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临港工业集聚与滨海城镇生态文明提升机制

临港工业集聚与滨海城镇生态文明提升机制

临港工业集聚与滨海城镇生态文明提升机制

定 价:¥52.00

作 者: 王益澄,马仁锋,王美,颜盈媚 著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 区域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4150810 出版时间: 2014-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字数:  

内容简介

  我国沿海地区集聚大量的化工企业,尤以大型港口城市最为集中。在海洋经济机遇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引导下,石化工业作为临港型产业,在沿海数十个城市已形成石化集聚区。但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沿海石化集聚区更是各类有害物质集中排放的场所,而且地方受制财税体制也无法分享到石化工业的高额税收。因此,如何促进石化工业园与地方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尤其是石化工业园对地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是当前沿海石化基地实践生态文明面临的重要现实任务。为此,这本《临港工业集聚与滨海城镇生态文明提升机制》探究石化基地对地方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影响方面与影响程度;石化基地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补偿测度,涵盖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模式、市场工具等的补偿机制。这既是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又是落实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实践抓手。《临港工业集聚与滨海城镇生态文明提升机制》适合从事城市发展与规划、资源环境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研究与教学的人员阅读,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公众读者通过生态补偿视角认识城市污染性企业的环境负外部性,以及增进理解城市空间的环境视角和经济地理学视角环境问题破解之道。

作者简介

  马仁锋,湖北省枣阳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讲师、宁波大学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从事经济地理学与城乡规划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哲社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课题十多项。以第一作者在《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王益澄,1962年4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硕士,现为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教授,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方向负责人、宁波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和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环境学等。重点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科学,特别是研究港口城市成长与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和综合效应。近年来,研究领域有所拓宽,涉及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效应研究;城市人口、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等。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多项,在中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5部,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其中,有关港口城市空间布局规律研究、城市文化现代化定量研究等成果引起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多项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和认可。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步骤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
1.3.1 提出一种“生态补偿”新理论模式和运行框架
1.3.2 拓宽了经济地理学在综合性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视野
1.3.3 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进展
2.1 相关理论及其启示
2.1.1 相关理论
2.1.2 借鉴与启示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中国生态补偿研究历程与经典案例
2.2.2 国外生态环境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
2.2.3 宜居城市国内外研究动态
2.3 国外和浙江省临港工业集聚地建设地方生态环境经验
2.3.1 国外大企业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补偿经验
2.3.2 浙江省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现状与国际趋势
本章小结
第3章 宁波临港工业发展与布局
3.1 宁波临港工业发展特征
3.1.1 临港产业及其统计范畴
3.1.2 宁波临港工业的发展特征
3.1.3 宁波临港工业的重点行业
3.1.4 宁波临港工业存在的问题
3.2 宁波临港工业的布局
3.2.1 宁波临港产业园空间分布
3.2.2 宁波临港产业园的规模
3.2.3 宁波临港产业园的企业集聚
3.3 宁波临港工业的影响
3.4 转变宁波临港工业发展方式的策略
3.4.1 注重规划导向,做好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细化
3.4.2 促进产业集聚,提高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
3.4.3 优化土地利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能力
3.4.4 坚持自主创新,力促人才开发和产业升级
3.4.5 吸引民间投资,多渠道筹措临港工业发展资金
3.4.6 强化产业联动,构建支撑新型临港工业基地的物流体系
3.4.7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型临港工业城市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化集聚区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
4.1 临港石化集聚区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概念
4.1.2 生态补偿的类型
4.1.3 石化集聚区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要素及其作用度
4.1.4 石化集聚区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困境
4.2 临港石化集聚区对地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测度
4.2.1 测度方法构建
4.2.2 测算过程
4.2.3 测算结论
4.3 重点监控企业排放对镇海生态环境影响补偿的测度
4.3.1 重点监控企业环境排放对镇海区20 0 3 ~20 10 年生态环境影响补偿测算
4.3.2 重点监控企业现状生产水平对镇海生态环境未来影响的补偿测算
4.3.3 重点监控企业新增产能污染排放对镇海生态环境影响补偿测算
4.3.4 机会补偿:社会稳定、城市景观形象影响与发展机遇
4.3.5 重点监控企业新上项目建设引起的拆迁补偿
4.3.6 重点监控企业现状水平未来排放、新增产能及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补偿总额、强度
4.4 宁波生态文明发育的区域差异
4.4.1 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宁波生态文明区域差异评价
4.4.3 结论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化集聚区对镇海宜居性影响
5.1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镇海区城镇
5.1.1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5.1.2 镇海区城镇现状
5.1.3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镇海人居环境敏感区
5.2 对镇海宜居性影响的现状分析
5.2.1 环境怡人度的影响
5.2.2 公共安全度的影响
5.2.3 城市发展的影响
5.3 居民感知视角石化集聚区对镇海宜居性影响分析
5.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5.3.2 社会调查问卷设计
5.3.3 调查评价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石化集聚区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
6.1 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补偿机制原则
6.1.1 公平性原则
6.1.2 效率性原则
6.1.3 可持续性原则
6.1.4 可操作性原则
6.2 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补偿机制构建
6.2.1 经济补偿责任机制相关方的确定
6.2.2 经济补偿机制标准确定
6.2.3 经济补偿的额度
6.2.4 经济补偿的分摊及资金筹措
6.3 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补偿运行机制
6.3.1 确定经济补偿的先后顺序
6.3.2 设立经济补偿基金库
6.3.3 设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
6.3.4 设立服务机构
6.3.5 实施企业淘汰制
6.3.6 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协商机制
6.3.7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6.4 生态环境影响的经济补偿机制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态补偿背景下镇海生态环境整治策略
7.1 镇海老城生态环境整治提升策略
7.1.1 镇海老城区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和背景
7.1.2 影响镇海老城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的关键区块现状与问题
7.1.3 镇海老城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整治提升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7.1.4 镇海老城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整治提升的具体举措
7.1.5 落实措施
7.2 镇海水资源保育与环境提升举措
7.2.1 镇海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和背景
7.2.2 影响镇海水环境的关键问题
7.2.3 镇海水资源保育与水环境提升的总体思路
7.2.4 镇海水资源与水环境提升的具体举措
7.3 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镇海生态文明实施困境
7.3.1 镇海城镇化的形势和背景
7.3.2 影响镇海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
7.3.3 以新型城镇化提升镇海生态文明的总体思路
7.3.4 推进镇海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举措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