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

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

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

定 价:¥39.00

作 者: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著;陈定家,汪正龙等译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GM国际美学前沿译丛 第一辑
标 签: 文学研究

ISBN: 9787206041105 出版时间: 2003-02-01 包装: 胶版纸
开本: 23cm 页数: 402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70-80年代的伊瑟尔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90年代以后,他转向文学人类学研究。虽然我们现在尚无法断言,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是否可能重现当年其接受美学对文学研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但可以肯定其于文学理论的冲击力当有过之。本谈话以虚构和想像为核心,讨论了文学人类学的主要话题,如操演、表演、越界、他异、移异以及隐在他者,等等。这些讨论将使我们重新考虑以笛卡尔认识论即以主客体二元对立为基础的文学理论的合法性问题,并可能启导我们在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操演”出自身的存在。最近数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就此而论,它与哲学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因为我们看到哲学也经历了这样深刻的变化。这里只要我们简单地比较一下半个世纪以前的与今天的哲学情境也就够了,我们将发觉这种变化是何等地巨大和深刻。50年找的西方哲学仍可被划界为不同的文化和政治帝国,如果以地域而论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德国、法国和英美,而若以其他视角观之,则有纯粹学术性的、激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等等。本书标志着作者在接受美学之后又掀起的一个理论高潮,是当前欧美批评界“文化转向”的一个范本。该书旨在从人类学角度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的问题。作者沃尔夫冈·伊瑟尔是德国美学家,是接受美学康斯坦茨学派的重要代表。

作者简介

  金惠敏:男,1961年生,河南淅川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哲学所中外人文思想研究执行主任。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批评理论研究所(Irvine)和德国蒂宾根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反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精神》(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等。研究领域涉及西方哲学、美学、文论、当代文化批评。阿莱斯·艾尔雅维茨,1951年生,国际著名美学家。斯洛文尼亚文理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卢布尔亚那大学教授。曾任国际美学学会主席(1998-2001),斯洛文尼亚美学学会主席(1984-1999),出版美学、哲学、现当代艺术与文化评论著作多种。在推动国际美学的球域化及其后现代性的艺术转向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图书目录

译丛总序
在虚构与想像中越界
引言
第一章 文学的虚构化行为
有关虚构与现实的基本知识
三元合一:现实、虚构与想像
虚构功能的区分:选择、融合和自解
注释
第二章 作为一种文学虚构范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村
古代的田园诗方案
田园诗与它所指涉的现实
田园诗的双重世界
文学虚构作为表演、陶醉与转换过程
双重化和总体性的人类学含义
注释
第三章 虚构在哲学话语中的变迁
导论:越越经验主义
虚构作为假象:弗兰西斯·培根和批评
虚构作为模态:耶利米·边沁和肯定
虚构作为一种先验的探索:汉斯·费英格和新康德主义
认识的变色龙:关于虚构的若干结论
注释
第四章 想像
历史纵览
作为能力想像
作为行为的想像
激进的想像
虚构与想像的相互作用
补论:贝克特的想像枯竭和幻想文学
注释
第五章 文本游戏
游戏之“地图-地域关系”
模仿与象征:相互依赖的游戏
文本中的游戏
游戏与被游戏
注释
第六章 结语
模仿和表演
人类学范畴的表演
注释
人名索引
译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