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佛教文学十六讲

佛教文学十六讲

佛教文学十六讲

定 价:¥39.00

作 者: 孙尚勇 著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224101300 出版时间: 2012-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字数:  

内容简介

  《西部人文讲座丛书:佛教文学十六讲》内容大多在《中国俗文化研究》、《南亚研究季刊》、《中国文化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中华文史论丛》、《宗教学研究》、《普门学报》、《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过,首先要向这些刊物致以感谢和敬意。收入《西部人文讲座丛书:佛教文学十六讲》时,我作了一些局部的调整和修订。在我的学术计划中,未曾考虑要将这些论文汇编到一起。年初,恰逢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出版“西部人文讲座丛书”。在文学院副院长刘卫平先生的鼓励下,我申报了这一选题。这十六篇论文实践了我对佛教文学研究的如下思考:中国佛教,是印度舶来思想文化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在中古时期激情碰撞的产物,它跟中国文化的关系是吸纳与影响双向互动的: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学、文化的确影响深远,但这种影响绝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在不同的层面展开的,它最明显的影响可能在于促使中古士人不断反思,深入认知、继承上古中国文化的优秀特质。故我的研究立场是,对印度佛教文学、中国佛教文学、佛教与中国文学给予同等的关注。

作者简介

暂缺《佛教文学十六讲》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总序
序(一) 李浩
序(二) 普慧
第一讲 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程式
一、程式概念的引入
二、重复程式
三、句法程式
四、其他程式
五、平行式
六、汉译偈颂程式溯源
七、佛经偈颂程式的实质
第二讲 佛陀的音乐观与原始佛教艺术
一、佛陀的音乐观:超然远离与适俗顺应
二、修道所面临的两大诱惑:男女之情与娱乐艺术
三、原始佛教艺术得以发展的两大契机:仪式与宣传
四、原始佛教表演艺术的发展
五、结论
第三讲 原始佛教史中的提婆达多问题
一、提婆达多出家修行初期之史实
二、提婆达多诣佛索众与五法破僧
三、阿阁世弑父与提婆达多之死
四、结论
第四讲 《大唐西域记》所载佛本生宰堵波
一、买华、掩泥、受记率堵波
二、舍眼率堵波
三、化鬼子母搴堵波
四、商莫迦菩萨率堵波
五、苏达孥太子率堵波
六、结论
第五讲 《大唐西域记》所载提婆达多遗迹
一、《大唐西域记》所见提婆达多遗迹
二、提婆达多事迹相关经典的戏剧背景
三、结论
第六讲 《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
一、《维摩诘经》的文本分析
二、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的文化内涵
三、结论和余论
第七讲 从《央掘魔罗经》看佛教经典的戏剧背景
一、央掘魔罗故事
二、《央掘魔罗经》戏剧背景分析
三、结论
第八讲 佛教仪式与戏剧的关联及大乘经典的形成
一、佛教的仪式性戏剧
二、佛教的戏剧化仪式
三、佛教仪式的两个层面
四、戏剧、仪式与佛教经典
五、结论
第九讲 释僧祜《经呗导师集》与六朝佛教音乐文学的演进
一、佛经中之歌呗事迹
二、中土之依经制歌呗
三、结论
第十讲 佛经偈颂的翻译体例
一、偈之名义
二、偈颂的翻译体例
三、译偈体例的缘由
四、结论
第十一讲 中古汉译佛经偈颂的体式及变迁
一、引 言
二、汉译偈颂体式的总体面貌
三、中古各朝译偈体式概况
四、中古译偈的地域特征及历史发展
五、结论
第十二讲 敦煌文学的程式化特征及其来源
一、敦煌歌辞中的程式
二、其他敦煌诗歌作品中的程式
三、敦煌变文中诗体作品的程式
四、敦煌文学程式的来源
第十三讲 汉译佛经偈颂对中国中古诗歌的影响
一、中古诗歌的程式使用状况
二、中古诗歌程式化特征的渊源
三、中古诗歌接受佛偈程式影响的途径
四、结论和余论
第十四讲 经学章句与佛经科判及汉魏六朝文学理论
一、传统经学的章句之学
二、佛学传统中的科判之学及其渊源
三、章句之学与汉魏六朝文学理论
四、结论
第十五讲 《维摩诘经》与中古山水诗观物方式的演进
一、陶渊明的“心远”和“忘言”
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观物方式
三、齐梁山水诗的两条路径
第十六讲 先秦散文的程式化特征及其影响
一、先秦散文的程式化特征
二、佛经长行的程式化特征
三、汉唐散文的程式化特征
四、结论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