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新媒体对校友工作的提升作用

中国高校校友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16) 作者:张美凤,唐杰


三、新媒体对校友工作的提升作用

1.新媒体技术加强了校友个性化服务

新媒体的发展呈现的是越来越人性化的细微服务精神,在提高用户参与度上做得也越来越深入、精细,这也是改变原来校友信息平台单一的发布式信息输出方式的有利途径。在校友信息平台建设中,平台的一些主要功能模块,如发布信息,加入圈子、活动,查看好友动态等,将手机/平板电脑/相机上的照片、视频等即时上传,都能够利用现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媒体应用的公开借口实现网络与移动媒体的资源共享与同步。如在校友更新个人信息时,平台自动根据其更改的字段(居住地方、工作单位等)向其推送相关的信息及服务,如同城活跃校友及校友会、相关行业的知名校友及行业校友会等,还可以直接推送当地活动的邀请及行业圈子的邀请等[4],为校友提供更具人文关怀的贴心服务。这种对于个体校友来说,体验的就像是一对一的服务。

新媒体越来越人性化的发展也让使用者产生一种一切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感觉。那些轰动的、爆炸性的信息能得以快速传播,那些看起来不足道,但随时可能在身边出现的信息也同样得到了飞速扩散。如同成功校友的经历会被大家不停转载,普通校友的故事也一样有他的精彩,可以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传来传去。很多人都感觉,微信圈里各种信息充满眼球,一些大人物、大历史已没多少人有兴趣跟踪阅读,比较适合于间歇性传播,而普通人的故事却很能引起共鸣。不论是工作、生活、感情,都让人觉得贴近现实、贴近自己,转发阅读量都很高。因此,关注普通校友的普通事情,让每位校友都感觉到自己同样可以被关怀,同样可以有发展。占有最大比例的校友就会关注我们,并有可能保持持续的关注。

2.新媒体提高校友参与度,使每个服务接收者同时也在转变为服务传播者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为校友工作“找回”了一部分校友,他们也成为我们信息再次传播的中间人与助手。他们在扩散消息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已经承担了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因此,新媒体互动性的增强逐渐改变了受众角色,使受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主动传播者。每个受众由以前只接收信息,转变为接收和制造传播信息,每个受众既是信息终点也是信息源点。这种实时的互动性为联系校友、获得校友反馈、解决校友问题提供了更简单有效的保障。受众角色的改变也将信息传播方式转变为多对多的网格式扩散,非常有利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的信息交流。

校友转变为服务传播者,就可能为母校校友工作助力。而如何引导校友参与这种工作则需要经过精细有序的策划,仅仅让校友跟着做评论转载是远不足够的,也浪费了资源。根据策划,可以从校友活动、网络平台、新媒体、组建校友群等几方面逐项关联推进。线下校友个体即可发起活动,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群等召集他人参加,线上也有很多具有社交功能的平台可以实现活动组织,但远不够方便到推送容易、成员管理应用简便等程度。校友网络平台在内容上重点实现任意用户都能够方便的组织活动、报名活动,并通过扫码、摇一摇等简易操作即可跟踪活动、晒活动、评价活动等,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校友。尤其对于中青年校友,已经习惯了在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动动手即可进行参与的行为模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