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滨海城镇带结构演化及其产业支撑:浙江案例

滨海城镇带结构演化及其产业支撑:浙江案例

滨海城镇带结构演化及其产业支撑:浙江案例

定 价:¥49.00

作 者: 王益澄,马仁锋,王楠楠,李章凯 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经济 区域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8159296 出版时间: 2016-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字数:  

内容简介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地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连绵带作为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以中心城区、县城、镇的地域经济社会集聚一扩散结构反映了区域城镇体系发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滨海城镇带的发育与演变,既蕴涵了城镇带的一般规律,又有其陆海交互作用和高密度人类活动的双重独特性。滨海城镇带以濒临岸线集聚人类活动并形成湾区生长轴线,以湾区内中心城市为主要增长,依托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海陆兼备的双向腹地城镇密集地带。 嘉、杭、绍、甬、舟、台、温的滨海县(市/区)历来是浙江省人口集聚高峰、经济增长高地。进人海洋世纪,浙江省滨海城镇带不仅承担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重任,而且亟待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重担。 为此,需要系统刻画浙江滨海城镇带生长过程,揭示滨海城镇带的“三结构一网络”的演变规律,指引浙江落实主体功能区、滨海都市区和小县大城三大空间优化战略,统筹省域滨海国土空间,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和滨海地区协同发展。 王益澄、马仁锋、王楠楠、李章凯的《滨海城镇带结构演化及其产业支撑:浙江案例》首先系统回顾与反思了滨海城镇带演化的相关研究,界定了滨海城镇带结构及其演化分析维度。其次,定量刻画了浙江省城镇体系时一空演化的总体特征及滨海城镇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第三,围绕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网络结构四个维度定量刻画浙江省滨海城镇带结构的演变特征与基本规律,并计量了滨海城镇带的土地、产业、人口三维协调演化特征。第四,分析并揭示浙江省滨海城镇带演化的产业结构变化特征。最后,契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及浙江省“十三五”滨海城镇带发展要务,谋划支撑滨海城镇带演化的产业导控策略。 本书可供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学者与规划从业者阅读参考,也可供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城市管理、土地管理、区域经济学等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王益澄,1962年4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硕士,现为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区域与城市规划教授,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方向负责人、宁波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和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发展与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环境学等。重点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科学,特别是研究港口城市成长与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和综合效应。近年来,研究领域有所拓宽,涉及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效应研究;城市人口、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等。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10多项,在中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著作5部,多项成果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其中,有关港口城市空间布局规律研究、城市文化现代化定量研究等成果引起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多项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和认可。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总体思路
1.3.2 数据处理
1.3.3 具体方法
第2章 滨海城镇带演化研究进展
2.1 城镇体系“三结构一网络”研究动态
2.2 浙江省城镇体系相关研究
2.2.1 两轮城镇体系规划
2.2.2 浙江省分片城镇群的城镇体系研究
2.2.3 浙江省市域类城镇体系研究
2.2.4 浙江省县域类及以下的城镇体系研究
2.2.5 浙江省山地丘陵城镇、海岛的发展
2.2.6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
2.3 滨海城镇建设方向及其规划响应探究
2.3.1 滨海城镇建设的“新动向”与“海洋性”的关系
2.3.2 海洋性的内涵体系与要素维度
2.3.3 滨海景观—海洋文化景观符号—滨海景观规划技法
2.3.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2.4 滨海城镇带产业研究动态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5 启示
第3章 浙江省城镇体系动态演化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测度方法
3.2 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的时间演变特征
3.2.1 总体特征
3.2.2 时间序列计量
3.3 浙江省城市规模体系的空间演变特征
3.3.1 区域差异显著
3.3.2 圈层集聚性
3.4 浙江省滨海城镇体系对全省城镇格局影响
3.4.1 浙江滨海城镇体系影响力分析
3.4.2 综合影响力测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浙江省滨海城镇带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演变
4.1 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变
4.1.1 演变测度方法
4.1.2 演变特征
4.2 职能结构的演变
4.2.1 分析方法
4.2.2 演变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浙江省滨海城镇带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
5.1 城镇可达性时空演变
5.1.1 全局性分析
5.1.2 局部性分析
5.2 城镇影响力场强格局演变
5.2.1 场强模型
5.2.2 场强隶属度刻画
5.3 空间经济联系动态演变
5.3.1 分析模型
5.3.2 最大引力线演变
5.4 基于未来交通网络的空间经济联系
5.4.1 未来交通网络特征
5.4.2 一小时通达影响区
5.4.3 滨海城镇带内部最大引力线
5.4.4 与上海市关联的最大引力线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浙江省滨海城镇带演化的土地、产业、人口的三维协调与支撑
6.1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
6.1.1 方法选择及其分析过程
6.1.2 动态演化规律
6.2 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
6.2.1 R法及分析过程
6.2.2 R2、R3及分析过程
6.3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
6.3.1 协调性类型
6.3.2 协调性亚型
6.4 土地—产业—人口三维协调性测度
6.4.1 方法构建及分析过程
6.4.2 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浙江省滨海城镇带产业发展特征
7.1 产业结构评价
7.1.1 产业结构现状综合评价
7.1.2 产业结构发展阶段辨识
7.2 产业结构水平时空演变
7.2.1 测度指标
7.2.2 县域产业结构水平的时空差异
7.2.3 小结
7.3 基于PCA-SOM的县域产业结构空间格局
7.3.1 方法选择
7.3.2 县域产业结构的PCA-SOM分析
7.3.3 小结
7.4 县域重要产业空间格局
7.4.1 重要产业的判识
7.4.2 重要产业的空间格局特征
7.4.3 小结
7.5 浙江沿海县域产业优化的空问路径
7.5.1 产业结构优化的空间困境
7.5.2 产业优化的空间路径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浙江省滨海城镇带演化的产业导控
8.1 海岸带产业集聚区与城镇体系发展的契合
8.1.1 中心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8.1.2 特色小镇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8.1.3 产业集聚区与特色小镇产业的互促发展
8.2 海岸带块状经济区的转型升级与城镇质量提升的衔接
8.2.1 产业功能区转型升级对城镇发展的推动
8.2.2 高新区的转型升级对城镇质量的提升
8.3 沿海港口发展对城镇空间及产业影响
8.3.1 港口空间演化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8.3.2 港口产业对城镇产业结构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