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民族史志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

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

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

定 价:¥36.00

作 者: 李小敏 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丛编项: 纳西学博士论文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5156375 出版时间: 2019-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字数:  

内容简介

  基于对川滇边界的前所乡两个纳日村落的日常生活、知识生产与社会空间的考察,这本村落知识民族志试图探讨空间性与知识生产的关联及其在国家化与优选化背景下呈现出的多维样态。这一地域位于藏彝走廊,历目前是多族群流动的通道,同时又是中央政权控制和汉藏文化传播的边缘。基于“生活世界”的理论,笔者尝试将纳日及与其密切互动的其他族群(汉、普米、壮、彝等)置于生活场域的时空构成中去理解其意义。此项研究探讨了纳日文化及其多元文化传统,指出在这一社会中流动并非晚近才出现的事实。在长时段内,这一区域兼具“通道”和“边缘”的双重性质,多维度的历史意识和多面向的空间观念,共同塑造了地方文化的多元性。通过对纳日文化中丰富的空间性表征和空间能指意涵的分析,书中讨论了作为家屋社会的纳日社会中空间性如何参与到知识生产和社会再生产当中,并随着多重文化力量的博弈形塑着地方历史心性,历史记忆又如何以空间表征的形式呈现,重塑该族群的认同和自我意识。在川滇边界,土司政治作为帝国羁縻政策的重要一环,其建构本身就源自于帝国的空间想象。自清末以来,帝国向民族一国家的转化及更大格局内的空间挤压,使得这一区域的族群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改变。在地方层次上,人、物与观念在空间中的流动与混杂,影响了文化结构中空间性的表征,并改变了地方上的政治与文化格局。《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重点研究了土司政治及清末以来这一政治和文化制度所面临的冲突与挤压,尤其是彝族向本地的迁移及枪械和鸦片的进入所造成的影响。假如我们放宽历史感的视界,可将这个地区视为一个“移民社会”。这本民族志考察了各族群在仪式中表征的谱系地图,指出其空间象征意义对于建构族群历史意识、重塑族群认同所起的作用;认为在研究者注目于其复杂多元性时,其历史意识和空间观念就形成了一对不可分割并相互定义的主轴。它们是构建“生活世界”的基本维度,又是一种被实践出来的文化结构。通过对纳日人日常生活和仪式空间的分析,《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探索了在其文化传统内部存在的多元性,如社会内部分层及其呈现出的复杂表现形式;讨论了并存的知识传统如喇嘛和达巴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了当地各族群认同的多元维度,以及这一多元性又是如何通过空间表征得到呈现。在横贯区域史的近代文献研究和口述史研究基础上,《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尝试揭示以空间叙事为线索组织的一部地方区域史以及交织在其中的复杂族群文化关联互动,同时借此“反思现代性”,从空间政治的角度对国家化和现代性进程作反思。为理解多元知识传统的并存和共生,这本知识民族志从空间性的维度考察知识生产的过程,并观照这一过程如何被组织进更大的框架之中,地方及其行动者如何在多样知识传统背景中灵活应对,以探索地方性知识的能产性问题及多元知识传统的共生可能。《死路生境:川滇边境纳日人的历史空间与生活世界》在研究取向上呈现以下三个比较鲜明的特征:其一,历史意识和空间观念的双轴解释框架;其二,日常生活和微观社会情境的观察;其三,互补的多元性及多元认同维度。

作者简介

  李小敏,女,1976年生,纳西族,云南昆明人,人类学博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编辑部。主要研究方向为优选化与地方性知识、城市化、城乡关系,尤为关注中国西南地区的多元知识传统,在该区域内有长期及深入的田野研究经验。

图书目录

章 绪论:生活世界与空间性
引子 外来者的视野
节 研究意义和理论框架
第二节 研究背景、研究路径和价值关怀
第二章 西南的边陲:从小地方看大历史
节 调查区域及其概况
第二节 物、空间与历史
第三节 边疆的发明
第四节 鸦片与“夷乱”
第五节 边地的治理
第三章 传说与战争
节 历史维度的空间表征
第二节 土司战争
第三节 土司政治中的空间设置
第四节 土司治下的社会生活
第五节 土司政治与社会性别
第四章 纳日人的生活世界
节 作为“家屋社会”(House Society)的纳日
第二节 多面向的社会性别角色
第五章 仪式、历史与空间
节 蛊与边界的制造
第二节 神圣地点与公共性
第三节 喇嘛与达巴
第四节 山水体系
第六章 内与外
节 “死路”与“地方”――认同中的多元维度
第二节 他人的生活
第三节 外出与归来
第四节 自我表征的事例
第七章 结论:传承与再生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丛书后记

本目录推荐