材料里面有的是盖了章的,证实了有刑具和虐待行为的存在。

另外,内部的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内部,作者也找到了三个人,一个是劳教所内部的司法干警,另一个是检察院承办控告申诉案件的人,还有一个是劳教所前任所长,他们对劳教所内部情形的介绍也是充实整篇报道必不可少的辅佐内容。

四、女性意识的呈现

女性总给人是弱者的感觉,我们总会以为女子劳教所的管理理应更人性化一些,但是实际上,她们的遭遇并不轻松。作者选择这个群体,是一种女性意识的呈现,同样的遭遇加在她们身上显得更加沉重。在面对这些遭遇时,她们表现得比男性更坚强,很少有男性劳教人员能这么平静地讲述。她们既比男性柔弱,又有一种耐力、记忆力,精神上比男性更坚强。

文章中的劳教人员胡秀芬提到了她遭受电击时的感受,“特别疼,浑身颤抖”,随即又摇头说“无法形容”。刘华也曾经被电击,甚至被电杵舌头。她描述说:“一凛一凛的,过电的时候心嘣嘣地跳。心不稳。电打在舌头上,跟针扎似的。站不稳,我也没硬撑。”

一般看来,有过这般遭遇的人往往不愿意再去提及过往,在劳教所里面,她们受到的是身体上的直接折磨。然而透过这篇报道,我们看到了这些女性在讲述她们的遭遇的时候,经常欲言又止。身体的感受是人最难忘却又不易启齿的,即使这种遭遇已过了多年,她们仍然会清醒地用非常确切的词、用令你印象深刻的词把它表现出来,而记者在听到这种词之后会把它记住,并把它们运用到报道中,让读者读懂文章背后的情感。

五、无惧阻力,推动改革

这样一篇深度报道的出炉,对于作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长达五年的调查采访,接触了很多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与信息,在采访当地的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劳教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司法厅和劳教局。然而作者在报道中所传达出的东西里,没有猎奇、没有亵慢,也没有试图引起同情,有的只是尊重与真相。在这篇报道中,我们读到了作者不动声色的情感和坚定揭示真相的决心。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转折期。任何一件事情,必须要有一个真相,不能说把昨天的一切遮盖起来就可以走向明天。她们所受的伤害还存在。只有把真相说出来,才能总结经验;只有面对它,才能摆脱昨天,迎来未来。劳教制度的改革不能将之前她们所遭遇的不公一笔勾销,真相永远是最重要的。

袁凌说,这些阴暗的东西都是有能量的,它会损耗你的心力,它就像一个很深很深的矿洞,漆黑的,没有灯,你得先摸索着下去,然后还得出来,这个过程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好多记者克制不住自己,在稿子里抒情,但是一抒情就反映不出来那个黑色的质地了。那个黑色的质地如果你拿颜色去涂它,拿一个小灯泡去照它,你就把它诗意化了,这样是不行的。

马三家女子劳教所

记者感言:

3月,北京已萌动春意,沈阳却是冰雪厚积。马三家这座有57年历史的劳教城,覆盖在沉寂的冰雪中。

劳教城的入口挂着“思想学校”的牌子,但里面的多座劳教所、戒毒所皆是高墙铁丝网,现代化的监禁设备在寒冷的太阳下熠熠发光。

我目睹了封死窗户的劳教车间,以及大院里高高矗立的雷锋像。正值学雷锋日,这位“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寒冷”的一代精神偶像,第一次在我心中和劳教所联系在了一起,我也领悟到劳教制度的历史悖谬。在这座沉郁的北方城市里,经过几天的奔波辗转,我终于接触到一些人和线索,尤其是敢于讲述情况的内部人士,他们让我明白,任何地方,在看似灰漠一片的铁幕背后,仍然有人存在。

这足以补偿我通过正面渠道在司法厅及下属劳教局等部门遭遇的寒冷。传达室的反复推手,门卫的呵斥,终于进入大楼后因为没有官颁记者证而遭遇的面有得色的拒绝,使我尽尝在中国做一个调查记者的内心挫折。

最后,我需要面对繁杂的材料,它们像一堆闪着光的金属、冒着烟的灰烬,需要在其中翻找、穿插、剪裁、印证,使已经被埋没、焚化的它们重新具有呼吸,站立起来并且发言。也许,让它们活过来需要的其实并不多,只需一点心血。但要把针刺入自己的心腔,取得这一点心血,对于我来说仍极其艰难。

稿件见报的情形仍历尽曲折,为了这个似乎不合时宜出生的孩子,幕后的努力者不止一人。我深深感到,邪恶本身具有一种能量,能遮蔽掉接近它的很多努力。但与此同时,真实本身拥有的力量仍旧无可匹敌。让沉默者发声,这就是我该做的。

(袁 凌)

资料来源:

[1]《中国劳教制度简介》,http://www.takungpao.com/news/content/2012-08/15/content_937924.htm,2012年8月15日。

[2]张志安、刘洪岑:《理解生活的质地,才能还原生活——专访〈财经〉杂志记者、Lens杂志主笔袁凌》,《新闻界》2013年第22期。

破除封建迷信 揪出利益关系网

——评《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

周彩春

核心提示:2013年7月22日,《新京报》刊发了记者张寒采写的深度报道《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文章刊登后各大报纸纷纷进行转载,央视的《面对面》和《焦点访谈》还特意为此做了一期节目,更深一步探究这位所谓的“大师”。张寒以其扎实的写作功底对王林进行生动的勾勒,将“大师”王林的真实面目展现在公众面前,并对其背后复杂的官商网络进行了揭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王林 气功大师 迷信 科学《新京报》

入选理由:2013年7月22日,《新京报》记者张寒发表了一篇名为“隐秘‘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的报道,这篇报道让曾经风光无限的王林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中,将王林从神坛上拉下来,并揭开其不为人知的金钱王国。

在这篇五六千字的深度报道中,记者没有矫饰,没有过多的倾向,而是在极力地呈现事实,对平衡艺术的掌握、客观报道的手法、层层深入的挖掘,再加上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使得王林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王林是如何缔造他的金钱王国以及他背后的关系网络的。此稿一出,引发了全国的报道热潮,将王林推至风口浪尖。张寒的报道揭开了“大师”神秘的面纱,不仅让读者看到了所谓“大师”的骗局,还启迪着人们要拒绝迷信、相信科学,要践行“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大师”身后复杂的官商网络,在将大师拉下神坛的同时,也将那张官商运作网晒了晒,有利于当下反腐倡廉工作的进行。

一、报道采写背景

(一)新闻线索的发现

张寒之所以会注意到王林,主要是因为网上流出的马云、赵薇等拜访王林的合照,然后知道了王林是所谓的“大师”。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张寒觉得这条新闻线索应该可以深挖下去,找出有价值的新闻。张寒在接受央视的采访时说:“因为我觉得,就是在现在,很难说真的会有大师,我看到这种照片,就很好奇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查了一些相关资料,我觉得他好像还活在20世纪90年代,他在2013年突然出现,而且还有马云这样的重量级的人物去拜访,所以我就想去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张寒联系了当地的记者,让他们帮忙联系一下王林,然而王林并没有答应接受采访。但是张寒还是去了王林的“王府”,在说明来意后,王林答应了接受采访。

(二)气功在20世纪的热潮

气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掀起席卷全国的热潮,“气功大师”们在当时更是备受关注。1978年,上海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顾涵森和上海中医学院的林厚省在《自然杂志》刊文,宣称气功师所发之“气”是一种红外电磁波。1986年,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成立。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气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指出“练功可以开发人体智能,对个人健康有好处,对祖国四化建设也有好处”。在科学家们的追捧下,古老的“气功”似乎走向了一个与“科学”联姻的时代。与之相应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全民气功热”,各种气功报告、气功表演会、气功医疗院,以及相关的出版物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那个时代的气功迷多达6 000万人。

(三)气功“大师”王林

就在“气功热”席卷中国的时候,涌现出了一大批“气功大师”,而王林就是其中一位。他以“空杯取酒”、“空盆变蛇”等所谓的“神功”而红极一时。但在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点名要破除伪科学,这股“气功热”才逐渐消退,“大师”们也相应地纷纷被拉下神坛。与王林同时期成名的“气功大师”们,有的被判刑,有的流亡国外。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大师们一个个都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而王林却回到自己的家乡——江西省芦溪县,靠着气功表演和为人治病,一直延续着自己的“大师”神话,并且游走在明星、巨贾和高官之间,通过各种手段,搭建了属于自己的金钱王国。张寒的报道出来后,给王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其躲到了香港,江西省卫生厅也表示,对王林是否涉嫌非法行医已经着手调查。

二、报道文本分析及评价

张寒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反响,与文章的特色是分不开的,下面笔者就对这篇报道进行详细的评析。

(一)新闻价值大,吸引受众眼球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一般来说,新闻价值包括五个要素,即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及趣味性。

而张寒的这篇报道就包含了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等要素,因而这篇报道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是很高的。

首先,在2013年7月马云等人拜访王林的消息传出后,张寒便着手对王林进行了采访,在7月22号推出了这篇深度报道,张寒抓住了新近发生的事件,因而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其次,当马云等人与王林的合照在网上流出时,一度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使这位王林“大师”又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大家不仅回想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功潮”,也产生了很大的疑问——连这些社会精英们都趋之若鹜,这位王林“大师”是何许人也?难道他真的有什么特异功能?张寒的这篇深度报道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王林,为受众解决了疑问,对受众摆脱迷信思想,转而崇尚科学起了一定的作用,因而体现了新闻的重要性。

最后,马云是商界精英,而李连杰和赵薇则是娱乐圈一线明星,他们都有着很大的名气。明星、巨贾、大腕们的介入使得对王林的报道具有了显著性。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很多新闻都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只有那些新闻价值高的新闻才能脱颖而出。张寒敏锐地抓住了新闻热点,并挖掘了其内在蕴含的新闻价值,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网络的兴起,使得新闻的“快”已经失去了竞争力,“独家”也基本不存在。在这样的形势下,纸媒纷纷在“深”上大做文章,以此来抢占一席之地。而张寒的这篇报道很好地体现了纸媒报道的深度,可谓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在文章中,作者的视野并不仅仅停留在王林身上,而是由表及里,呈现出王林的金钱王国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网络。文章共分为九个小节,每节都设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人物志”“气功还是杂耍”“营造治病传奇”“被修改的人生”“掮客”“放高利贷的秘诀”“师徒纠纷”“慈善家王林”“光环渐褪”。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四个部分是对王林的介绍以及对这位所谓“大师”的“特异功能”的介绍,让读者对王林有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五个部分进一步阐释王林是如何用自己搭建起来的关系网络去谋取钱财的。王林利用自己与官员的关系,为商人拉来项目,并从中获取利益。如文中说“王林自称和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是好朋友。2006年,他引荐本地企业家邹勇去找刘志军,申请下了一个货场——赣西电煤集团”。之后,“邹勇为感谢他办成事,给他送了1 740万元的礼金和劳务费,并给他买了辆车”。

在这样由表及里的报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大师”的“民间杂耍”,更看到他背后的利益关系网络。到此,读者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实业的“大师”可以开着豪车,住着“王府”,游走在权贵、商贾之间。

(三)平衡报道,展示两方面的消息源

“平衡”是指在报道中不偏不倚,张寒在关于王林的报道中很好地掌握了平衡的手法,体现了新闻记者的专业主义精神。张寒在接受凤凰网记者采访时也说道:“你写每一句的时候,要特别斟酌,一定要有不同的消息源,你要有一个证据链,能不能找到第三方,和他们双方都有关系的人,这些都是挺重要的。”

回到对王林的这篇报道中,在对每个新闻点的呈现上,作者都力求听取两方面的意见,而不是听取一家之言。比如在“营造治病传奇”这一节中,作者首先是引用了王林的秘书雷帆的观点,说大师为给人治病导致脑瘤侵入大师的脑子,接着便引用了跟随王林十多年的李密(化名)的观点,认为“王林很少给本地人治病”。除此之外,对于从相反一方得来的消息源,作者总是会求证王林本人。如在“被修改的人生”这一节中,作者先是引用了王林的街坊欧阳耀南的观点,说:“在下乡插队前,王林从未离开过芦溪。他跟着街上玩杂耍的人学会了变酒、变烟。下乡后,萍乡的杂技团到他下乡的地方表演,看王林在这方面有些基础,教了他半个月。”紧接着作者便进一步向王林求证,而王林则认为:“他说一起长大不代表他知道我有没有离开芦溪,那时候谁顾得上谁?”对正反两方观点的叙述,可以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文章,不会产生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作者在对王林的刻画上摒弃了“非黑即白”的观点,在对王林的金钱王国以及如何构建这个金钱王国进行叙述后,作者还写了一节“慈善家王林”,文中写道:“民政局社会救助管理局副局长潘忠伍说,在他任上,王林已经坚持了十多年。多时(捐)几百万,少时也有几十万。”

在以受众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只呈现一方面的消息源,会让读者产生抵抗的心理,而两面呈现则让读者掌握了自主权,让读者自己去判断。作者运用平衡的手法无疑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满足了读者希望自己做主的心理。

(四)善于运用客观报道的方法,深谙“藏”的艺术

客观报道是指新闻陈述客观事实,不掺杂作者本人的观点。张寒说,客观永远是记者的首要标准,个人情感,如善良、同情等要尽量不介入报道当中,做记者要善良,但报道还是要以客观为第一位。

我们看到在这篇报道中作者用的大多是叙述的手法,让事实说话,并没有对事件直接发表作者的意见,然而本着媒体应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原则,作者将自己的观点隐藏在事实中。无论是对王林本人的介绍,还是对他背后的关系网的介绍,作者都在极力地呈现事实,或是叙述事实,或是引用王林自己的话,或是引用王林身边的人的话。然而在叙述中,作者并不是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砌,而是叙述每一个事实,引用每一句话都有着作者自己的考量。作者在呈现事实的同时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其中。如在对王林狱友黄招君的采访中指出“他在监狱里没有见识过王林有什么功夫,有就不会被打了”。王林在监狱里变过“空杯来酒”,在黄看来并不稀奇,“那时在监狱里是可以弄到酒的。但在牢里,王林从来没变过蛇”。还有最后引用李密的观点:“曾有人发现他在一个福建人那里买蛇。还有人在他的花园里发现了一大堆被埋的蛇骨。他们想,这也许是他断蛇‘复活’之后的那些牺牲品。”在这样的事实呈现中,再加上读者自己的一点思考,并不难看出王林“大师”的骗术。

(五)生动的细节描写,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描写的对象跃然纸上

细节虽是细小的事情,然而生动的细节描写却能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深刻地体现所要描写的人物和事物。在新闻写作中,细节是新闻中的说服力,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就很好地勾勒出王林的形象。比如,在“气功还是杂耍”一节中,记者说到司马南对他的质疑后,王林“站起身,双拳紧握,屈臂横在眼前。大喝一声,打了一套拳。最终的定格是金鸡独立,食指和中指死死地指向一个点”,并说“你司马南吃几碗饭,敢和我叫板?我用气功隔几十米都能戳死你”。这些动作和语言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威严,看到他在遭到质疑后的愤怒与不满,似乎真的在发功要将司马南戳死。然而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王林感到了疲惫,王林“靠在椅子上,显得意兴阑珊”,说了句“算了,不跟他计较”。作者以这样的细节结尾,耐人寻味。也许王林是没法去计较,他终究是个凡人,并不具有什么特异功能,更不是什么“神”。被从神坛上拉下来,他不过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总之,这样生动的细节描写,仿佛王林真的就站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身临其境,给读者以真实感和现场感,让读者看到一个真实的王林。

三、报道引发的思考

在这个我们自认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还是看到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大师”们,从张悟本到李一再到现在的王林,也许今后还会出现更多的“大师”。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些“大师”们层出不穷?且能网罗大批忠实“粉丝”?为此,笔者给出了以下思考。

首先,中国的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在古代,统治者为了让百姓拥护自己的统治,刻意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帝王们都称自己为“天子”,是上天派下来统治百姓的,而且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都充斥着女娲、玉帝、王母、菩萨这类仙与神。官方的推崇再加上文化的渲染使得中国古代的人们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到了近代,陈独秀将“赛先生”引入中国,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然而到现在,科学被引入中国也不过百余年,想要颠覆几千年的封建迷信思想,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毕竟有它的局限性,科学并不是对所有问题和现象都能进行解释的,因而更加助长了这种封建迷信思想的传播。

其次,官员、名人的推波助澜。有些官员和名人出于个人的原因,在事业取得成就之后,就开始相信所谓的“大师”们,想要得到“大师”们的庇护来保住自己取得的地位。而官员、名人对普通民众来说有一种权威性的作用,会让民众失去质疑的能力,转而加入拥护“大师”们的行列中。

最后,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国现在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人们在精神上变得焦虑不安,在追求物质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似乎在不断地缺失。在这样的状况下,那些“大师”抓住了人们精神上的迷茫乘虚而入,从而俘获了大批信徒。

四、总结

对普通民众来说,也许很多人真的是被所谓“大师”的“民间杂耍”所欺骗,但是对于很多官员、明星来说,去拜访“大师”也许绝不仅仅只是相信“大师”所谓的神功这么简单。在这些人眼中,气功的真假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通过王林搭建起一个利益的社交平台。至于在这个平台上,要了解他们到底有没有触碰到法律的底线,则需要相关部门的介入调查。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上台后,反腐力度不断加强,在这样一种有利的反腐氛围中,不妨从“大师”身边的人入手,也许能揪出一批“苍蝇”,甚至是“老虎”来,要知道已经落马的宋晨光和刘志军可都是王林以前的座上宾。总之,张寒的这篇报道打破了一些国人的迷信,同时也在那张官商勾结的利益关系网上开了一个洞,体现了媒体引导民众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记者感言:

我没想到关于王林的稿件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

我只是按照平时做调查记者的步骤,一点一点地去了解真相,找到合适的人,努力撬开采访对象的嘴巴。

王林大概也不会想到,他接受我的采访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暴。他以为,这还是他的时代,他以为媒体是可操纵的。

王林受关注,有他本身所具有的戏剧性。20世纪90年代的气功“大师”,偏安一隅,却织着一张权钱网络。

我不想勾勒一个只是和明星交往的所谓“大师”。我想勾勒的是,一个“大师”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这篇稿件之所以受称赞,也许是大家都看到了这一点。猎奇不是目的,呈现大师背后的官商勾结和金钱真相才是一个记者应该做的。

(张 寒)

资料来源:

[1]胡一峰:《“气功”的那些前尘旧事》,《文史天地》2013年第11期。

[2]智效民:《偶像崇拜与伪科学泛滥》,《民主与科学》2013年第4期。

[3]《“大师”王林何以不倒》,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wanglin/,2013年7月24日。

[4]陈芳:《〈新京报〉记者张寒:专业精神和职业精神对记者很重要》,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11/11/31139104_0.shtml,2013年11月11日。

[5]李济克:《莫将心灵托付“大师”》,《共产党员》2013年第18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