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历史人物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康熙大帝

定 价:¥65.00

作 者: 关河五十州 著
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4377323 出版时间: 2019-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成功的帝王之一。他雄才大略,有“千古一帝”的美誉;文治武功,双峰并峙,是个全能型的英雄。 从幼时与疾病抗争,登基之初与权臣搏杀,到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驱逐沙俄。这个人几乎战斗了一辈子,到临终前都未停止战斗。他把储君的秘密守护到生命的终点,并且“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为国家选定了合格的接班人。 就在与他的敌人与命运的搏杀焠砺中,康熙的领导能力和帝王心术日臻炉火纯青。更可贵的是,虽然被机谋与算计包围,他却仍然保持了一颗仁恕的之心,以博大胸怀包容明朝遗臣,促进了满汉融和,使以异族身份入主中原的清王室成为中国人心中能够认可的正统。 本书从人性视角观照了康熙王朝的风起云涌以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格与命运抉择。用丰富的历史细节解说了康熙皇帝自律担当的品格、隐忍与果断的性格、开明包容的格局。可以说,康熙帝用其一生展现着一个成功领导者的心胸和手腕。

作者简介

  关河五十州,畅销历史纪实作家,其作品立论客观严谨,史学基础扎实,史料运用力求丰富和全面,注重采用口述史料等第一手资料,同时兼以文学笔法,行文简洁明快,注重阅读体验,条分缕析而又富有历史的思辨性,读者面极广。 代表作有《一寸河山一寸血》《战神粟裕》《彭大将军》《谋帅刘伯承》《虎部队》《中原大战》《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民国总理段祺瑞》《张作霖大传》《晚清帝国风云系列》《雍正大传:朕就是这样汉子》等;今日头条的签约作者,开设的历史自媒体栏目阅读量近亿计。 与作者互动 新浪微博:@关河五十州围脖 QQ读者群:142742771 “今日头条”入驻号:八千里路云和月 百度贴吧:关河五十州吧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什么叫悲剧
苏克萨哈以为自己用心良苦,其实是干了一件愚蠢的事。在政治权斗的领域,必要时缺乏勇气,不够坚决果断,一味想着后路,都是大忌,而这些在苏克萨哈身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

第二章 历史性的时刻
鳌拜为什么历事三朝,对皇太极、顺治都能做到忠贞不贰,却唯独与康熙形成了势不两立的紧张关系,有人分析,其中不能排除感情因素:皇太极是鳌拜的故主,鳌拜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也见识了皇太极的雄才大略;鳌拜辅佐顺治时,皇太极对他的余威、余恩犹存,顺治又是他力争所立,为此还遭到了多尔衮的迫害,他对顺治自然也能做到忠心耿耿,坚守臣节;可是到康熙就不一样了。

第三章 吴三桂反了
康熙每天接到的各地奏章达三四百本,经他一个字一个字亲自批阅的有四五十本,包括军务在内,一天手批口谕,可处理五百余件事务,这使得他虽然足不出京城,但对前方战况变化以及将士勇怯与否均了如指掌。据说吴三桂在得知康熙驿报神速,机谋深远后也自叹弗如,唯有仰天长叹,说:“难以和他争锋啊!”

第四章 炮口上的争夺
楚汉战争时,韩信曾说过“驱市人而战”,赶着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不过那只是打个比方,而由图海一手组建的这支部队倒真的符合这一特征。尽管他们都是挑选出来的勇健之士,平时为了看家护院也会使枪弄棒,但打仗毕竟不同于普通的街头斗殴,而且对于这些早已看惯各种世象的八旗家奴而言,突然要求他们像职业军人一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也是一件极难办到的事,绝不是一个命令或一通激情澎湃的宣传鼓动就能搞定。
图海采用的办法很简单,就四个字:以利相诱。


第五章 漫长征程
相对于严苛地对待参战皇族,康熙为普通八旗官兵(也包括绿营)制定了较为优厚的恩赏和抚恤制度,从赐恤致祭到为之代偿债务,都有明文规定。他还要求将领们在攻城野战时,只要条件许可,就必须收取官兵骸骨,如果做不到,将官将降二级调用,领战大臣也要罚俸一年,岳乐后来被罚俸一年,罪名就是在长沙会战时没有能够及时收取阵亡官兵的骸骨。


第六章 最合适的时机
儒家学说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除个别君主在大乱后将这些方案作为临时措施予以实行外,多数君主都只是摘其枝叶,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反而遭到忽略,与他们不同,康熙真正把儒术与施政结合起来,并形成了带有他个人思想烙印的仁政理念。

第七章 奇迹般的幸运
施琅效力郑军时就有恃才傲物,难以与人合作的问题,他与郑成功发生冲突,固然可以归咎为郑成功忌才刻薄,“以淫刑失国士”,但也暴露了他作风粗暴,得理不让人的一面。康熙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素来主张一个人即便有十分才能,也应该谦让收敛五分,施琅为人处事的风格无疑让他很不舒服。

第八章 乘流直下蛟龙惊
一百五十多年后,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英军,有人重新回味历史,认为雅克萨战役是“一场比战败还危险的胜利”,理由是康熙及其将领只关注胜负本身,却忽视了军备的改进,从而导致后来清军的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其实这种看法颇有些苛求于前人,因为军备的改进从来都不能与作战的实际需要以及效果相脱离,简单地说,就是必须以战学战。

第九章 筹边重此行
直到康熙朝前期,八旗汉军仍主要操作红夷大炮,对火绳枪的装备和训练相对较弱,在不少重要战役中,都由征发的朝鲜鸟铳手来充当此任。恰恰是噶尔丹的崛起和逐渐称霸塞外,让康熙意识到必须拥有能与其抗衡的鸟枪兵。虽然康熙本人更擅长弓箭,但也很喜欢练习火绳枪。在一次野外训练射靶时,张诚就曾亲眼看到康熙自己装弹,朝远处一块只有手掌大的木板瞄准射击,其间包括跑动射击在内,共射击三十次,有多次都准确击中了靶心。

第十章 非凡的胜利
如果让准噶尔人来讲述历史,那么噶尔丹无疑是个英雄,在他身上,智谋、勇猛、顽强、毅力、胆略、军事才华,可谓一样也不缺,也因此,他才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吞并各部蒙古的大片领地,从而叱咤漠北、威震中亚。可惜的是,他碰到了康熙,那是一个更加全能型的英雄,而且还有他所不具备的政治眼光和智慧,这使他的失败变得无可避免.

第十一章 潘多拉魔盒
满人爱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本小说早在他们入主中原前就被译成了满文,在满族几乎达到了老少皆知的地步。《三国演义》《水浒传》里不但有各种巧计,还有江湖义气、替天行道等与主流不一致的民间思想,八爷党从中汲取了精神资源:即便皇子们之间,把他们结合在一起的纽带,也不是手足之情,而是“义气”二字。

第十二章 最后的战斗
康熙在其生前紧抓权柄不放,他在初步尝试“高宗模式”失败后便再未对此涉足,既有废太子胤礽屡教不改,让他失望透顶的原因,也与年龄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他并不十分看重皇权,甚至想通过“高宗模式”退位时,尚年富力强;等到年纪越大,他对皇权谁属便表现得愈加敏感和在意,直至后来老态龙钟亦容不得别人稍有染指。

附录一:康熙生平大事简明年表
附录二: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