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OracleOracle性能优化:已证实的获得最佳性能和可用性的方法

Oracle性能优化:已证实的获得最佳性能和可用性的方法

Oracle性能优化:已证实的获得最佳性能和可用性的方法

定 价:¥75.00

作 者: (美)Geoff Ingram著;张建明,英宇译;张建明译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Oracle

ISBN: 9787302064244 出版时间: 2003-04-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6cm 页数: 59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以下实际解决方案:·选择易于管理和有效使用空间的物理设计方案。·管理索引,包括栓测无用的索引并自动重建索引。·利用Oracle9iRelease2中强大的新功能进行SQL编码和系统优化。·不用修改代码而改善SQL执行的性能。·运行OracleRealApplicationClusters(实时应用群集,RAC)以提高Oracle的性能和可用性。·利用RecoverManager(恢复管理器,RMAN)、物理和逻辑备用数据库来保护数据。·本书的配套Web站点提供了本书所使用的示例的完整源代码、技术更新以及优化Oracle系统的附加文档。确保Oracle系统的高性能和持续可用性,是数据库管理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本书以经过实践验证的Oracle系统优化的技巧作为主线,内容涵盖了Oracle8i和Oracle9i,全面阐述了确保整个Oracle系统24X7运行和可用的关键技术。本书内容按6个部分组织。第1部分介绍有关Oracle配置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介绍如何设计快速可支持的应用程序:第3部分深入讨论性能管理和优化技术;第4部分探讨备份、还原和恢复的最佳方式;第5部分阐述高可用性解决方案;第6部分介绍如何维护Oracle系统。本书适合于Oracle开发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DBA)阅读。本书的配套网站(www.wiley.com/compbooks/ingram)提供了本书所涉及的技术更新信息、有用资源的链接以及本书部分示例的完整源代码。

作者简介

暂缺《Oracle性能优化:已证实的获得最佳性能和可用性的方法》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Oracle配置基础
第1章 安装Oracle
1.1 Oracle DBA组群集
1.2 UNIX系统需求
1.2.1 Oracle UNIX账户详解
1.2.2 Oracle UNIX内存需求
1.2.3 Oracle UNIX内核需求
1.2.4 操作系统版本
1.2.5 Oracle软件安装目录
1.3 通过NFS安装Oracle软件
1.4 执行自动安装
1.5 使用Microsoft系统管理服务器安装客户端软件
1.5.1 使用SMS包
1.5.2 运行终端服务器应用程序
1.6 小结
第2章 创建数据库
2.1 Oracle文件类型概述
2.1.1 控制文件
2.1.2 表空间
2.1.3 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2.1.4 归档的重做日志
2.1.5 回滚段
2.1.6 临时段
2.2 传统的Oracle物理布局
2.3 实现可管理性的Oracle布局
2.3.1 AUTOEXTEND
2.3.2 归档日志
2.3.3 数据库还原
2.3.4 数据库备份和导出
2.3.5 在相同的服务器上复制数据库
2.4 OMF(Oracle管理文件)
2.4.1 控制文件
2.4.2 联机重做日志
2.4.3 表空间
2.5 服务器参数文件(spfiles)
2.6 实现高性能的Oracle布局
2.6.1 RAID概述
2.6.2 原始分区与UNIX文件系统
2.7 表空间和碎片
2.8 SAN和NAS
2.9 命名标准与物理布局
2.10 选择一个DB_BLOCK SIZE值
2.11 选择存储字符集
2.12 创建数据库
2.13 小结
第3章 配置Oracle网络
3.1 Oracle网络基础
3.2 理解动态注册
3.3 使用故障转移和负载平衡
3.3.1 故障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
3.3.2 了解故障转移何时发生
3.3.3 故障转移到同一服务器上的另一个实例
3.3.4 带负载平衡的故障转移
3.4 运行Oracle Names服务器
3.4.1 Oracle数据库命名标准
3.4.2 DB_DOMAIN参数
3.4.3 GLOBAL_NAME和GLOBAL_NAMES
3.4.4 NAMES.DEFAULT_DOMAIN
3.4.5 在客户端使用Oracle Names服务
3.4.6 建立Oracle Names服务器
3.4.7 其他Oracle Names配置
3.4.8 Oracle Names支持技巧
3.5 使用LDAP解析名称
3.6 使用共事服务器
3.6.1 配置调度进程
3.6.2 连接池
3.6.3 指定共享和专用服务器连接
3.7 使用透明网关
3.7.1 服务器配置
3.7.2 客户端配置
3.8 小结
第4章 环境标准和工具
4.1 设置登录环境
4.2 set_env别名
4.3 使用Perl编写脚本
4.4 编译Perl解释器
4.4.1 安装C编译器
4.4.2 编译Perl解释器
4.5 为Perl添加Oracle支持
4.6 标准工具
4.6.1 所有环境都基于oratab文件
4.6.2 命令行参数
4.6.3 日志记录
4.6.4 一次运行单个脚本实例
4.6.5 终止脚本运行
4.6.6 可预知的返回代码
4.7 标准工具参考
4.7.1 dbcool_db_up.pl
4.7.2 dbcool_db_start.pl
4.7.3 dbcool_db_shut.pl
4.7.4 dbcool_db_restart.pl
4.7.5 dbcool_ora_startup.pl
4.7.6 db_ora_shutdown.pl
4.8 集成UNIX与Oracle服务
4.9 配置和运行Apacne
4.9.1 启动和终止Apache
4.9.2 CGI
4.9.3 虚拟目录
4.9.4 支持Web的Perl脚本
4.9.5 安全
4.10 小结
第5章 保护数据库
5.1 数据库登录身份验证选择
5.1.1 通过数据库加密密码进行身份验证
5.1.2 通过操作系统进行外部身份验证
5.1.3 使用令牌进行外部身份验证
5.1.4 使用单点实现外部身份验证
5.2 使用密码管理策略
5.3 简化用户管理
5.4 使用SET ROLE命令强制应用安全性
5.5 阻止应用访问
5.6 行级别的访问控制
5.7 阻止网络访问
5.8 角色与GRANT和REVOKE
5.9 使用密码文件
5.10 保护数据字典
5.11 Oracle Names安全
5.12 Oracle侦听器安全
5.13 执行数据库安全审核
5.14 小结
第2部分 设计快速和可支持的应用程序
第6章 设计可支持的应用程序
6.1 创建可支持的SQL
6.1.1 具有可读性的SQL格式
6.1.2 使用表的别名
6.1.3 使用显式的约束名
6.1.4 使用有意义的对象名称
6.2 跟踪工具
6.3 错误报告和日志记录
6.3.1 错误日志文件
6.3.2 错误日志表
6.4 运行时配置
6.5 应用程序状态报告
6.6 可重新启动性
6.6.1 Oracle 9i中的可恢复操作
6.6.2 限制撤销需求
6.7 小结
第7章 选择第三方软件
7.1 执行供应商财务健康状况检查
7.2 与供应商接触
7.3 请求参考站点
7.4 评估供应商的应用开发环境
7.4.1 选择Oracle版本和功能
7.4.2 选择一种开发语言
7.4.3 回归测试
7.4.4 命名标准
7.4.5 安全性
7.5 请求应用程序基准测试
7.6 确保产品提供了空间管理措施
7.7 评审供应商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
7.8 评估产品安装
7.9 检查文档质量
7.10 检查可支持性
7.11 对第三方软件的正式评估
7.12 小结
第3部分 性能管理与优化技术
第8章 端到端的性能管理
8.1 以用户为中心的性能
8.2 端到端的性能管理的挑战
8.3 解决性能问题的成本
8.3.1 识别性能问题的成本
8.3.2 解决性能问题的成本
8.4 检测中间层代码
8.5 检测数据库代码
8.6 量化投资回报
8.7 小结
第9章 SQL优化基础
9.1 优化和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9.2 统计量和事件
9.3 测量事件和统计量的工具
9.3.1 SQL*Plus
9.3.2 DbCool
9.3.3 TKPROF
9.3.4 跟踪文件名的位置
9.3.5 TKPROF和共享服务器配置
9.3.6 从客户端运行TKPROF
9.4 缓冲区缓存
9.4.1 查看缓冲区缓存的内容
9.4.2 缓冲区缓存命中率
9.4.3 LRU算法和默认高速缓存行为
9.4.4 LRU算法和表扫描高速缓存行为
9.4.5 控制高速缓存
9.4.6 全表扫描和高水印
9.5 检测全表扫描
9.6 SQL优化目标
9.7 生成执行计划
9.8 使用并行操作
9.9 识别需要优化的SQL
9.10 提高SQL的运行速度
9.10.1 重写SQL
9.10.2 SQL重写工具
9.10.3 添加或更改索引
9.10.4 更改优化器模式
9.10.5 修改统计量
9.10.6 使用SQL HINT
9.10.7 存储概要
9.11 性能与游标
9.11.1 游标和共享池
9.11.2 通过服务器上的SQL共享减少分析调用
9.11.3 使用游标变量
9.11.4 使用SQL*Plus显示结果集
9.11.5 用ADO显示结果集
9.12 优化SQL的网络性能
9.13 定义服务器内存需求
9.14 小结
第10章 收集和使用优化器统计量
10.1 基本表和索引统计量
10.2 列统计量和数据不对称
10.3 ANALYZE命令
10.4 使用DBMS_STATS收集统计量
10.5 Oracle 9i中的系统统计量
10.6 手工更改统计量
10.7 使用动态统计量
10.8 统计量表
10.9 小结
第11章 分区
11.1 分区概述
11.2 表分区方法
11.2.1 范围分区
11.2.2 列表分区
11.2.3 散列分区
11.2.4 复合分区
11.3 索引分区
11.4 小结
第12章 管理索引
12.1 索引管理的成本
12.2 索引类型
12.2.1 B*树索引
12.2.2 位图索引
12.2.3 位图连接索引(BJI)
12.2.4 索引组织表(IOT)
12.3 识别要索引的列
12.3.1 索引SELECT列表中的列
12.3.2 使用索引扫描
12.4 识别未用的索引
12.4.1 索引和外键
12.4.2 Oracle8i中如何确定索引的使用情况
12.4.3 Oracle9i中如何确定索引的使用情况
12.5 何时重建索引
12.6 创建基于函数的索引
12.7 小结
第13章 管理空间增长
13.1 收集空间增长信息
13.1.1 把Oracle段映射到磁盘存储位置
13.1.2 表空间的空间收集
13.1.3 段空间收集
13.2 显示空间增长信息
13.2.1 生产应用和非生产应用空间
13.2.2 用Excel绘制空间使用情况图
13.3 识别过度的空闲空间
13.4 识别表中浪费的空间
13.5 行链和行迁移的影响
13.6 避免空间浪费
13.7 小结
第14章 压力测试和基准测试
14.1 基本压力测试
14.2 TPC-C基准测试
14.3 比较两种硬件平台
14.3.1 使用Import的基线性能比较
14.3.2 CPU性能比较
14.4 小结
第15章 服务器整合和资源管理
15.1 服务器整合概述
15.2 Oracle概要文件
15.3 使用Oracle数据库资源管理器
15.4 使用SRM
15.5 使用IBM zSeries
15.6 小结
第16章 选择和使用性能管理工具
16.1 性能管理任务
16.2 设置性能目标
16.3 方法的标准化
16.4 对工具的需求
16.4.1 必备的需求
16.4.2 可选的要求
16.4.3 性能管理工具需求小结
16.5 使用Oracle Expert
16.5.1 设定范围
16.5.2 收集
16.5.3 建议
16.6 使用Precise/Indepth
16.7 Oracle Expert与Precise/Indepth的比较
16.8 小结
第4部分 备份、还原和恢复
第17章 Oracle恢复基础
17.1 理解SCN
17.1.1 SCN与检查点
17.1.2 安全关闭实例之后的SCN
17.1.3 数据库实例崩溃之后的SCN
17.1.4 从实例崩溃中恢复
17.1.5 从介质失败中恢复
17.1.6 使用备份控制文件从介质失败中恢复
17.1.7 恢复过程中Oracle如何应用变更记录
17.1.8 设置实例恢复的时间范围
17.1.9 快速启动按需回滚
17.1.10 联机备份期间的SCN值
17.2 使用及查看Oracle重做日志
17.3 用闪回查询实现无还原的恢复
17.4 小结
第18章 使用恢复管理器执行备份和恢复
18.1 Oracle备份与恢复需求
18.1.1 使用自编脚本的风险
18.1.2 性能达不到最优
18.1.3 缺乏自动化手段
18.1.4 维护代价过高
l8.1.5 缺乏标准
18.2 使用RMAN的简单备份过程
18.3 检查备份是否成功
18.4 使用备份目录
18.4.1 创建目录
18.4.2 指定用于备份的目录
18.5 用Oracle Net连接到目标数据库
18.6 复制数据库
18.6.1 理解DBID及目录的惟一性
18.6.2 使用RMAN DUPLICATE命令
18.6.3 DBNEWID实用程序
18.7 生成备份脚本
18.8 管理磁盘上的归档重做日志
18.8.1 检查归档日志的备份情况
18.8.2 同步归档重做日志的备份信息
18.8.3 归档重做日志的命名标准
18.9 与Legato连接
18.9.1 安装Legato NetWorker 3 for Oracle
18.9.2 Legato客户端资源定义
18.9.3 创建备份组(save group)
18.9.4 Legato计划备份脚本
18.9.5 计划备份的完整操作过程
18.9.6 其他Legato环境符号
18.9.7 查询介质管理器
18.9.8 提高备份吞吐量
18.9.9 节约备份空间
18.10 执行RMAN恢复
18.10.1 一个简单的还原与恢复过程
18.10.2 使用CONTRAOLFILE AUTOBACKUP命令
18.10.3 还原到非当前文件
18.10.4 将文件还原到不同的名称和位置
18.10.5 管理磁盘上的备份文件
18.10.6 用Legato实现数据库的灾难恢复还原
18.11 备份与还原疑难解答
18.11.1 监控备份操作的执行过程
18.11.2 终止备份
18.11.3 测试RMAN的备份与还原
18.11.4 调试Legato备份
18.12 小结
第19章 使用导出导入的备份和还原
19.1 执行导出前检查
19.2 使用参数文件的导出
19.2.1 导出模式
19.2.2 使用压缩选项
19.2.3 导出到某个时间点
19.3 直接路径:获得最优的导出性能
19.4 控制导出文件的大小
19.5 导出和导入时的国家语言考虑
19.6 可移动表空间
19.6.1 一个简单的例子
19.6.2 理解数据自包含性需求
19.7 导入性能最优化
19.7.1 未优化的导入性能
19.7.2 避免磁盘排序操作
19.7.3 避免日志切换等待
19.7.4 优化日志缓冲区
19.7.5 使用阵列插入与提交
19.7.6 使用NOLOGGING选项减小重做日志大小
19.7.7 对象己经存在时的导入
19.7.8 处理导入过程中发生的空间不足问题
19.7.9 关于ANALYZE
19.7.10 导入后的检查
19.8 小结
第5部分 高可用性(HA)解决方案
第20章 Oracle高可用性的VERITAS解决方案
20.1 VERITAS和ODM
20.2 VxFS和VERITAS卷管理器
20.3 VERITAS存储回滚
20.3.1 存储检查点
20.3.2 VxDBA
20.4 VCS
20.5 VERITAS FlashSnap
20.6 VVRF
20.7 小结
第21章 Oracle复制
21.1 多主复制与备用数据库
21.2 数据传播方式:同步与异步
21.3 冲突解决与通知
21.4 复制的先决条件
21.5 复制与序列
21.6 创建复制配置
21.6.1 创建备用数据库
21.6.2 网络配置
21.6.3 如何使用复制管理器
21.6.4 调度链接与调度清理操作
21.6.5 复制过程中的变更管理
2.17 小结
第22章 Oracle实时应用群集
22.1 OPS中缺少的特性
22.2 RAC配置组件
22.2.1 RAC配置中的数据库组件
22.2.2 高速缓存融合简介
22.2.3 互连配置
22.2.4 安装注意事项
22.2.5 参数文件配置
22.2.6 群集管理器
22.2.7 启动和停止实例
22.2.8 RAC的网络配置
22.2.9 透明的应用故障转移配置
22.2.10 识别活动的实例
22.3 为Oracle选择操作系统
22.3.1 为什么选择Linux
22.3.2 Oracle和Linux
22.4 小结
第23章 使用备用数据库保护数据
23.1 运行物理备用数据库
23.1.1 运行物理备用数据库的前提条件
23.1.2 关于NOLOGGING的考虑
23.1.3 创建物理备用数据库
23.1.4 运行Oracle 8i物理备用数据库
23.2 使用Oracle Data Guard运行物理备用数据库
23.2.1 在无数据丢失的模式下操作
23.2.2 Data Guard数据保护模式
23.2.3 Data Guard保护模式的实现
23.2.4 托管的备用数据库的初始化参数
23.2.5 执行托管恢复
23.2.6 主数据库与备用数据库的状态转换
23.3 运行Oracle 9i逻辑备用数据库
23.3.1 运行逻辑备用数据库的前提条件
23.3.2 逻辑备用数据库的初始化参数
23.3.3 创建逻辑备用数据库
23.3.4 在逻辑备用数据库上应用重做日志
23.3.5 逻辑备用数据库的故障转移
23.4 使用Oracle 9i Data Guard Manager增强备用数据库管理
23.5 小结
第6部分 维护Oracle系统
第24章 健康检查与监控指南
24.1 定义和实现健康检查
24.1.1 物理布局检查
24.1.2 表空间检查
24.2 定义监控需求
24.2.1 数据库不可用
24.2.2 不能扩展的段
24.2.3 无效的对象
24.2.4 处于恢复模式的文件
24.2.5 数据文件无效
24.2.6 作业失败或中断
24.2.7 已禁用的约束和触发器
24.2.8 等待恢复的分布式事务
24.2.9 回滚段已满
24.2.10 Oraclegi中可恢复的空间分配错误
24.2.11 监控警报日志
24.3 利用数据库作业实现监控
24.3.1 创建和调度作业
24.3.2 自定义作业间隔
24.3.3 利用电子邮件发送警报
24.4 利用OEM实现监控
24.4.1 SNMP框架
24.4.2 OIA体系结构
24.4.3 安装和运行OMS
24.4.4 OraTcl脚本编程语言
24.4.5 发现数据库和服务
24.4.6 创建事件
24.4.7 在OEM中使用电于邮件通知
24.4.8 Fixit Jobs
24.5 小结
第25章 审核技术
25.1 启用数据库审核跟踪
25.1.1 重定位审核跟踪
25.1.2 更改审核跟踪所有权
25.2 理解审核会话标识符
25.3 选择审核选项
25.3.1 审核跟踪视图
25.3.2 BY ACCESS和BY SESSION审核
25.3.3 语句和特权审核
25.3.4 对象审核
25.3.5 推荐的审核选项
25.4 SYSDBA审核
25.5 识别可疑活动
25.6 审核信息的其他用途
25.7 使用数据库触发器进行审核
25.8 Oracle 9i中细粒度的审核
25.9 小结
第26章 迁移与升级
26.1 迁移的准备工作
26.1.1 决定是否需要升级
26.1.2 第三方软件
26.1.3 安装Oracle 9i
26.1.4 解决系统发出的警告
26.1.5 复制
26.1.6 归档日志模式
26.1.7 处于AUTOEXTEND模式下的文件
26.1.8 操作系统的版本
26.1.9 硬编码的Oracle环境
26.1.10 计划的稳定性
26.1.11 数据库的字符集
26.1.12 测试运行
26.1.13 兼容性与参数
26.1.14 定时
26.1.15 备份与还原
26.2 用ODMA迁移数据库
26.3 迁移后的任务
26.4 小结
第27章 有效利用Oracle支持
27.1 使用Metalink满足技术支持需求
27.1.1 通过Web站点报告问题
27.1.2 单一问题拥有点
27.1.3 Metalink 24x7的可用性
27.2 Oracle客户预期
27.2.1 技术支持人员的角色与要求技术支持升级
27.2.2 使用可重现的测试用例的需要
27.2.3 使用STATSPACK解决性能问题
27.2.4 使用远程诊断代理
27.3 选择Oracle产品集
27.4 小结
第28章 Oracle DBMS疑难解答
28.1 理解UNIX系统日志
28.2 识别Oracle共享内存
28.3 UNIX内核跟踪
28.3.1 跟踪数据库的启动问题
28.3.2 在Oracle 9i中定位Legato介质接口
28.3.3 跟踪外部过程
28.4 使用网络跟踪
28.4.1 操作系统网络跟踪
28.4.2 Oracle Net跟踪
28.5 Oracle事件跟踪
28.5.1 用于查错的事件跟踪
28.5.2 用于提高性能的事件跟踪
28.5.3 确定哪些事件已启用
28.6 操作系统性能诊断
28.6.1 判断占用CPU最多的进程
28.6.2 内存使用情况
28.6.3 磁盘I/O
28.6.4 网络性能
28.6.5 SymbEL
28.6.6 DBA对服务器性能数据的访问
28.7 小结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