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财政、金融金融/银行/投资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研究

定 价:¥68.00

作 者: 李训 著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765437 出版时间: 2017-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19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11章,各章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3章:国外经验借鉴。第4章: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第5章: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及市场发展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及金融组织的演进;其次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结构;最后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第6章: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主体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三种形式,即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第7章: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政府行为分析。第8章: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本章首先分析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路径;其次分析了如何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的方法;最后分析了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具体制度创新。第9章:农村金融行为与新型金融组织的实证分析:重庆案例。第10章:对策建议。本章主要针对前述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应科学定位政府目标、加强市场服务职能;应打破城市与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推动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应重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应培养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竞争主体。第11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

  李训,重庆市人,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企业管理、金融证券等领域的研究。作为独立作者,在《管理工程学报》、《探索与争鸣》、《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国内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和参与了省部级等科研课题近20项,此外还参与了20多项地方政府、机构和企业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
1.2主要内容与研究目的6
1.3研究方法8
1.4创新之处9

2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10
2.1现代金融基础理论10
2.2农村金融基础理论12
2.3城乡统筹经济发展研究20
2.4文献回顾22

3国外经验借鉴26
3.1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26
3.2法国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28
3.3德国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28
3.4日本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29
3.5印度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30
3.6孟加拉农村金融体系经验借鉴32
3.7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经验借鉴总结33

4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34
4.1城乡统筹经济发展34
4.2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路径:城镇化40
4.3中国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45
4.4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47
4.5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经济发展51
4.6本章小结54

5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及市场发展分析55
5.1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及农村金融组织的演进55
5.2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结构分析56
5.3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63
5.4本章小结68

6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主体分析69
6.1村镇银行69
6.2小额贷款公司76
6.3农村资金互助社82
6.4本章小结92

7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政府行为分析94
7.1政府行为与农村金融组织发展94
7.2转轨时期中国政府的行为模式97
7.3政府行为对农村金融产品的影响机制106
7.4促进地方政府加强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工作的机制设计113
7.5本章小结120

8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路径122
8.1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总体路径122
8.2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法律制度131
8.3中国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具体制度创新134
8.4本章小结140

9农村金融行为与新型金融组织的实证分析:重庆案例141
9.1重庆市金融市场及农村金融基本状况142
9.2重庆市村镇银行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147
9.3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151
9.4重庆市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154
9.5重庆市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160
9.6本章小结165

10对策建议166
10.1科学定位政府目标,加强市场服务职能166
10.2打破城市与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推动城乡经济和谐发展166
10.3重视农村金融制度创新167
10.4培养农村金融市场中的竞争主体168

11研究结论与展望169
11.1研究结论169
11.2不足之处170
11.3研究展望171
参考文献17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