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管理并购实务

并购实务

并购实务

定 价:¥47.00

作 者: 干春晖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企业并购丛书
标 签: 战略管理

ISBN: 9787302085287 出版时间: 2004-05-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3cm 页数: 55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介绍国内外企业并购实践及并购操作中的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内外企业并购活动的演讲过程,并购的动因和类型,并购的战略分析方法,调查目标企业的内容和方法,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并购的程序,并购中的税收、财务与会计处理、就业与养老金、谈判、支付方式等问题,管理层收购(MBO),员工持股计划(ESOP),杠杆收购(LBO),跨国并购,并购后的整合,剥离与分立,并购防御策略和并购的监管等。本书特别适用于对国内外企业并购实务操作感兴趣的读者和研究学习并购经济学的广大师生。

作者简介

  干春晖,教授,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工学硕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曾于1998年-1999年在美国雷鸟国际工商管理研究生院(THUNDERBIRD)作访问研究。曾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系主任等职。 近年来出版著作20多部,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解放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热点课题等研究项目20多项。 兼任职务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 副理事长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 产业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管理教学协会 理事 上海市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能力建设促进会 理事 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频道 评论员 若干家公司的独立董事、战略与管理顾问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 产业结构与政策 规制经济学 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 电子商务经济学 战略经济学 企业策略性行为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 企业并购的概念
1. 2 西方国家的前四次企业并购浪潮
1. 2. 1 第一次并购浪潮
1. 2. 2 第二次并购浪潮
1. 2. 3 第三次并购浪潮
1. 2. 4 第四次并购浪潮
1. 3 第五次并购浪潮
1. 3. 1 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成因
1. 3. 2 第五次并购浪潮基本情况概述
1. 3. 3 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点
1. 4 中国的企业并购实践
1. 4. 1 我国并购的基本情况
1. 4. 2 我国企业并购的特点
1. 4. 3 我国企业并购的趋势
第2章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类型
2. 1 企业并购的动因
2. 1. 1 协同作用
2. 1. 2 降低生产能力
2. 1. 3 管理层利益驱动
2. 1. 4 谋求增长
2. 1. 5 获得专门资产
2. 1. 6 提高市场占有率
2. 1. 7 多角化经营
2. 1. 8 收购低价资产
2. 1. 9 避税
2. 1. 10 投机
2. 1. 11 政府意图
2. 2 企业并购的类型
2. 2. 1 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2. 2. 2 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
2. 2. 3 直接资产收购
2. 2. 4 法定兼并
2. 2. 5 子公司并购
2. 2. 6 338交易
2. 2. 7 直接股票收购
2. 2. 8 法定反向并购
2. 2. 9 子公司反向并购
2. 2. 10 A类法定并购
2. 2. 11 A类法定合并
2. 2. 12 A类子公司并购
2. 2. 13 A类子公司反向并购
2. 2. 14 B类母公司股票收购
2. 2. 15 B类子公司股票收购
2. 2. 16 C类母公司资产收购
2. 2. 17 C类子公司资产收购
第3章 企业并购的战略分析
3. 1 企业并购战略理论及其演进
3. 2 企业并购的战略思想
3. 2. 1 多元化战略
3. 2.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 2. 3 经验曲线
3. 3 企业并购战略的模型选择
3. 3. 1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增长——占有率矩阵
3. 3. 2 价值链分析法
3. 3. 3 核心能力分析法
3. 3. 4 PIMS方法——市场战略的利润预测
3. 3. 5 指导性政策矩阵
3. 3. 6 安索夫 Ansoff 战略模型
第4章 目标企业的调查
4. 1 调查的意义
4. 2 调查的范围
4. 2. 1 对目标企业营运状况的调查
4. 2. 2 对目标企业规章制度. 有关契约及法律方面的调查
4. 2. 3 对目标企业财务和会计问题的调查
4. 3 调查的方法——商业检查
4. 3. 1 商业检查的作用
4. 3. 2 商业检查的内容
附商业检查调查表
第5章 目标企业的评估:上市公司的评估
5. 1 价值评估的基础——资金的时间价值
5. 1. 1 时间价值的概念
5. 1. 2 时间价值的计算
5. 2 预测方法
5. 2. 1 增长率历史延伸法
5. 2. 2 加权平均法
5. 2. 3 线性趋势分析
5. 2. 4 回归分析
5. 3 股票评价方法
5. 3. 1 基本模型
5. 3. 2 扩展模型
5. 3. 3 控制报酬对股价的影响
5. 4 收益分析
5. 4. 1 收益和每股收益
5. 4. 2 传统的短期分析
5. 4. 3 传统短期分析中所固有的问题
5. 4. 4 以未来收益为基础的评估
5. 4. 5 收益分析中应考虑的其他问题
5. 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5. 6 并购价值的决策——资本预算技术
5. 6. 1 非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5. 6. 2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第6章 目标企业的评估:非上市公司的评估
6. 1 影响非上市公司评估的问题
6. 1. 1 非上市股票的交易市场
6. 1. 2 非上市股票的市场能力
6. 1. 3 公司和产业分析
6. 1. 4 收益的调整
6. 2 收益的资本化
6. 2. 1 收益流的定义
6. 2. 2 资本化率的选择
6. 2. 3 资本化率的求和法
6. 3 资产价值基础法
6. 3. 1 账面价值
6. 3. 2 市场价值
6. 3. 3 清算价值
6. 3. 4 续营价值
6. 3. 5 公平价值
6. 4 商誉和商誉的评估方法
6. 4. 1 商誉
6. 4. 2 商誉的评估方法
6. 4. 3 美国国内税务署对商誉估价的规定
第7章 企业并购的程序
7. 1 我国企业并购的程序
7. 1. 1 企业并购的一般程序
7. 1. 2 一般企业的并购程序
7. 1. 3 公司的并购程序
7. 1. 4 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
7. 2 西方国家公司并购的程序
7. 2. 1 公司并购的一般程序
7. 2. 2 非上市公司的并购程序
7. 2. 3 上市公司的收购程序
第8章 企业并购中的税收问题
8. 1 企业并购中的微观税收问题
8. 1. 1 公司集团
8. 1. 2 目标公司的税收问题
8. 1. 3 目标公司股东的税收问题
8. 1. 4 兼并公司的税收问题
8. 2 企业并购的多环节税收筹划
8. 2. 1 并购筹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8. 2. 2 并购出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8. 2. 3 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的税收筹划
8. 2. 4 并购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税收筹划
第9章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与会计处理
9. 1 衡量兼并收益的财务指标
9. 1. 1 当前收益
9. 1. 2 未来收益
9. 1. 3 账面价值
9. 1. 4 市场价值
9. 2 商誉的计价与会计处理
9. 2. 1 商誉的概念和计价
9. 2. 2 商誉的会计处理
9. 2. 3 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9. 3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法
9. 3. 1 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问题
9. 3. 2 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
9. 4 合并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9. 4. 1 合并会计报表有关的原则和理论
9. 4. 2 合并日的合并会计报表
9. 5 合并日后首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9. 5. 1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
9. 5. 2 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的编制
9. 5. 3 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9. 6 合并日后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9. 6. 1 对子公司拥有全部股权的合并日后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9. 6. 2 对子公司拥有部分股权的合并日后连续各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9. 7 合并会计报表——比例合并法
9. 7. 1 企业合营的形式
9. 7. 2 企业合营的会计处理
9. 7. 3 比例合并法
9. 7. 4 比例合并法的应用举例
第10章 企业并购中的其他问题
10. 1 就业与养老金问题
10. 1. 1 就业问题
10. 1. 2 养老金问题
10. 2 顾问与谈判问题
10. 2. 1 顾问问题
10. 2. 2 谈判问题
10. 3 支付方式
10. 3. 1 现金支付
10. 3. 2 股票支付
10. 3. 3 综合证券支付
10. 3. 4 其他支付方式
第11章 管理层收购
11. 1 管理层收购概述
11. 1. 1 管理层收购的含义
11. 1. 2 管理层收购的起源与发展
11. 1. 3 管理层收购的目标公司
11. 1. 4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方式
11. 1. 5 管理层收购的参加者
11. 1. 6 管理层收购的特点
11. 2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条件
11. 2. 1 优秀且团结协作的管理层团队
11. 2. 2 公司作为独立的实体在经营上的可行性
11. 2. 3 有出售意愿的卖方
11. 2. 4 能为MBO构建适当的融资结构
11. 3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程序
11. 3. 1 MBO流程图
11. 3. 2 管理层收购流程的研究
11. 3. 3 管理层收购的实施进度
11. 4 实施管理层收购时的注意事项
11. 4. 1 税收
11. 4. 2 管理层团队的个人税
11. 4. 3 顾客. 供应商和员工
11. 4. 4 养老金和其他的员工报酬
11. 4. 5 员工持股
11. 4. 6 利益冲突
11. 4. 7 保证
11. 4. 8 目标公司的担保与财务资助
11. 5 商业计划
11. 5. 1 介绍
11. 5. 2 财务预测
11. 5. 3 陈述
11. 5. 4 实践指导
11. 5. 5 附录
11. 6 退出机制
11. 6. 1 在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
11. 6. 2 出售公司
11. 6. 3 第二代收购
11. 7 我国的管理层收购
11. 7. 1 在我国实施MBO的法律政策背景
11. 7. 2 我国现阶段MBO目标企业的主要来源
14. 1. 2 跨国并购理论
14. 1. 3 当前跨国并购的特征
14. 1. 4 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比较
14. 2 国外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
14. 2. 1 跨国并购中的法律实务
14. 2. 2 跨国并购中的支付与融资
14. 2. 3 跨国并购的会计和税收问题
14. 2. 4 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
14. 3 外资并购我国企业
14. 3. 1 我国外资并购的特点
14. 3. 2 外资并购的动因和进入途径
14. 3. 3 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14. 3. 4 中国外资并购政策分析
14. 3. 5 外资并购中的其他问题
14. 4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14. 4. 1 当前海外并购现状
14. 4. 2 并购动机
14. 4. 3 海外并购实务
第15章 并购后的整合管理
15. 1 并购活动的整合阶段
15. 1. 1 整合的重要性
15. 1. 2 整合的不同层面
15. 1. 3 整合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5. 2 并购整合管理
15. 2. 1 整合项目管理模式
15. 2. 2 并购引擎 Acquisition Engine 管理模式
15. 2. 3 整合过程中的管理要点
第16章 剥离与分立
16. 1 剥离的含义. 动因及实施
16. 1. 1 剥离的含义
16. 1. 2 剥离的类型及形式
16. 1. 3 剥离的动因
16. 1. 4 剥离方案的实施
16. 2 分立的含义. 动因与效应
16. 2. 1 分立的含义
16. 2. 2 分立的动因与效应
16. 3 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16. 3. 1 非经营性资产的界定
16. 3. 2 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原则
16. 3. 3 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几种模式
第17章 企业并购的防御策略
17. 1 收购要约前的反并购策略
17. 1. 1 董事轮换制
17. 1. 2 绝对多数条款
17. 1. 3 双重资本重组
17. 1. 4 “毒丸”计划
17. 2 收购要约后的反并购策略
17. 2. 1 特定目标的股票回购
17. 2. 2 诉诸法律
17. 2. 3 资产收购和资产剥离
17. 2. 4 邀请“白衣骑士”
17. 2. 5 “帕克门”战略
第18章 各国对企业并购的监管
18. 1 美国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1. 1 美国的主要并购法律
18. 1. 2 司法部颁布的兼并准则
18. 1. 3 美国企业并购监管的发展趋势
18. 2 英国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2. 1 英国的企业并购的法律监管
18. 2. 2 英国的企业并购自律监管
18. 2. 3 英国兼并监管的发展
18. 2. 4 英国企业并购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8. 3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3. 1 欧共体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3. 2 德国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3. 3 法国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3. 4 日本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3. 5 韩国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4 中国的企业并购监管
18. 4. 1 我国的立法现状
18. 4. 2 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18. 4. 3 外国并购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18. 4. 4 健全我国企业并购法律体系
附录 并购术语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