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乌衣巷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雅瑟 著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后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贬为郎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任太子宾客,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其诗涉猎题材广泛,雄浑爽朗,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著有《刘宾客集》。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①乌衣巷: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

②朱雀桥:秦淮河上的桥名,与乌衣巷相近。

③王谢:东晋王导、谢安诸豪族皆住乌衣巷。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此诗以精炼的语言、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抚今追昔,抒发了世运无常、人世沧桑的感慨。诗的前二句写乌衣巷用“野草”、“夕阳”两种景物表现现在的荒凉景色,后二句是说当年世族之地的乌衣巷,车水马龙,一派豪华,现在却景象全非,已成为老百姓的住宅。形象的对比,写出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表现了诗人阅尽沧桑后的沉思,语言浅显,含意深刻。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而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注解】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省黄石市东,三国时东吴在此设防。

②王浚句:指晋益州刺史王浚率战船由成都出发直取吴都的史事,后吴投降。

③金陵:即建业(今南京)。

④千寻:古八尺为一寻,这里形容铁锁极长。

⑤降幡:降旗。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

⑥枕寒流:临靠长江。寒流:指秋天的江水。

⑦故垒:指六朝以来战场遗迹。

【赏析】

这是一首感叹历史兴亡的怀古诗篇。作者从夔州调往和州途中觅古抒怀,借西晋时晋吴之战以及建都金陵的几个王朝相继败亡的历史,借古喻今,唤起人们吸取历史教训。结语直点现实,突出反对藩镇割据、坚持国家统一的主张。这首诗把史实、实景、真情三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深沉苍凉的意境,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解】

①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

②巴山楚水:诗人多年贬官生活中,多次迁徙,这里“巴山”、“楚水”指被贬谪的地方。

img54

③二十三年:诗人从805年贬为连州刺史,到828年应召回京,共二十三年的时间。

④闻笛赋:晋向秀的友人嵇康、吕安被害后,一次途经他们的旧居,闻邻人笛声悲凄,乃作《思旧赋》。这里借以抒发对已故旧友的怀念。

⑤“到乡”句:暗用《述异记》中王质进山观棋而斧枘朽烂的故事。此处诗人以王质自比,言被贬离京二十余年,有隔世之感。

⑥“沉舟”二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慨叹宦海风波险恶,人们的身世遭遇各有不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