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理论法学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套装上下册)

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套装上下册)

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套装上下册)

定 价:¥128.00

作 者: 楼劲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社科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标 签: 法律 法律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6149256 出版时间: 2014-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760 字数:  

内容简介

《社科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魏晋南北朝隋唐立法与法律体系(套装上下册)》以敕例为中心来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立法与法律体系,考证了此期法制发展在各转折点上的史实。其结论是:敕例的主导地位及其与法典的关系,是贯穿于我国帝制时代法制史的根本问题和基本线索。在魏晋至隋唐的法律儒家化进程中,由于全面贯彻礼、法关系准则的需要,尤其是由于其与北朝汉化、改制等历史进程的合拍,导致了一个不断强调法典重要性的历史运动,这就决定了唐代《律》《令》《格》《式》体系的形成。而法律儒家化及相关历史进程在唐代的终结,则决定了这一体系的瓦解,并朝类于秦汉律令体系的方向归复。

作者简介

楼劲,男,1957年生,浙江绍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图书目录

引言
上卷
第一章 魏晋以来敕例的编纂与《格》、《式》之源
第一节 从《晋故事》到《梁科》、《陈科》
一 汉魏“故事”与《晋故事》
二 《晋故事》的编录与条文形态
三 从《晋故事》到《梁科》、《陈科》
第二节 从“干支诏书”到《甲子科》、《甲辰仪》
一 “法令”与“干支诏书”
二 《甲子科》与《壬辰仪》
第三节 从编纂条制到《麟趾格》、《大统式》
一 敕例在北朝的活跃及“条制”的盛行
二 北魏编纂敕例的历程
三 敕例称“格”或“式”的习惯
四 《麟趾格》、《大统式》的性质与形态
第二章 敕例编纂的立法化、法典化及其影响
第一节 敕例编纂的立法化及其影响
一 《晋书·刑法志》提到的汉代法例编纂之作
二 敕例编纂立法化与新《律》、《令》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三 敕例编纂立法11三确定了法典与制敕的关系格局
四 敕例编纂立法化与魏晋以来敕例编纂活动的轴心
第二节 敕例编纂的法典化及其影响
一 魏晋以来敕例编纂法典化的途径和趋势
二 敕例编纂法典化与《律》、《令》关系的定型
三 敕例编纂法典化与条制的流行
四 敕例编纂法典化与若干过渡型法典的出现
第三章 北魏前期立法与《律》、《令》形态、性质的变迁
第一节 天兴“律令”的性质和形态
一 天兴所定“律令”及其内涵
二 天兴“律令”的形态和性质深受汉魏影响
三 《天兴律》应是编集科条诏令而成的条制集
四 《天兴令》应是相关诏令集
第二节 神麝四年以来“改定《律》制”
一 神席四年改定《律》、《令》的几个问题
二 关于正平元年“改定《律》制”
三 关于太武帝“改定《律》制”几点认识
第三节 太和元年至十六年修订《律》、《令》
一 孝文帝亲政前后的立法进程及其转折
二 太和改革与定《律》、《令》的关联
三《律》、《令》体制的进化与《太和令》的形态
四 关于太和元年至十六年立法的几点认识
第四章 太和十六年后的官制改革与相关诸《令》的修订
第一节 太和以前官制与《令》的状况
一 官制“旧《令》”的状态
二 “旧《令》亡失”的背景:制度与《令》体形态
第二节 “太和中”所定“职令”与孝文帝的官制整改
一 太和中“职令”即太和十六年所颁官制之《令》
二 太和十六年“职令”的官制改革内容
三 太和十六年“职令”在官制改革上的过渡性
第三节 太和十七年《职员令》与官制诸《令》的演变
……
第五章 北魏后期《令》的修订与颁行
第六章 北魏的科、格、式与条制
第七章 北齐与周、隋法律体系的若干问题

下卷
第八章 《律》、《令》、《格》、《式》体系的形成
第九章 开元前后《格》、《式》的基本性状
第十章 《律》、《令》、《格》、《式》体系的变迁
第十一章 宋初三朝的“例”与规范形态的变迁——以礼例为中心的考察
第十二章 中古“制定法运动”与“法律儒家化”进程
跋语 敕例、法典与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