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着重从认识论的角度,清理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们在知识的来源,求知的方法和途径、真理的标准等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它们构成了传统哲学中的知行学说的丰富内容。《实践论》…
本次大会于2001年7月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学者出席,提交学术论文250余篇,主题是“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编辑论文集:英文一册名为《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中文3册即本书和《中西会…
本次大会于2001年7月在北京召开,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学者出席,提交学术论文250余篇,主题是“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编辑论文集:英文一册名为《中国哲学与21世纪文明走向》,中文3册即本书和《中国传…
本书所研究的现代新儒学是中国现代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现象。本书从总体上对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以及现代新儒学的产生背景、阶段划分、理论特征、历史评价等方面的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对现…
方克立 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2-09-01
《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收入的长短文章共计47篇,按内容分为四组。第一组的主题是中国哲学和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收入文章12篇。第二组的主题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收入文章17篇。第三组的…
方克立 等 著;谢青松 编 / 人民出版社 / 2015-12-01
“马魂、中体、西用”论是方克立先生于2006年提出的,其基本表述为“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旨在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外来文化的“他山之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