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人才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

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

定 价:¥42.00

作 者: 邹一琴,郑仲桥,鲍静益 著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180539 出版时间: 2018-10-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字数:  

内容简介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研究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与产业需求实现智慧对接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的理念,强调学生就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并能在现有的岗位上持续发展,使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人才弹性力培养能解决当前应用型人才应对市场变化灵敏度低、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人才培养不具备前瞻性等问题。《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适合给从事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研究时参考,特别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研究时,《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提出的“以学生能力培养和终身发展为重要前提,契合国际国内的改革形势,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的思路,具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暂缺《应用型本科人才弹性力培养》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篇 背景
1 时代背景
1.1 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点
1.1.1 都市圈及区域经济
1.1.2 现代制造业和产业集群
1.1.3 消费个性化与经济全球化
1.1.4 绿色经济与集约型经济
1.1.5 共享经济与经济新动能
1.1.6 创新型队伍与创新型国家
1.2 未来社会和经济对教育的要求
1.2.1 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基础条件
1.2.2 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1.2.3 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起决定性作用
1.2.4 未来社会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1.3 未来社会和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1.3.1 高等教育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实力有待提高
1.3.2 高等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面临挑战
1.3.3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加强
2 国际国内背景
2.1 关于人才弹性力
2.2 国际教育背景的启示(OBE)
2.3 人才弹性力培养的意义
3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3.1 国际化趋势凸显
3.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历史赋予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
3.1.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使命要求
3.1.3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3.1.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3.2 学习形式的改变
3.2.1 混合式学习的广泛应用
3.2.2 学习空间的重构
3.2.3 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
3.2.4 个性化学习崭露头角
3.3 能力培养的主导作用
3.3.1 高等教育的趋势为能力主导型
3.3.2 认证标准范式的变迁很快导入到工程教育实践
3.3.3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未来教育的重点
4 应用型本科人才特征分析
4.1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界定与特征分析
4.2 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4.3 应用型人才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4.4 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第2篇 人才弹性力培养与专业建设
5 人才培养模式
5.1 双轴四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5.1.1 科学知识轴
5.1.2 应用能力轴
5.2 两方四维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
6 课程体系
6.1 课程体系与人才弹性力培养的关系
6.1.1 课程设置的内涵
6.1.2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
6.1.3 课程体系与人才弹性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6.2 课程体系与产业技术的柔性对接
6.3 课程建设具体策略
6.3.1 教学团队建设
6.3.2 教学研究改革
6.3.3 教学条件建设
7 教学体系
7.1 教学体系与人才弹性力培养的关系
7.2 教学体系与产业技术的柔性对接
8 实践教学模式
8.1 实践教学体系与人才弹性力培养的关系
8.2 实践教学体系与产业技术的柔性对接
9 师资队伍
9.1 师资队伍与人才弹性力培养的关系
9.1.1 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
9.1.2 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弹性力培养的关系
9.2 师资队伍与产业技术的柔性对接
9.2.1 聘任对接
9.2.2 发展对接
10 教学方式改革
10.1 以目标为动机的多课程协同教学
10.2 CPW教学
10.3 分类培养
第3篇 人才弹性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
11 潜在能力培养
11.1 潜在能力概述
11.2 “成果为本”+“冰山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潜在能力
11.2.1 0BE教育理念引导下冰山理论嫁接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11.2.2 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的构建
11.2.3 能力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11.2.4 能力培养达成度的评价标准
12 专业能力培养
12.1 专业能力概述
12.2 校园一职场循环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12.2.1 课程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
12.2.2 “研习工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12.2.3 “校代表”与“启航师”全面管理企业实习
13 关键能力培养
13.1 关键能力概述
13.2 基于CBE的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模式
13.2.1 实施方案
13.2.2 实施手段
13.2.3 评测体系
14 创新能力培养
14.1 创新能力概述
14.2 以学术团体为桥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4.2.1 挖掘行业资源,建设校企科研合作平台,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形成创新教育培养方法
14.2.2 发挥行业优势,建立工程实践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14.2.3 利用行业联盟,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实时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15 学科交叉能力培养
15.1 学科交叉能力概述
15.2 多维跨界协作式培养途径培养学生交叉能力
第4篇 感悟
16 应用型本科学风建设的系统工程研究
16.1 研究背景
16.2 研究内容与实施
17 大学本科教育何去何从
18 大学是学会学习的生命历程
18.1 学会学习是未来生存的头号本领
18.2 大学是学会学习的生命历程
19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19.1 关于教学设计
19.2 关于教学组织
20 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理性选择
20.1 理论先行是快速提高教研能力的捷径
20.2 实践研究是教学研究的最终使命
20.3 教学研究必须是理论与实践双修
20.4 如何开展教学研究
21 内敛修身,提高技能。做卓越的大学教师
21.1 什么是卓越的教师
21.2 卓越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21.3 什么是卓越的教学
21.4 如何成为具备卓越教学技能的卓越教师
22 浅议如何组建教学团队
22.1 当前我国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22.2 如何组建教学团队
23 高校课堂的教学细节
23.1 教师讲话的语气对学生的影响
23.2 知识点重复的重要性
23.3 老师脱稿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影响
23.4 课间如何与学生进行交流
24 工科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建构与提升
24.1 问题的提出
24.2 工科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建构
24.3 工科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24.4 结语
25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探索
25.1 校企协同育人之困境与掣肘
25.2 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之审视与分析
25.3 “新工科”语境下地方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之实践与探索
25.4 结论与观点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