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劳资协商制:中国劳动关系改善的路径选择

劳资协商制:中国劳动关系改善的路径选择

劳资协商制:中国劳动关系改善的路径选择

定 价:¥45.00

作 者: 姚文胜,翟玉娟,彭光华 等编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劳动合同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340219 出版时间: 2012-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字数:  

内容简介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企业经营趋利性和劳动者理性维权渐进性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劳动争议易发、多发,总量居高的态势会持续一个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列为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的六个社会矛盾。劳动争议不仅数量多,而且社会影响大,个案的劳资冲突事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易演化为群体性社会公共事件,往往“小事件”,触发“大积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鼓励和解、强化调解、加快仲裁、衔接诉讼,最大限度地通过非诉方式解决劳动争议。2012年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正式实施,着力依法推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建立劳资双方沟通对话机制等企业内部劳动争议协商解决机制,提升企业自主解决争议的能力。2009年,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率先在部分非国有企业建立了“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该机制有两个核心:一是“恳”就是“诚恳、真诚”;二是“商”就是平等对话、充分发表意见。该机制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三种平台”。“一个目标”,就是“劳资一心,互爱共赢”;“三种平台”就是指沟通方式和平台,即企业根据内部管理层级,从企业最高管理层到中层管理干部,再到最基层的一线职工都参与对话,公司最高层的意图可以传递到最基层职工,最基层职工呼声可以直接反映给最高层,中层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提出执行建议,公司的管理由单向变为互动,企业决策由单决变为共决,有效预防了争议。自2010年该机制在深圳市宝安区推广以来,当地劳动信访案件量、劳动争议案件量、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案件量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实践证明,搭建企业劳资对话平台是解决劳动纠纷的第一步和最基本的手段。

作者简介

  姚文胜,男,广东汕头人,1972年3月生,深圳市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国社科院博士后,武汉大学法学博士,深圳大学特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民工争议预防调解”(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组核心专家成员。已出版专著《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在《中国法学》、《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法院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学科版)》和《深圳特区报(理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网、人民网等全文转载或摘转。两次主持深圳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获深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翟玉娟,女,河南济源人,1967年生,法学博士,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广东省社会法学会副会长,深圳仲裁委员会、深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机构仲裁员。在全国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彭光华,男,山东诸城人,196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硕士,博士。研究专长为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在该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近10部,是我国劳动关系学科创始人之一。石秀印,男,北京人,1950年生,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二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图书目录

前言 劳资协商制的功能定位与制度构建
一、劳资协商制的功能定位
二、劳资协商的制度构建
第一章 和谐经由恳谈来,协商方能谋共赢——“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产生及试点情况
一、“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基本内涵
二、新安街道试点推广步骤及措施
三、“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发展和丰富
四、新安街道推广“1+3”劳资恳谈协商机制的效果
第二章 新安经验全区推,共创劳资和谐新局面——宝安区推广情况及经验
一、全区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协商共赢的理念
三、编制推广工作指引,指导企业具体操作
四、检查考核,保障效果
五、劳资协商制的特点
六、劳资协商制的主要经验
第三章 劳资协商制的理论定位及现实意义
一、劳资协商制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渊源
二、劳资协商制的理论基础
三、劳资协商制与其他企业民主管理形式的区别
四、劳资协商制的法律依据
五、劳资协商制产生的作用
六、劳资协商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四章 倍特力公司的沟通式协商机制
一、理念先行:得人心者得天下
二、沟通性协商:劳企共赢的直通车
三、总有一条通道适合你
四、让沟通真正“通”起来
五、员工分享到了企业发展成果
六、员工补助和福利
七、员工感到舒心、公平、满意
八、公司提高了经济效率和利润收益
第五章 沟通,无处不在
一、瑞德公司的四大沟通模式
二、劳资沟通的三大平台
三、建立沟通的组织机构
四、劳资恳谈沟通的效果评估
第六章 艾美特和谐劳动关系
一、艾美特的“和谐”理念
二、艾美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举措
三、和谐劳动关系效果
第七章 劳资恳谈实现了劳资政三方共赢——劳资恳谈效果的实证性评估
一、劳资关系由矛盾冲突走向了和谐友好
二、职工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得到了显著改善
三、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政府得到了政治支持与治理进步
第八章 日本劳资协商制之理论与实践
一、日本劳资协商制的概念
一、日本劳资协商制的现状
三、劳资协商的效果
四、日本劳资协商制度的经验
五、日本劳资协商制的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劳资协商制的历程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