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人文学家、社会学家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定 价:¥22.00

作 者: 王学典,孙延杰著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顾颉刚 历史学家

ISBN: 9787806034507 出版时间: 2000-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1cm 页数: 368 字数:  

内容简介

  深入浅出、轻松散淡、雅俗共赏,是《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的风格。与这一点相关,本书不着眼于学术问题的探讨本身,而是致力于学术背后师生关系的挖崛。学术是非的争论,在作者的笔下只是媒介和铺垫。所以,许多比较专门的学术问题,如黄帝、尧、舜、禹、启等的有无,包括“古史辨”运动自身的功过,本书均一笔带过。除非某些学术是非直接牵扯到人际交往,如杨向奎先生之就经今古文问题、《左传》和《周礼》的真伪问题批评老师等,稍加铺叙外,其余只作为背景问题点到为止。

作者简介

  王学典:教授,山东滕州人,1956年1月生,1979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1986年7月该系史学理论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院长。2006年调任《文史哲》杂志主编,并兼任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客座教授等职。主要致力于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史学思潮研究。现已出版《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等多部专业学术著作,并主编有《述往知来——历史学的过去、现状与前瞻》一书,编选有翦伯赞文集《历史理念》、黎澍文集《历史文化》等。其中,《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在知识界赢得较高声誉,而《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一书则被普遍认为是近50年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为海内外同行所瞩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文史哲》及《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期刊上刊发论文70余篇,

图书目录

    小引
   
   第一章 为学而学 嗜学如命 ——顾颉刚之学术与学品
   要点提示
   一 “禹”训为“蜥蜴”激起轩然大波
   二 在胡适、钱玄同引导下创建“古史辨”派
   三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
   四 主编《禹贡》首开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先河
   五 学问:情感和生命的存在方式
   六 以有涯之生追无涯之知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二章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播种学术的顾颉刚
   要点提示
   一 爱徒高足遍被学林
   二 泛滥成“灾”的惜才之心
   三 寻求学术传人的教学方法
   四 因材施教
   五 经济资助
   六 学术胸襟
   七 编杂志:甘为青年作嫁衣裳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三章 始于爱而终于离——顾颉刚与何定生
   要点提示
   一 《山海经》把何定生带到了顾的身边
   二 《〈尚书〉的文法及其年代》
   三 奖学金风波
   四 追随恩师赴北平
   五 何著《关于胡适之与顾颉刚》导致胡、顾关系危机
   六 恨铁不成钢 挥泪逐爱徒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四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 ——顾颉刚与谭其骧
   要点提示
   一 早年的激进文学青年
   二 决定终生道路的师徒辩难
   三 联袂主编《禹贡》半月刊
   四 围绕着办刊、治学诸问题而针锋相对
   五 顾谭为学、为人风格之差异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五章 亦步亦趋 至死犹“疑” ——顾颉刚与童书业
   要点提示
   一 天生的一颗“读书种子”
   二 “世家大族”的子弟
   三 “顾老板”的“私人研究助理”
   四 “古史辨”派的后起之秀
   五 大师的崇拜者
   六 战乱岁月涂抹的“历史污点”
   七 初来青岛山东大学
   八 人格分裂:两度批顾
   九 精神分裂:面对“肃反”
   十 《春秋左传研究》:依然走在“疑古”的路上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第六章 “我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顾颉刚与杨向奎
   要点提示
   一 顾颉刚的得意门生
   二 杨向奎的性格
   三 从农家子弟走向最高学府
   四 《禹贡》:杨向奎的学术摇篮
   五 “因夏族起源问题与傅斯年争吵”
   六 与“古史辨”派扑朔迷离的关系
   七 顾颉刚是“今文经师”吗?
   八 对“古史辨”派的整体评价
   九 酸甜苦辣:1940年后的师生关系
   十 最后的结论:“《古史辨》对中国史学有伟大贡献”
   
   本章引用及参考资料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