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虚实之间: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研究

虚实之间: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研究

虚实之间: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研究

定 价:¥42.00

作 者: 徐琳琳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69620 出版时间: 2017-02-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字数:  

内容简介

  《虚实之间: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研究》从网络技术与文化发展带来的现实社会问题入手,追溯历史,挖掘历史上的自我问题在今天发生的变化,引出网络中虚拟自我的概念,揭示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虚实之间: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研究》分析了网络中虚拟自我的积极意义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有助于重新审视自我的本真状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同时,其又在排斥现实自我干预和控制的同时,反过来对现实自我进行渗透和侵蚀。《虚实之间: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研究》综合运用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尤其为目前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和成年人虚拟自我认同危机等问题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作者简介

  徐琳琳,1980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任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科技伦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其他市校级项目7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红旗文摘》转载1篇《中国技术哲学年鉴》转载1篇。参编《科技伦理意识养成研究》、《科技伦理案例解析》等相关著作7部。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网络技术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2.虚拟生存问题研究综述
3.有关自我概念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中虚拟自我的理论研究
一、网络中虚拟自我的本质
1.网络出现之前的虚拟自我
2.依赖网络环境的虚拟自我
3.网络中自主的虚拟自我
二、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基本特征
1.心理感受的实在性
2.人格塑造的理想化
3.价值判断的情绪化
4.实践活动的难约束性
三、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基本类型
1.“协调型”虚拟自我
2.“放大型”虚拟自我
3.“悖反型”虚拟自我
第三章 网络中虚拟自我的存在条件
一、技术前提
1.网络的“人际性”
2.网络的“后现代性”
3.网络的“去抑制效应”
4.网络的“容器人效应”
二、心理学根据
1.对所缺乏事物的心灵补偿
2.自我认同的实验室
3.面具下的自我舞台
4.健康人格的诉求
三、传统文化中不完善的“自我”
1.宗法文化形成的“自我”
2.信守中庸的“自我”
3.以心为镜的“自我”
第四章 网络中虚拟自我存在的价值
一、认识世界的新工具
1.自我意识的延伸
2.自我认知领域和能力的拓展
3.自我认知模式和结构的变革
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途径
1.自我价值的虚拟实现
2.真实自我的再现
三、追求自由的新方法
1.虚拟世界中的真实自由
2.虚拟自由对现实自由的弥补
第五章 网络中虚拟自我带来的社会问题
一、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
1.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的表现
2.网络游戏功能设计的异化
3.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身心原因
4.独生子女一代特有的问题
二、成年人自我认同危机
1.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
2.从网络功能角度解读自我认同危机
3.从人性弱点角度解读自我认同危机
4.从社会角度解读自我认同危机
三、部分网民群体心态消极化
1.低俗化倾向
2.去历史化倾向
3.反社会主流倾向
4.认知能力退化倾向
四、网络中虚拟自我的深层社会问题
1.网络中虚拟自我对现实生活的侵蚀
2.网络中虚拟自由的异化
第六章 网络中虚拟自我良性发展的途径
一、网络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建构
1.网络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原则
2.以“慎独”为基础的自律意识
3.避免虚拟自我伦理建构的唯技术论倾向
二、教育在促进虚拟自我良性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要发挥教育主体作用
2.优化家庭教育方式
3.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自我意识
三、健康舆论导向与社会责任
1.网络媒体的健康舆论导向作用
2.网络企业的社会责任
3.公众和网络媒体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养成
第七章 网络中虚拟自我在“微时代”下的表现
一、“微时代”网络中的虚拟自我问题
1.“微时代”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新形态
2.“微时代”网络中的虚拟自我的良性发展
二、微时代技术引发的虚拟自我“存在焦虑”
1.“存在焦虑”概念辨析
2.虚拟自我“存在焦虑”的表现形式
3.引发虚拟自我“存在焦虑”的技术设计原因
4.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虚拟自我的重塑
三、手机新媒体中的虚拟自我异化
1.手机新媒体中的虚拟自我异化形态
2.手机新媒体中的虚拟自我异化成因
3.消除手机新媒体中虚拟自我异化的途径
结论
附录 手机新媒体技术引发的虚拟自我异化形态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