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并联运动机床

并联运动机床

并联运动机床

定 价:¥58.00

作 者: 张曙,(德)U.Heisel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仪表工业

ISBN: 9787111118596 出版时间: 2003-04-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4cm 页数: 248 字数:  

内容简介

  并联运动机床是新一代机床。机床是生产各种机械的工作母机,机床工业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业,机床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并联运动机床具有刚度高、动态性能好以及结构简单等一系列优点。它充分利用了数控技术的潜力,彻底改变了100多年来机床的结构配置和运动学原理,将成为21世纪新一代机床的范例。一书是斯图加特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广泛收集国内外最新资料的基础上,由中、德两国学者合作在德国用中文撰写(附有德文前言)而成,是一次全新的国际学术合作模式的尝试。这种合作方式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快速实现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本书论述了并联运动机床的发展过程,各国的研究进展和产品开发现状,并联机构学的理论基础,并联运动机床的总体设计以及主要部件的选用,数字控制系统原理,机床及其部件的建模和仿真,以及案例分析。本书读者对象是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师、学生和研究生,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关心先进制造技术的各界人士。(附有光盘)

作者简介

  张曙,男,1932年3月29日生,江苏如皋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名誉院长、兼任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名誉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兼职教授,如皋市人民政府顾问。张曙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常务理事、生产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械制造自动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及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张曙致力于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战略,包括独立制造岛、分散网络化制造、快速原型制造、并联运动机床等技术的研究。他对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系统地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柔性制造技术、企业技术改造策略和组织管理模式,是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倡导者和先驱者之一。张曙除曾获得机械工业部、国家教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多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外,还获得国防科工委的《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科技成就奖》、上海市人民政府的《上海市科技功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香港《蒋氏科技成就奖》等重要奖励。张曙所撰写的《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等百余论文以及《中国制造企业怎样21世纪》、《分散网络化制造》、《柔性制造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和《并联运动机床》等专著,皆深受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欢迎。张曙还曾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作为访问学者进行研究工作,并应邀在美国里海大学、荷兰德尔富特大学和英国中部大学进行讲学。海舍尔,1954年生,德国巴登一符腾堡州人,1974年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1974-1979年舍近求远柏林工业大学机床与生产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与GuenterSpur教授合著《生产技术的变迁》一书,1979年,以机床热性能领域的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学位。1987年,海舍尔被聘为斯图加特大学机床研究所讲座教授,主要从事并联运动机床、高速切削机应酬、轻结构机床、木加工机床、机床动态性能和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1993年,获罗马尼亚CluJ-Napoca工业大学名誉博士,2000年获保加利亚Sofia工业大学名誉博士。1999年被接纳为国际生产工程学会正式会员,在欧洲和亚洲国际科技合作中卓有成就。

图书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中文前言
德文前言
光盘简介
使用说明
光盘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机床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并联机构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并联运动机床
第二章 机构运动学基础
第一节 空间机构的组成元素
第二节 空间并联机构
第三节 并联机构的分析
第四节 机床中的并联机构
第三章 并联运动机床的设计
第一节 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第二节 并联运动机床的设计方法
第三节 概述设计和机构综合
第四节 并联运动机床的结构设计
第五节 5面加工机床的设计
第四章 部件的设计和选用
第一节 主轴系统
第二节 杆件和铰链
第三节 线性直接驱动技术
第四节 特种直接驱动技术
第五章 控制系统
第一节 开放区数控系统
第二节 EMC控制软件
第三节 西门子840D和ISG SoftCNC系统
第四节 空间位置标定和自动补偿
第六章 机床性能研究
第一节 内容和对象
第二节 机床的几何性能
第三节 机床的运动精度
第四节 机床的静态性能
第五节 机床的动态性能
第六节 机床的热性能
第七章 仿真和优化
第一节 建模、仿真和虚拟现实
第二节 运动学仿真
第三节 有限元分析
第四节 机床结构的优化
第五节 虚拟现实技术
第八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PM-600型立式加工中心
第二节 TMC845型加工中心
第三节 Dyna-M型卧式加工中心
第四节 Linapod-Ⅲ型立式加工中心
第五节 P-800型5杆并联运动机床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