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实践论文学理论建构:通往实践的中国文学理论建构

定 价:¥85.00

作 者: 高楠、徐可超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汉语言文学中国特色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37379 出版时间: 2018-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批判针对性是当下国内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视文学为认识对象,因此为之设置并将之纳入认识论的规定性中。而文学并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时间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作为实践的文学的过程性、流变性、生成性及构成性,由于不合于观念认识论的规定性而被斥于认识论的文学理论之外,这是必须通过批判而折返的研究误区。此研究的体系性突破与方法论突破,其要点在于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研究。本子课题的要点在于指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理论的批评中介,批判当下国内有代表性与反实践论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阐释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并进而概述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高楠,男,本名高凯征,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辽宁省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文艺思想研究”学术带头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出版专著19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艺术心理学》《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学阐释》《生存的美学问题》《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论建构》《文学道德论》等,其中《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获中国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文学道德论》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他学术成果曾先后获辽宁省政府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建构以文学实践为对象的中国文学理论
  一 一个关键性提法的纠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由文学纠正为文学实践
  二 文学理论疏离文学实践的现实状况
  三 建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关联的中介范畴
  四 打通理论、批评及实践界限,在三者的互为场域中建构文学理论
第二章 文学理论构入实践的问题属性
  一 文学理论的观念性误区
  二 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
  三 实践总是以问题方式向文学理论现身
  四 文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语境性与观念化
第三章 文学活动的目的性与实践主体性
  一 文学活动与文学创造
  二 文学创造的合目的性
  三 文学创造与社会生活互动
第四章 实践论的文本阐释学
  一 文学文本实践性的根基在于文本的本体性
  二 文学文本的本体性构建文学文本学的实践性
  三 实践论文本阐释学的阐释运作
第五章 文学文本实践论的特征性阐释
  一 文学文本的实践论特征
  二 文学文本以“反形式”为其形式的特征性
  三 文学文本以“无特征”为其语言的特征性
第六章 实践论文本阐释学的历史性阐释
  一 文学文本实践论的历史阐释
  二 文本历史的不可还原与文本的历史还原
  三 文本阐释的历史性与当代性
第七章 文学文本实践生成的创造个性
  一 文学文本生成的见于现实实践的历史延续性
  二 文学文本生成的创造个性
  三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
第八章 文学实践中的鉴赏活动
  一 实践论的文学鉴赏
  二 文学鉴赏的关系场域效应
  三 文学鉴赏关系场域的特性
第九章 实践论文学批评的理性运作
  一 鉴赏于批评与批评于鉴赏
  二 文学批评的理论建构
  三 实践论文学批评方法举要
第十章 鉴赏与批评的文本超越
  一 鉴赏与批评的文学反馈
  二 鉴赏与批评对于社会生活的互动
  三 鉴赏与批评的超越之维
第十一章 文学接受的选择性与综合性
  一 文学接受的实践特征
  二 文学接受的实践性选择及个性选择
  三 文学接受的实践综合性
第十二章 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
  一 有机整体性地研究对象
  二 流变生成性地把握对象
  三 观念敞开性地分析对象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