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透视文化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记住乡愁:2017年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主题征文优秀作品选 作者:


从“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透视文化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杨乃庆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戏曲文化作为基层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组织开展15年,正是契合了上述精神和要求,充分发挥了文化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文化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看大戏·到西城”是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以文化馆自身拥有的硬件设施(两个剧场)、人才队伍(一批业务干部、业余艺术团队、文化志愿者)为支撑,于2002年创立的公益演出文化活动。历经15年的实践和发展,汇集了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话剧、曲艺等众多剧(曲)种,从每周两次的票房演出,发展成为每逢年节假日的文化馆公益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已经为辖区百姓演出了800余场,吸引观众30余万人次,受众群体覆盖全区、辐射全市乃至周边河北省的部分市、县,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看大戏·到西城”以戏曲普及为目的

西城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区域,梅兰芳大剧院、人民剧场、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国家大剧院、天桥剧场等大型专业剧场,满足了具有一定经济能力和专业水平群众观赏戏曲的需求,并引导了戏曲文化的发展趋向。而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缤纷剧场,则是群众文化、戏曲普及的百姓剧场,一年几十场的公益性戏曲演出让更多的社区普通百姓获益。由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业务干部指导扶持的馆属业余京剧团、评剧团、曲艺票房、文化志愿者等,在文化馆内的定期活动让更多的戏曲爱好者“在家门口唱大戏”;“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看大戏”。

2002年以来,西城区第一文化馆戏剧曲艺部作为“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的核心力量,整合多方资源,以文化馆为基地和平台,组织起了京剧、评剧、越剧、黄梅戏、话剧、曲艺等多支专业人才队伍,利用文化馆场地、服装、人力、资金等资源,每周举办一次小型演出,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端午、国庆、重阳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办多场大型演出,观众覆盖群体为全区乃至全市市民,为他们送上高质量、高水准的戏曲文化盛宴,引导了基层戏曲文化宣传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发展趋向。

(二)以多种形式运作“看大戏·到西城”

1.公共资源的充分利用

“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运作15年的实践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与戏迷观众需求相应的模式和体系。近年来,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以馆内剧场为主阵地,以西城区15个街道文化站、众多社区活动中心为基本点,还辐射区内公园、文博单位等场所,在每周固定时间以及重要年节假日等,在文化馆剧场、街道社区文化站点、公园、文博单位等场所组织“看大戏·到西城”公益演出,大大扩展了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硬件设施的可用资源及覆盖面。

2.专业艺术家与群众文艺的结合

2002年以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吴素秋、王吟秋、梅葆玖、吴吟秋,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谷文月、刘萍、李维全等,积极参与了“看大戏·到西城”的演出和业务指导。京剧名家宋小川、张慧芳、陈俊杰、包飞等,评剧名家马惠民、刘慧欣、韩建光等,以及京剧、评剧优秀青年演员方旭、王丽京、李博、侯宇、于海泉、郑岚等,常年多次与文化馆业余京剧团、评剧团联袂进行了名家名段、传统折子戏、经典大戏等的演出。曲艺名家连丽如、梁厚民、马增蕙、李金斗、马玉萍、王树才、崔琦等,青年相声演员王玥波、何云伟等,纷纷在众多场次的曲艺演出中登台亮相,大显身手。

这些名家荟萃、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演出,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和优秀青年演员无私的艺术奉献及对基层群众文化的鼎力支持,大大提升了“看大戏·到西城”的艺术水准和精彩看点,增强了专业文艺工作者与业余文艺爱好者和戏迷观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提高了“看大戏·到西城”公益演出的档次和水准,增强了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对文化馆业余戏曲团队、曲艺票房、文化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和演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带动、示范和促进作用。

3.传统戏曲艺术时代精神的体现

“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15年的实践和发展,培养、锻炼了西城区第一文化馆业务干部和馆属业余戏曲曲艺团队骨干成员特别是年轻骨干成员,吸引其他众多文化志愿者和戏迷票友积极参与到该文化活动项目中来。所创排演出的新剧目也获得了有关领导部门、业内专家学者和戏迷群众的广泛好评。

2015年,全部由文化馆业务干部和文化志愿者担纲主演的原创话剧《新北平市长》作为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缅怀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元帅的大戏,被西城区委列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成员集体观看了《新北平市长》的演出,还为武警部队、中学学生、社会各界等举办了多场专场演出,《新北平市长》还受邀参加了由中国话剧院举办的2016年度全国话剧剧目展演。

2017年,由文化馆业务干部创编,全部由业务干部和京剧、越剧、舞蹈票房骨干成员演出的京越版《梁祝》,浓缩和提炼了京剧《柳荫记》演出本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本的精华,增加了戏曲形式和舞蹈形式的伴舞,活泼生动,老戏新唱。演出当天,450个座位的缤纷剧场被以中青年为主的观众坐了个满满当当,演出进行中掌声不断、喝彩不断,演员谢幕三次,观众奉上数十束鲜花,争相与演员合影,反映了观众对京剧、越剧同台演绎《梁祝》的高度认可和对演员表演的喜爱,许多观众还致电、致信、发微博给区文委和文化馆领导要求加演《梁祝》,希望多编多演类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新编和创编剧目。

2016—2017年,文化馆组织京津冀三地曲艺家、戏曲家举办“京津冀曲艺专场”“京津冀鼓曲专场”“京津冀戏曲曲艺专场”等大型演出,拉开了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促进和开展三地群众文化交流的序幕。

2015—2017年,西城区第一文化馆戏剧业务干部指导义达里京剧社自编自演了一批京剧小戏:《社区赞》《唱社区》《争做最美家庭》《歌唱美丽家园》《普法知识》《老年学堂是我家》等剧目,在“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中演出和到其他街道社区巡演,起到了很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用。其中《社区赞》宣传的是“绝对忠诚、责任担当、首善标准”的“红墙意识”,歌颂的是具有“红墙意识”的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群众,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景俊海副书记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北京电视台给予了全剧录像和在《北京新闻》中播放报道。

4.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源的利用

“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在项目运作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经费紧张、人手不够、场地限制等问题。说明基层戏曲文化活动的运作,不仅靠活动执行团队的努力,更多的还是要靠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资源和力量统一,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基层群众送上精美的戏曲文化大餐。

多年来,在西城区文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文化馆不断加大对“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的同时,还主动联系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战友京剧团、中国评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国家话剧院、北京曲艺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等专业院团的演职人员,联合兄弟区文化馆的专业工作人员,以及市和区著名戏曲、曲艺票友等,加入“看大戏·到西城”的演职人员行列,形成了一支艺术形式多样、老中青相结合的专业级演职人员队伍,为“看大戏·到西城”艺术水准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专业人才资源基础。

充分利用区内各街道社区市民活动中心以及月坛公园、历代帝王庙、白云观等对外开放场所,也是“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的一个新机制或者说一个新亮点——从文化馆一个点,覆盖到全区20余甚至更多个面,进一步将“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直接送到各街道社区,演进居民群众的家门口。

通过公共资源的利用、专业艺术家与群众文艺的结合、传统戏曲艺术时代精神的体现、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源的利用等四个方面的努力,“看大戏·到西城”已经成为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成为西城区乃至北京市百姓心目中的一个文化活动品牌,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赢得了戏迷观众的强烈反响和热切追捧,收获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二、让北京·西城百姓忘不掉乡音记得住乡愁

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舞台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其中尤以京剧为最,被称为国粹艺术。西城区南部地区早年被誉为“京剧之乡”“梨园盛地”,著名演员聚居、科班林立,戏楼集中,培养和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如“同光十三绝”以及各行当、各流派不同时期的京剧艺术大师级的领军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中国评剧院等众多艺术院团坐落区内,可以说是戏曲文化人才济济、资源充沛、底蕴丰厚。这些优势同时形成了一大批戏迷票友对中国戏曲和戏曲文化的强烈喜爱与热切追捧,形成北京·西城人的乡音、乡愁之所在。“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正是在这种基础和背景下诞生、坚持、发展起来的。

(一)戏曲文化与基层戏曲文化

基层戏曲文化的发展是以契合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戏曲为载体,宣传、普及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文化模式,是深深根植于基层的文化现象。现阶段,基层戏曲文化的发展、繁荣也融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切入点和助推点。

现在戏曲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突破了“一桌二椅”式表演,舞台美术越来越注重写实,专业院团的演出水平精湛、设施精良,大多安排在国家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等知名剧场,因此造成了剧目成本高、演出票价贵,与普通群众拉开了些许距离。对比起来,以群众文化主阵地——文化馆为基地的基层戏曲文化活动则是公益性的,是为百姓需要提供免费舞台,让热心公益的专业演员、文化馆业务干部、戏迷票友等在这公益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既可以充分满足群众自娱自乐的需求,又可以寓教于乐地宣传和普惠群众。

在“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的带动和辐射下,西城区第一文化馆的群众戏曲文化有了比较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是巩固和壮大了本已小有名气,从创立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的馆属业余京剧团、评剧团、曲艺票房队伍,已经从可以学唱经典唱段、学演精彩折子戏,发展到了能够演出全本经典大戏和复排骨子老戏、创排现代新戏;二是形成了专业演出、专群结合演出、文化馆业务干部带团队演出、街道社区票房演出等多种形式,以及在大剧场演出、在小剧场演出、在街道社区文化站点演出、在公园及文博单位露天演出的多种机制;三是强化了对街道社区戏曲票房的指导和辅导力度,发挥了身在社区可以更直接接触群众、面对群众、宣传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

(二)让北京·西城百姓忘不掉乡音记得住乡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一体化,让更多的北京人、西城人在国内流动,在海外流动。不论走到哪里,雄伟的天安门、巍巍白塔、金碧辉煌的祈年殿、高耸的佛香阁都是他们的思念,西皮二黄、北京琴书、京韵大鼓都是他们不舍的乡音。正所谓“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切实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让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道德教育、审美价值、民族认同等方面对基层民众有了深入、切实的影响,让百姓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对北京、对西城都保持更加深刻的思念和永恒不变的认同。

西城区第一文化馆还从2016年起接纳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带领国外青年到文化馆进行戏曲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以“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的成功模式和机制为平台,为外国留学生和访华青年团组举办了多场“中国京剧赏析讲座”,讲授京剧基础基本知识,演出京剧、昆曲经典剧目唱段、选段。并于2017年为主要面向在华外国留学生和外国青年访华团组传播中国戏曲文化的“‘青年之桥·丝路之语’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基地”挂牌,开创了群众文化活动为国家“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促进中外青年交流、中外文化融合的途径,让更多的外国青年一代了解、熟悉、掌握北京乡音——京剧和曲艺,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从中领略为人处事的道理,领略中华传统美德的无限魅力和强劲生命力,把北京乡音——京剧和曲艺向世界各国传播,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党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继续组织开展好“看大戏·到西城”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馆在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职能作用,让西城百姓、京城百姓从戏曲文化中感知和受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忘不掉乡音,记得住乡愁,在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进程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