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节 乡土小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作者:傅书华,徐惠琴 主编


第三节 乡土小说

内容提要

鲁迅是开创乡土小说范型的先行者,他的《故乡》《祝福》等篇,以对东南沿海乡镇人事的出色描写,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展示了新的路径。学步鲁迅、注目乡土的青年作家有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黎锦明等,构成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颇为可观的乡土小说家群体。他们寓居北京、上海,创作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乡土小说作为一股持久的创作潮流,给新文学之初注重城市青年知识分子生活的单一化命题,带来了清新的泥土气息,拓宽了新文学的取材视野,熏陶吸引了更多文学爱好者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广阔的农村社会。由于乡土作家大都是离开农村、“侨寓”在城市的知识青年,一般缺少鲁迅那样深刻把握农村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因而作品有单纯展示农村生活图景的倾向,反思力度较弱。但是,乡土作家为深化现实主义所作的努力仍然功不可没。

教学建议

1.简述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形成的原因。

2.细读教材指定的精读作品,体会与掌握其对奇特民俗的描绘,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及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理困苦的表现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

3.结合评论摘要2,梳理与鲁迅的农村题材作品相关联的族类的乡土小说作品。

4.以鲁迅对“乡土文学”的界定为出发点,理解这一文学群体涌现的文学史背景,即回忆、乡愁、风土、写实。

精读作品

王鲁彦:《黄金》《菊英的出嫁》

许杰:《赌徒吉顺》

台静农:《拜堂》

彭家煌:《怂恿》

评论摘要

1.第一,周作人民俗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周作人对乡土文学地方特色的推崇,抓住了乡土文学的一个基本因素,他对“土气息、泥滋味”的提倡,从地方风景、地方风俗、地方风情的角度强调了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内涵,客观上也纠正了当时文界创作的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并为中国新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指明了一条民族化的创作方向。他的乡土文学理论直接影响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京派乡土文学家,从20世纪乡土文学的发展流脉上看,他也影响了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并给新时期出现的地域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形成了20世纪注重地域色彩的乡土文学流脉。

第二,茅盾政治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茅盾深刻的理性意识,使他超越了周作人对乡土文学中地方色彩的单方面注意,认为单有“特殊的风土人情”,“只不过像看一幅异域的图画”,提出“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由于茅盾对政治的偏执,使他把乡土作家的超越意识引向了阶级的、政治的单一视角,这使他的乡土文学理论,在突出时代政治因素的同时,却把乡土文学的丰富文化内涵给限制住了。……茅盾的乡土文学理论,在30年代对社会剖析派的乡土文学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40年代的赵树理模式的乡村文学,应当说更多地接受的也是茅盾的乡土文学理论……随着政治意识的逐渐强化,乡土性呈现为不断弱化的趋势,到60年代以后,则只能说是农村题材小说了。而新时期以降,茅盾的乡土文学理论依然有着最广泛的影响,形成了目前等同于农村小说的最宽泛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概念。

第三,鲁迅文化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鲁迅乡土文学理论高屋建瓴的文化视角,使他的乡土小说不仅有对农民保守、愚昧、麻木、落后的批判,而且对知识分子自身所受到的传统文化的负面因袭也进行了强烈的自省。鲁迅将文化的改造置于民众之中,认为“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造,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显示了他对文化改造的清醒认识。而鲁迅对生存于中西方文化夹缝中的知识分子迷惘、颓唐、绝望、抗争的描绘则显示了他对文化改造的深刻判断。

罗关德:《二三十年代倡导乡土文学的三种理论视角》,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

2.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实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但是,无论是鲁迅还是那些后来被称为乡土作家的青年作家,在20年代初、中期都不曾明确使用过“乡土文学”或“乡土小说”的概念,更未以此相标榜。最早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后来人们便沿用这一概念指称这一时期的这批作家的创作。

乡土小说作家很多都是直接受鲁迅小说影响并有意识地模仿鲁迅而开始创作的,大都师承了鲁迅小说的批判国民性特点,较少造作,克服了概念化,以一种质朴和真实的面貌为当时小说创作界吹进一股清风。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9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乡土小说从20年代中期便形成一股持久的创作潮流,给当时的文坛带来清新的泥土气息,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相对狭小天地,拓宽了新文学的反封建题材,影响和吸引了一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转到民众(主要是农民)的身上,而使得新文学和社会生活土壤的联结更形紧密。乡土小说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用巨大,大部分乡土作家从关心个人的感伤情绪、个人回忆,到关注社会和民众,从浪漫理想转向对现实的探索;并纠正旧小说遗留的简括式叙述方式,加强实地描写,加强场面、人物的细节描写,小说的重心由情绪、情节的展示转向以人物为中心的刻画。许多乡土作家从早期的主观抒情,越到后来就越归向客观写实,甚至讽刺,让现实主义在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当然,乡土作家都是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一般还缺少把握农村复杂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还未能像鲁迅那样的深邃,往往单纯地描绘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景,总体的艺术质量尚属稚拙阶段。但作为一个潮流,一个流派,乡土小说对于现代小说的确立是有不小贡献的。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7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在这派作家的作品中,出现了一些与鲁迅的农村题材作品相关联的族类。比如,存在一个《故乡》族类,即以平等的、尊敬的态度回忆作者童年时代留下深刻印象的农民朋友。王鲁彦的《童年的悲哀》,描写一个多才多艺,把童年时代的“我”引进音乐的世界的青年农民阿成哥。……虽然一些作品对宗法制农村的没落流露了感伤情绪,但是它们对劳动农民的态度是真挚的、深厚的。其次,有一个《祝福》族类,即那些对农村劳动妇女,尤其是被损害的寡妇,致以深切同情的作品。台静农的《红灯》写一个寡妇的儿子无辜被官兵杀害,她怀着深挚的母爱用红纸制作一个小灯笼漂入河中,想超度亡子越过阴间的苦河。……再其次,是《阿Q正传》的族类,这类作品以诙谐的笔调写悲惨的农村故事,体现了作者对落后的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彭家煌的《陈四爹的牛》、王鲁彦的《阿长贼骨头》、许钦文的《鼻涕阿二》皆属此类。……但是,这类作品步武《阿Q正传》的痕迹较为显露,大多未能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娴熟地融为一体,因此,它们是缺乏引人注意的艺术突破的。

总之,乡土写实流派的历史贡献,在于推动现实主义的命运和农民的命运相结合,推动外来文学的影响和本土的地方色彩相结合。它没有金鼓齐鸣的声势,却有埋头苦干的作风。也许我们可以责怪它不够开阔、不够热烈,但无论如何不能否定它的坚实。作为一个流派,它是脚踏实“地”的,写的是土地的儿子,散发的是土地的气息。这个流派的一些青年作家,在初涉文坛的时候可能尚不能娴熟地驾驭乡土题材,或者犹豫于主观与客观的选择之中,或者把一些文雅的和欧化的话安在乡下人口中,或者过分注意描写自然风景和奇特的风俗,不太善于揭示生活的社会本质,但是由于他们联系着土地,联系着土地的儿子,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人阅历的加深、艺术的成熟,他们往往显得脚跟牢固,后劲充足。许钦文、废名比较早出,已经描写了一些地方色彩,但后出的彭家煌、台静农却创造了比他们更坚实的艺术境界。王鲁彦、许杰、蹇先艾早年已写出一些成功的作品,但他们的后期却产生了愈来愈多的佳作,这些都反映了这个流派底气深厚,步武结实,不断地走着上坡路,一直下接着三四十年代更加繁荣发达的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因此,乡土写实流派尽管一时的气势不如人生派和浪漫抒情派,但它无疑是一个上升的流派,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流派。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418、429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5.鲁迅将“乡土小说流派”的作家作品称为“侨寓文学”,其用意并不仅仅像人们所阐释的那样,只是“隐现着乡愁”。我以为,鲁迅之所以将这个流派与勃兰兑斯的“侨民文学”(亦作“流亡文学”)相比较,除去“乡愁”和“异域情调”的意义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鲁迅和这一批“乡土小说”作家有着相同相近的观察社会与生活的共同视角,即:童年少年时期的乡村或乡镇生活(这成为一个作家永不磨灭的稳态心理结构)作为一种固定的、隐形的心理视角完整地保留在作家的记忆之中,“乡村”作为一个悲凉的或是浪漫的生活原型象征,它是作者心灵中未被熏染的一片净土。当这些乡村知识分子被生活驱逐到大都市后,新知识和新文明给作家带来了新的世界观和重新认识世界的方式,“城市”作为“乡村”的背反物,使作家更清楚地看到了“乡村”的本质。于是,一方面是对那一片“净土”的深刻眷恋;另一方面是对“乡村”的深刻批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乡愁”便包含了批判的锋芒,而“异域情调”又蕴涵着对“乡土”生活的浪漫回忆。这种背反情绪的交织,几乎成为每一个乡土小说家共同的创作情感。从鲁迅开始,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种特殊的情感互换的表现视角,即:乡村蒙昧视角与城市文明视角互换、互斥、互融的情感内容。也就是作者们采用的观念往往呈“二律背反”现象:有时是用经过文明熏陶的“城市人”眼光去看“乡下人”和“乡下事”;有时又站在“乡下人”的立场上去看待“城市文明”。所以,就整个“乡土小说流派”作品来看,由于每个作家在处理题材时的世界观和艺术心境的差异,在表现悲凉乡土上的情感也就有所不同,所呈现出的对乡土社会的文化批判力度也就因人而异。

丁帆:《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载《江苏社会科学》,1992(4)。

6.这一作家群具有大致相近的创作追求。一是续写鲁迅的国民类型。……继续着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塑造了许多鲁迅小说中写过的乡间国民类型。……作者在他们身上无不寄寓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饱含了从国民心灵深处探寻民族悲剧根源的深层思索。二是鲜明的地域特色。“乡土文学”作家群的作品大都写出了自己故乡的地域特征。他们在地域里找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创作题材,找到了艺术个性之源,找到了文化之根。……三是“真气”中的乡愁。这些作品注重对乡土生活原汁原味的真实录写。那充盈于作品中的乡土情韵和泥土气息,使人无法怀疑其真实性。“乡土文学”作家不仅追求“真”,而且追求“深”。他们试图在对乡情乡音的精细描绘中展示真诚的乡思乡愁,进而在对乡思乡愁的展示中透露出自己对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患。因此,“乡土文学”作家虽然所写地域不同、风格各异,但都具有一种共同的悲剧品格。

朱德发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377页,济南,齐鲁书社,2004。

泛读作品

王鲁彦:《柚子》

许钦文:《鼻涕阿二》《石宕》

台静农:《红灯》

蹇先艾:《水葬》《在贵州道上》

许杰:《惨雾》

黎锦明:《唐寡妇》

评论文献索引

赵学勇.20年代乡土小说与现代意识.兰州大学学报,1990(3).

杨剑龙.沿着天才的脚迹前行——论鲁迅对二十年代乡土作家的影响.鲁迅研究月刊,1991(10).

杨淑媛.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接受与借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3).

肖成.20年代乡土小说风俗描写一瞥.福建论坛,1996(6).

于文秀.漫谈20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学术交流,1997(6).

钟俊昆.文化批判: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一个视点.社会科学,1997(11).

凌宇.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文学评论,2000(4).

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王嘉良.启蒙语境中的乡土言说——“五四”浙东乡土作家群论.文学评论,2004(3).

刘丽华.论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的民俗文化批判.东岳论丛,2009(3).

拓展练习

1.鲁迅的乡土小说因其冷峻的批判意识和深刻的思想启蒙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示范性和开创意义,这使中国乡土文学一开始就具备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审美价值。乡土作家在小说中所构建的地域文化,如“陈四桥道德”(王鲁彦《黄金》)、“枫溪村文化”(许杰《赌徒吉顺》)、“桐村文化”(蹇先艾《水葬》)、“松村文化”(许钦文《鼻涕阿二》)等,是继“鲁镇——未庄文化”之后,形成的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乡土文化世界。和鲁迅一样,他们在表现农村生活情状的同时,不忘记冷峻的文化反思。因而理性批判与对乡土的留恋构成了乡土小说最为突出的矛盾。阅读文本,对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予以阐释。

2.地方色彩浓郁的作品,往往具有民俗学的价值,可作民俗学者的参考。试结合具体作品,就20年代乡土小说民俗方面的叙写做一个总结。

3.自从鲁迅先生开创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乡土文学一直保持着强盛的创作势头。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又有了身在华北的大量汲取民间民俗话语的赵树理、马烽和抒情型的孙犁等人,以及更接受西洋写法的柳青、周立波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乡土文学更是蔚为大观,直到80年代,始终是中国文学的主题形象。高晓声、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等作家,均以乡土创作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史地位。可以说,中国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农民文学。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文学这样,与农民形象、农民问题有如此深刻的不解之缘。对此现象应有一定的认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