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评论与研究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

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

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

定 价:¥18.00

作 者: 方锡球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金蔷薇论丛
标 签: 中国诗歌 诗歌词曲 文学评论与研究 文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33648275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字数:  

内容简介

  《从传统到现代:人文立场与诗学关怀》在行内人或明眼人一看“金蔷薇”三个字,一定知道这是一套关于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无关风花雪月。因为苏联作家、文学理论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一书在中国创作界、理论界颇具影响。众所周知,《金蔷薇》是一本用文学形式写成的关于作家和创作的’优美的书。与《金蔷薇》不同的是,这是一套学术性著作,而非用文学形式谈文学、研究文学理论,但《金蔷薇》的主旨与我们这套书是一致的。我们不想重述“金蔷薇”的故事,但还是愿意引用《金蔷薇·珍贵的尘土》一篇中所引用的“老文学家”的那两段“札记”: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致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我们,文学工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这些无数的细沙,不知不觉地给自己收集着,熔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合金来锻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长诗。

作者简介

  方锡球,男,1962年生,安徽枞阳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文学院博士生。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精品课程《文学概论》负责人。长期从事文学基础理论和中国诗学研究,曾主持省部级和安徽省高校教研、科研项目十余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学与“诗变”论——从前七子到叶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整合与超越:方以智诗学思想的文化美学特色》,安徽省教改项目《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师德素质养成》。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丛刊》《东方丛刊》《光明日报》《社会科学辑刊》《求是学刊》《江汉论坛》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专著《缪斯的足迹——文艺发展机制论》和《许学夷诗学思想研究》。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文人困境及出路的思考
一、“人格”概念与人文知识分子的“自由”
二、文人价值与文人想象力
三、古典人文情怀与当下文人价值取向
第二章 人文立场与当代文学活动
一、人文立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
二、当代人文立场对儒家人文主义的超越
三、人文立场与当代文学活动
四、人文关怀在文学中的维度与要义
第三章 三种艺术真实及其人文美学蕴涵
一、客观真实为主流的真实形态的特征
二、虚拟真实形态的本质
三、心灵真实形态的美学考察
四、“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
五、意境与人类未来艺术形态
第四章 古典人文美学形态:玄妙之象与生命之境
一、意境不能概括古代文学文本的多样性
二、玄妙与诗意:“象”之内涵和外在特点
三、“得意忘言”:玄妙之象的文化语境
四、文化变迁与文学形态自身的演变
第五章 中国古代诗学中艺术理想的两个层面——从“风骨”论到“意境”论
一、“形神论”与“意境论”内涵的关系
二、“风骨论”与“意境论”的本质联系
三、“风骨论”与“意境论”在“生气”层面的同一性
四、“风骨论”与“意境论”的共同思维特征
五、艺术理想从观念层面到实践层面的文化语境
第六章 艺术形态与想象类型
一、黑格尔的局限和当代对亚里斯多德的误解
二、艺术形象体系和不同想象特征的对应关系
三、艺术想象与形象思维
四、人类早期的艺术形态
第七章 功利性、崇高性与艺术形象形态
一、艺术功利性与审美的形象形态
二、历代“崇高”论的艺术形态学意义
第八章 人文主义方法论与我国的“文艺复兴”
一、对儒学资源进行现代阐释的人文诗学意义
二、20世纪中国百年文学艺术的人文和审美缺陷
三、20世纪末我国文艺复兴的审美语境
四、20世纪文学艺术留给我们的人文启示
第九章 两种叙事范型的式微及现代性叙事的价值选择
一、我国文学史上的两种叙事范式
二、传统叙事范式与表达“人情物理”
三、现代性叙事范式与中国现代性“典型”
四、“现代性”叙事范式与文学的时代价值选择
第十章 古典人文诗性的典范——以李白对魏晋艺术的发展为例
一、生存的诗化
二、享乐与唯美的人生态度
三、艺术形象的自由解放精神
四、李白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人文意义
第十一章 20年来都市艺术的三种景观及其价值特征
一、都市艺术存在的相互关联的三种景观
二、20年来都市艺术的价值特征
三、都市艺术的出路与社会“人化”
第十二章 人的价值和理性道德的误解与对立——20世纪80年代小说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文本的生存尺度与道德尺度
二、对“人的价值与理性对立”文本的理论观照
三、心理失态不等于“道德与理性”对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